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深处点心铺_鱼灼音【完结+番外】(56)

  走出府衙时,阳光正好,驱散了多日笼罩在头顶的阴霾。

  铺子里的众人立刻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关切与如释重负。

  “东家,是没事了吧!”顾恒激动道。

  裴清梧点了点头,轻声道:“嗯,没事了,梁景山和孙成都下狱了。”

  “真是恶有恶报,黑心肝的家伙,也不看看我们东家多冰雪聪明,自找死路。”

  茜桃骄傲地一仰头,神色得意极了。

  “是啊,我说了没事,就是没事。”裴清梧笑笑。

  “既然无事了,东家快跟我们回去,好好吃一顿,祛祛晦气。”

  裴清梧摆摆手:“无妨,不着急,我还要去办一件事。”

  她记仇,且不死不休。

  此前对于孙成,只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事情不做绝,还有好见面的一天。

  没想到这家伙却不思进取,又与人联手,给她泼了这么一盆脏水。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她专程寻上了牢狱的牢头,摸了几两银子出来,悄悄地递给他:“牢头大哥,这点钱,奴家请你打酒吃。”

  牢头会意,挤眉弄眼地接过。

  “那孙成,原是我亡夫的弟弟,他做过什么,大哥想必有所耳闻,还请大哥多多关照,毕竟……”

  “放心,我都懂,包在我身上。”

  得了允诺,裴清梧点头离去。

  处理清楚了这件事后,裴清梧回去,专心致志地做起了给公主的点心。

  倒把正事耽误了。

  公主如今口味喜辣,但辣是痛觉,常人尚不能多食,更别提孕妇了。

  思虑许久后,裴清梧挽起袖子动手了。

  先取一半的糯米面,掺了磨细的核桃碎与少许蜂蜜,揉成小团后按扁,中间裹入捣碎的枣泥与蜀姜粉——蜀姜辣得温吞,混着枣泥的甜,正适合孕妇。

  然后将这圆饼放入蒸笼,叮嘱五娘:“火候莫急,上汽后再蒸两刻钟。”

  又转身对付另一半面团。

  这次她加了些牛乳,揉得更软些,擀成薄皮,卷入切碎的陈皮与胡椒末,再撒上一层炒香的芝麻,卷成条后切成小段,入平底锅用温油慢煎。

  油花滋滋轻响,胡椒的辛香混着牛乳的醇味漫开。

  刚从外头回来的石大勇掀帘进来,抽了抽鼻子:“东家这做的是什么?闻着又香又带点冲劲儿,倒新鲜。”

  裴清梧翻了翻锅里的酥卷,笑道:“给公主试的新点心,辣得缓,不烧心。”

  石大勇哦了一声,上前帮着添柴,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道:“对了东家,方才去米铺买糯米,听掌柜说起,吐蕃军在边境囤了好些日子,陇右军跟他们对峙许久了,听说粮草都快接济不上,运粮队卡在祁连山那边,过不去。”

  他就是陇右军出身,自然对这些十分关心。

  裴清梧手里的铲子顿了顿,抬眼看向他:“当真?粮草能缺到什么地步?”

  想来,赵叙走了,确实有段日子了。

  “具体不清楚,”石大勇叹道:“那掌柜的远房侄子在陇右军当伙夫,前几日托人捎信来,说现在每日只敢给兵士们喝两顿稀粥,麦饼都得省着吃,再拖下去,怕是撑不住。”

  蒸笼里的圆饼已冒起白汽,裴清梧关了火,揭开笼盖,糯米的清香裹着淡淡的姜辣味扑面而来。

  她用竹筷夹起一个,吹了吹递到五娘嘴边:“尝尝看,辣度如何?”

  五娘咬了一口,糯米软糯,枣泥甜中带辛,点头道:“正好!不呛人,还越嚼越香。”

  裴清梧没接话,指尖摩挲着锅沿,眉头微蹙。

  陇右军缺粮,秦州离边境不远,若是战事起,城里百姓也得受牵连。

  正思忖着,于意探头进来:“师父,蒸笼里的饼好了。”

  “知道了。”裴清梧回过神,拿起一块煎好的酥卷咬了一口,胡椒的辛香在舌尖散开,却不燥烈。

  “这两种点心都成了,装盒送到公主府去……对了,石大哥,你再去打听打听,陇右运粮队到底卡在何处,是遇了贼人,还是吐蕃拦路?”

  石大勇应了声“好”,见她神色认真,便知她心里有了计较,又道:“东家要是想帮衬,可得仔细些,军粮的事不是小事,别惹上麻烦。”

  裴清梧笑了笑,将装好的点心盒递给顾恒:“放心,我自有分寸。先把公主的点心送了,回头再合计。”

  【作者有话说】

  ①摘自《唐律疏议》

  第41章 抽奖活动

  公主一如既往,对裴清梧做的点心爱不释口。

  她如今已是孕中期,显了怀,襦裙之下圆滚滚的肚子,如同一颗饱满的石榴。

  “还是你做的点心好吃,能让我有胃口。”公主喟叹道,不自觉摸了摸小腹:“唉……这个烦人的小家伙,也不知道还得多久才能出来……”

  “女子有孕,本就辛苦,不然怎么都说,当母亲的最伟大呢。”裴清梧道。

  公主点点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团扇,目光向远处望去,似乎是随口跟裴清梧提了一嘴:“你可知,陇右军缺粮的事情。”

  她的驸马吴澄就在军中,亦在前线,公主因此操心挂念,也是常情。

  “听说了,奴家铺子里的石护卫,原就在陇右军中,听他提了一嘴。”

  “唉……”公主重重地叹了口气:“没有粮草,这军队也没法打仗,真不知道负责军粮的是在做什么……”

  涉及朝廷之事,裴清梧不敢插嘴,只能默默听公主说。

  窗外几株海棠开得正盛,粉白花瓣被微风拂落,悄无声息地铺在青石板上。

  “我前些时日,遣人去陇右节度使崔砚辞那里问,他只知道推三阻四,并不与我说真切。”

  公主说着,掩不住的一脸愁容。

  裴清梧垂眸看着案几上那只越窑青瓷茶盏,茶汤已凉,浮着的两片嫩叶静静沉在盏底。

  军粮延误,牵涉的何止是天气、贼寇,更多是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较量。

  这些事,她一个小小点心铺的东家,本不该听,更不该问。

  “罢了罢了,前几日,宫中赐下些蜀锦,我瞧着有匹雨过天青的色泽甚好。”公主突然转换了话题:“就赏给你吧。”

  说着,她朝侍女使了个眼色。

  侍女会意,很快,一匹流光溢彩的锦缎便呈了上来。

  裴清梧忙起身谢恩:“公主厚爱,奴家愧领,近日新想了道点心方子,将原先的樱桃毕罗,用蔗浆调和酸味,最是开胃,明日做了送来可好?”

  公主脸上这才有了真切的笑意:“就你知道疼人。”

  从公主府出来,已是申时。

  此时的秦州,正是热闹的时候,酒旗招展,商户吆喝,裴清梧却无心流连,径直回了酥山小集。

  铺子后院,石大勇已回来了,正蹲在井边擦洗。

  见顾恒上前,帮着裴清梧卸下食盒,他立刻起身,压低声音:“东家,打听到了些。”

  三人进了后院的小茶室,顾恒机灵地掩上门,守在廊下。

  “运粮队不是卡在祁连山,是过了祁连山,在赤水军旧堡附近被吐蕃的游骑盯上了。”石大勇语气沉重:“领队的校尉不敢冒险,停在堡里已经七八日,那边地势开阔,易攻难守,吐蕃人也不强攻,就这么耗着,分明是要断我军的根。”

  裴清梧心头一紧:“自赤水军旧堡,到陇右大营,快马加鞭不过两三日路程,就没有接应?”

  “说是派了两拨人,都叫吐蕃小队拦了回去。那边现在就是颗钉子,拔不掉,也动不了。”石大勇叹了口气:“朝廷的批复迟迟不下,陇右节度使那边,没有兵部文书,也不敢擅自再调大批人马,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难题摆在了眼前。运粮队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

  军中存粮告罄,多耗一日,便是成千上万兵士饿着肚子守边关。

  “赵……”裴清梧下意识想问赵叙如何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然而就这般转瞬即逝,却还是叫顾恒捕捉了去,眸光微微一暗。

  她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方才公主赏赐的那匹天青色的蜀锦上,忽然问道:“石大哥,若让你们陇右军的弟兄饿着肚子守烽燧,能守几日?”

  石大勇一愣,随即挺直了腰板:“东家,陇右的兵,只要还有一口气,阵地就在!但到底人是铁,饭是钢,光靠一股气,撑不了太久,尤其是夜里寒凉,肚子里没食,怕是冻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裴清梧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祈祷危机快些过去。

  因着梁景山被流放,谣言不攻自破,酥山小集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裴清梧趁机推出来新的促销活动,搞起了幸运抽奖。

  凡是进了铺子消费的顾客,皆可凭商品,抓一个写了几等奖的小球出来,百分百中奖,只奖品有所不同。

  最多的是参与奖,可免费拿走一盒玉絮糕,不爱吃的也可以换成松香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