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深处点心铺_鱼灼音【完结+番外】(57)

  然后是三等奖,是为珊瑚珠胭脂一盒、槐花蜜一坛,包一个月免费点心。

  接着是二等奖,为金海棠珠花步摇一对、公主同款琼英雪萼酥一盒,包一个季度的免费点心。

  而万众瞩目的头彩,裴清梧思虑了好长时间。

  本想着用那匹公主赏赐的蜀锦,可那太过张扬夺目,再加上才到手里没几天,转头就送出去,未免太不好看。

  最终,裴清梧决定,用一对前朝越窑秘色瓷莲花盏,配同窑烧制的茶碾一套。

  那是她压箱底的宝贝,偶然间得来,一直不大舍得用。

  秘色瓷哪怕在这个朝代,都是价值连城,让士大夫阶层趋之若鹜的雅物,再添上酥山小集一年的点心供应,无论新品旧品,随取随有,不信不够让人心动。

  其余人听得咋舌:“东家,这,这头彩,未免也太贵重了。”

  “就是要贵重,才能引得全城瞩目。”裴清梧道:“拜梁景山所赐,如今生意刚有起色,就需得趁热打铁,把人气彻底聚拢回来。

  “师父说的有理,那,还需要什么?”五娘若有所思。

  “有,你们谁,能请来几位相熟的朋友?”

  不太清楚古人有没有用过这种营销手段,但这样豪气,总归会让人起疑心,就需请几个托儿,来演上那么一演。

  “我有。”五娘道:“昔日陪我爷娘卖豆花的时候,结识了不少朋友,可以请来。”

  “嗯,那再好不过了。”

  活动筹备紧锣密鼓。

  裴清梧亲自找人,做了个竹编笼子,内里放置数枚大小相仿、打磨光滑的彩绘木球。

  木球表面涂以不同颜色的漆料,对应不同奖项。

  最普通的素色小球数量最多,代表参与奖;点染了朱砂红的为三等奖;描画了缠枝花鸟的为二等奖;而唯一一枚用金漆勾勒了如意云纹的,则代表了头彩。

  开张当日,酥山小集的门前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巨大的招幌醒目地写着“入店有礼,彩球抓阄,秘色珍瓷,花落谁家”一行字,店内新出炉的点心香气四溢,柜台前摆放着那只引人注目的竹编球笼,金漆云纹球在众多彩球中若隐若现,撩拨着每个人的好奇心。

  见果然有人迟疑不决,裴清梧给五娘使了个眼色,五娘会意,冲人群里早早就过来的朋友,微不可查地招了招手。

  她朋友走上前来,问道:“此番,只要买了点心,就能抽奖么?”

  “正是呢,小娘子进来瞧一瞧,点心还有折扣呢。”裴清梧笑吟吟地迎上来。

  “唔……给我包一盒龙须酥吧。”

  “好嘞。”裴清梧麻利地把点心打包好,递到她手中,又引着她走到竹笼旁:“娘子抓一个试试。”

  少女的手伸进竹笼里的时候,围观者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一个一个伸长了脖子,踮脚看去。

  她在小球里边摸了好几下,最终摸到一只,拿了出来。

  是只描画了缠枝花鸟的。

  裴清梧立即捧场到:“恭喜小娘子,这可是二等呢!茜桃,快,把奖品给这小娘子。”

  茜桃忙捧了装着奖品的盒子过来:“恭喜小娘子,中了二等奖,为金海棠珠花步摇一对,及琼英雪萼酥一盒,三个月内,娘子想吃酥山小集的点心了,尽管来取。”

  即便是托儿,也没想到自己运气能这么好,惊讶了一下,旋即打开盒子,从中取出步摇来。

  这是裴清梧为了此次抽奖活动,专门找秦州有名的首饰店金玉轩订的,纯金打造,精致漂亮。

  簪首是一簇栩栩如生的镂空缠枝海棠,花瓣层叠舒展,薄如蝉翼,在日光下璀璨生光,花心处缀着数颗米粒大小的珊瑚珠,颗颗殷红欲滴,与璀璨的金辉交相辉映。

  最为精巧的,还是花枝下方垂下的三股细细的金链流苏,每一条链子的末端都悬着一颗同样精巧的小金珠,随着少女取出的动作,金珠与金链微微碰撞,发出极细微却清脆的“簌簌”声,流苏摇曳,光华流转。

  人群中,立刻响起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眼见少女欢欢喜喜地将步摇簪到自己头上,他们不再起疑,赶忙过来,纷纷表示自己也要买点心。

  “不着急,大家都有,一个一个慢慢来。”裴清梧连忙招呼道。

  不多时,今日备的点心,几乎一扫而空。

  有人中了步摇,自然是欢天喜地,中了胭脂的,也是欣喜,毕竟一盒珊瑚珠胭脂价钱也不菲了,平日里只有富贵人家才用的起。

  只中了玉絮糕的,也只能哀叹一句自己运气不好,不如旁人。

  然而,那金漆云纹球,却一直没被人抽出来。

  导致买完抽完奖的,也不肯走,就留下来,好奇那套越窑茶具会花落谁家。

  连裴清梧自己都好奇不已。

  到一个妇人过来,买了两盒酥饼后,示意身边婢女去抽奖。

  那婢女不过随手一捞,便将那枚金漆云纹球捞了出来。

  现场登时爆发一阵艳羡的欢呼。

  “恭喜这位夫人!”裴清梧忙上前:“抽中了咱们的头彩,来,茜桃,把茶具给这位夫人。”

  茜桃小心翼翼地捧出那套秘色瓷茶具。

  日光落在莲花盏上,流转出青碧哦釉光来,积釉处如墨痕,薄处似春水,温润内敛,光华自蕴。

  那配套的茶碾亦是同窑所出,形制古朴,釉色如一。

  整套器物甫一亮相,周遭的嘈杂声瞬间低了下去,只余一片倒吸凉气和压抑的惊叹。

  秘色瓷的稀世光华,足以让所有人呼吸一窒。

  那妇人显然也识货,眼中掠过一丝惊艳,她并未多言,只微微颔首,示意婢女接过锦盒。

  随后,主仆二人便在无数艳羡目光的簇拥下,悄然离开了喧嚣的人群。

  热闹持续了整个下午。

  秘色瓷花落谁家成了秦州城最新的谈资,酥山小集一扫阴霾,再次门庭若市。

  裴清梧望着空了大半的柜台和门外渐渐散去的人潮,心中安定了下来。

  活动大获成功,接下来继续安心经营即可。

  第42章 捐赠粮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日光透过细竹帘子,在书房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念慈端坐在书桌后,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

  她背得行云流水,从“知止而后有定”到“物格而后知至”,一字不差。

  窗外的蝉声似乎也识趣地低了下去。

  案后,郑攸宁仔细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待最后一句“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落定。她颔首道:“我们念慈记性的确是好的。”

  念慈心中微喜,背脊挺得更直了些。

  “现在,老师问你……”郑攸宁话锋一转:“‘在亲民’二字,郑玄注曰‘亲,爱也’,孔颖达疏谓‘亲抚民众’,然则若只是慈爱抚恤,与《尚书》‘作新民’之旨可有相违?”

  念慈一怔,迟疑道:“或许,亲民即是教化……”

  “是吗?”郑攸宁不置可否:“‘知止而后有定’,这‘止’字,可是教人固步自封?若人人知止,我朝开国之初,太宗皇帝何以要锐意进取,开创盛世?”

  念慈听罢,额角竟渗出了些许细汗。

  自从得了老师布置的课业,这些句子她日夜背诵,背不出宁肯不睡,可此时老师的发问,还是令他措手不及。

  她垂下头,声音低了下去:“学生愚钝,请老师指点。”

  郑攸宁并未责备,只将案头那部《礼记正义》展开。

  “你过来。”她示意念慈近前:“郑康成以‘亲’训‘爱’,乃是根本,然须知这‘爱’非姑息之爱,乃是‘如保赤子’之爱。”

  说着,她抬眼看向院中嬉戏的雏鸟:“母鸟哺育雏鸟,既要温暖呵护,也要教它振翅高飞。治国之道,既要以仁爱养民,更要以礼乐教化,使百姓日新其德。这才是《康诰》‘作新民’的真义。”

  念慈望着窗外跃跃试飞的幼雏,若有所悟。

  郑攸宁又翻到“知止”章:“这‘止’字,非是让人画地为牢……你看终南山的登山道,每一处歇脚的平台,不正是为了让人积蓄力气,攀登更高处么?”

  “制砚的匠人,必先知晓砚台的至善形态,而后每一刀都不离其宗。治国平天下,也要先明晓‘至善’所在,方能坚定不移。太宗皇帝若不明‘止于至善’之道,又如何能开创盛世?”

  郑攸宁将经义融会贯通,使得念慈只觉,那些原本滚瓜烂熟却不知深义的章句,仿佛被老师的话语注入了生命,一个个都活了过来。

  书房内一时静谧,只闻得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郑攸宁见念慈眼中渐现清明,知她已有所悟,便合上经卷:“今日不再讲新章,你将方才所言细细体会,明日再来回我。”

  “是,学生明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