“如果我没有及时出手封印他,整个天庭也会步八大势力的后尘。”
烛沧低声说:“口口声声说着大爱的朏朏,似乎对神魔有些偏见?你以为没了神魔,凡人就不会自发组成各个势力争权夺利?凡人安分守己,是因为我的存在。问题在于谁来掌舵,能让更多生灵受益,而不是杀光所有神魔,把凡人当成会永远相亲相爱的无辜者,烛荒太天真了。”
“我没有这么想,我只是想说烛荒并非为了作恶才屠戮神魔,他都已经被你打得险些魂飞魄散,又被封印了三千年,这样的惩罚还不能让你消气吗?”
“我从来没有生过他的气,如果我真想杀他,不可能让他在金鳞山安睡三千年,我只是不能让他威胁我。”
“那你想怎么样?”
“让他继续睡,等混沌恢复平衡,我自会让他和那只话痨兔子回家。”
“不行!”
-
温绛耳把天庭发来的警世天书又塞回抽屉里,惴惴不安地回到桌边坐下来。
原来这些天,大兔子们是在为这件事发愁。
为什么天书里说皎尾长大后必会威胁三界存亡呢?
转头忧心忡忡看向一旁正在啃鸡腿的皎尾。
“皎尾,”她轻声询问,“你长大后打算毁灭三界吗?”
皎尾险些被一口鸡腿噎死。
毁灭三界?这是什么新的扮家家戏本子么?
前段时间小兔子演公主演腻了,开始演女娲或是西王母,跟祸乱人间的妖魔大战三百回合,屹立于天地之间。
可怜皎尾还没轮上扮驸马的资格,兔子就换戏本子了。
村里只有比兔子高出半头以上的男孩,才有资格扮驸马。
要是能按长度计算,皎尾的原形早就够格了,但小兔子一定要人形的驸马。
温绛耳痴迷于扮公主的游戏很多年。
五岁那年,她被坏人绑架,一个长得特别好看的大哥哥突然出现,称呼她“兔子公主”。
他让她闭上眼睛,只一小会儿,再睁开眼睛,坏人就全都消失了,阿娘也安全回到她身边。
做梦一样美好的兔生,从那个大哥哥出现开始。
但是很奇怪,那个大哥哥突然消失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回忆起来,她最后对他说的话,是“我不认识你噢”。
她很后悔说出这句话。
在他帮她打败坏人救回阿娘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该已经是朋友的。
“我是驸马,公主,记住没有?我,驸马。”他对她这样说。
她确实记住了,可他一直没再出现过。
村里也找不出那样好看的驸马。
皎尾仰着胖脸,与兔子对视,沉默。
经过仔细分析判断,这个毁灭三界的戏本子,八成要他来扮演妖魔鬼怪。
反正任何与公主仙女并肩作战的角色都轮不着矮子来演。
皎尾不想扮妖魔鬼怪:“所有者还是扮坐骑。”
“不是过家家啦,”温绛耳凑近他的小胖脸,低声鬼鬼祟祟地说:“是真的毁灭三界,等你长大,会吗?”
皎尾目瞪口呆,嘴里的鸡腿还没咽下去。
每次兔子跟他商量逃学去镇子上玩,或者要一起干任何坏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语气和神色。
兔子想要他毁灭三界。
奇怪。
从前皎尾毁灭一个小板凳都会被大人批评。
三界好像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每次戏本子里的神仙都要守护它。
兔子为什么要毁灭它?
不管了。
皎尾小谋深算,趁机谈判:“可以毁灭,但多两根鸡腿,每天,成交?”
温绛耳:?
“我不是在收买你噢!”
-----------------------
作者有话说:烛荒要是知道自己憋一口气装个b导致矮子多年没机会扮驸马,应该会哭得很大声吧[狗头]
第50章 皎尾为了哄兔子究竟敢闯……
温绛耳捧起皎尾的胖脸,忧伤不安地揉啊揉,“皎尾这么可爱,怎么可能变成大坏蛋呢?”
天书里说“亟当镇其于金鳞山,保三界生灵无虞”,好像是要把皎尾关在金鳞山的意思。
皎尾看着兔子绛红色眼瞳里映着自己的脸,被面团一样捏来捏去,“所有者,可爱,兔子最喜欢。”
“对哦!兔子永远爱皎尾。”温绛耳在他脑门上亲一口,冰冰凉的隐约奶香味道。
其实温绛耳已经知道,皎尾自称的“所有者”,转换成人族语言,并非真的叫“所有者”。
实际上,龙语里这段自称的震波,转换为人族语言,意思应该是“此地的领主”,类似于自称“本王”或者“孤王”。
皎尾刚破壳发出的那段震波,因为自认为诞生在自己的地盘,意思大概是“本王饿了”,“本王尾巴痛痛”。
但是五岁的小兔子没有接触过这类称呼,自然没有想到更常见的说法。
她教皎尾说话的时候,也老老实实的告诉皎尾,那段震波就是“所有者”的意思,导致皎尾会说话之后,真就自称“所有者”。
后来阿娘听见皎尾开始“所有者饿了饿了饿了”的叫唤时,为时已晚,皎尾已经改不掉了。
知道来龙去脉后,阿娘笑得肚子都疼了。
她的小兔子宝宝可真聪明呀。
温青妩觉得,“所有者”这种解释,是对烛龙自称更全面的诠释。
更能让三界生灵了解到这群傲慢的大块头有多么霸道自以为是。
温青妩也没尝试过纠正皎尾的自称,因为看着这头胖胖的幼龙一脸谄媚地抠着小胖手,歪头问她“所有者再吃十个小小的鸡腿。五个呢?两个好吗?”的时候,有种奇异快乐。
家里也不缺钱让这小胖子吃个够。
问题是烛龙在这个阶段原本该有高强度的战斗训练,而皎尾从五岁开始就逐渐入乡随俗,戒掉了巡视领地的本能。
只吃不动的话,朏朏们难免担心把幼龙养成馒头,不得不控制。
但温绛耳不理解胖胖的皎尾有什么不好,所以她私下里经常偷偷投喂幼龙。
皎尾依旧很难理解周围的世界,邻居小孩们爱做的事和爱聊的事多数他都不在意。
他如果按自己的想法做事,经常会引发周围人惊恐的尖叫。
但温绛耳已经习惯了,皎尾做任何奇怪的事她都能坦然接受,并且会旁敲侧击地尝试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朝夕相处的八年中,温绛耳唯一一次崩溃,是村里刘大爷去世引发的风波。
刘大爷是个慈祥的老大爷,已经年过八旬。
因为曾多次受温青妩治疗腿痛腰痛,在温青妩离开村子那两年,是为数不多对温绛耳很好的老人。
他经常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笑眯眯看着孩子们捉迷藏,有时故意误导孩子们找错方向,被发现了就笑出一口没了牙的牙床,然后塞给孩子们一小块麦芽糖。
温绛耳很喜欢刘大爷,两年前她十一岁,已经理解了死亡就代表着永别。
她哭到半夜,跟一旁紧张无措的皎尾回忆刘大爷曾经如何关照她。
结果,在刘大爷下葬前停放灵柩那几天,发生了很可怕的事。
天亮后,最早去地里干活的村民尖叫四窜。
他们看见刘大爷的尸体又坐在从前那棵大树下,睁着眼睛,露出牙床,笑容诡异。
虽然老人枯瘦的尸体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毕竟表情有些歪斜,眼睛一大一小,远远看一眼就能吓得人不省人事。
这“诈尸”风波持续了好几天,每次刘大爷的亲属把尸体运回灵柩,第二天早上又会出现在躺椅上。
附近的修士全都跑来帮忙驱邪超度。
但是并没有发现恶灵。
大爷一生善良积德,寿终正寝,魂魄根本用不着超度,都已经喝了孟婆汤,投入三善道享下一世的福去了。
所以刘家怀疑有仇家故意窃尸作恶。
家人和修士轮换着守夜,寸步不离,非得抓到作恶的贼人不可。
然而到了早上,棺材里的尸体又会出现在村口树下。
这件事惊动了温青妩,温青妩都无法解释,甚至出动了忘归鸦亲自守灵。
忘归鸦都没能感知到有任何邪祟入侵。
就算是鸟也是需要休息的,他哪怕盯着尸体看五个时辰,其中肯定也会偶尔小憩个半炷香。
总是在他一睁眼的时候尸体就消失了。
退一万步说,真有这样神通的大能,可以在忘归鸦眼皮子底下,不动一丝灵力,窃取尸体这么大的物件,那总该有点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