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深处点心铺_鱼灼音【完结+番外】(58)

  “嗯,好了,今日便到这里吧。”

  念慈虽好学,却也只是个孩童,心性到底是贪玩的,闻言欢呼了一声,撇下书本,就跑到院子里,逗弄团子和毛毛去了。

  两只小犬在铺子众人的精心照料下,已养得健康漂亮,活泼可爱。

  方才念慈读书的时候,它们就眼巴巴地在外头等着了,如今见念慈风风火火地出来,欢喜异常,摇着尾巴就迎了上去,主动把毛绒绒的小脑袋往念慈手边送。

  念慈蹲下/身去,一手一只,挠着它们的下巴,嘴里念念有词:“团子团子,毛毛毛毛,吃饭了没有呀?有没有好好喝羊奶……”

  郑攸宁立在廊下,微笑地看着小姑娘。

  “郑娘子。”

  闻得有人唤自己,她循声望去,见是裴清梧携锦娘款款而来,忙敛衽叉手:“裴东家。”

  “哎,郑娘子何故如此见外,你是念慈的老师,该我们向你见礼才是。”裴清梧忙上前一步,制止了郑攸宁。

  “是啊,若不是郑娘子日日上门,我家这丫头,学什么都是无用。”锦娘也笑道。

  “哪里,念慈聪慧,我不过稍作点拨,再说了,裴东家也是给我付了束脩的。”郑攸宁微微一笑。

  此时已是夏日的末尾,天气发挥着最后的燥热,外头站一会儿,便觉热汗直冒,裴清梧忙将郑攸宁让到里头,打开了锦娘手里的食盒。

  “讲了这么久的课,娘子辛苦了,我亲自做了些兰雪抗暑散,娘子莫要嫌弃。”

  这道饮品,是裴清梧从记忆里,翻出元朝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复刻的。

  以兰草、薄荷、甘草等制成,入口沁凉,用来清暑气最好不过了。

  郑攸宁谦让过后,端起来抿了一口,只觉满口生津,食物的凉意滑进肺腑,这样的天气来一碗,说不出的爽快,便真挚道:“不愧是裴东家的手艺,清润适口,饮后只觉神清气爽,暑气全消,实在是巧思独运。”

  “郑娘子喜欢就好。”

  院子里头,念慈在和两只小犬疯玩,玩得满头是汗,辫发散乱也不觉。

  锦娘望着女儿,满眼慈爱,想起方才过来时听见的读书声,她虽不通文墨,却也听过,那《大学》,是男子参加科考时才会用到,心下不禁疑惑:“郑娘子,原说,我一介妇人,什么都不懂,但念慈毕竟是我的女儿,有些事情,我到底想问问……”

  裴清梧和郑攸宁对视一眼,二人会意。

  “蔡娘子请讲。”

  “我家念慈,到底是个姑娘,这世间女子,大多只能嫁人生子,娘子教她《礼记》,是不是……”

  这话,让念慈听见了一嘴,登时就不乐意了,抱着团子大声嚷嚷:“我就不嫁人!谁说女孩子只能嫁人?东家姐姐不就没再嫁人吗!”

  “好了,知道我们念慈志在四方,自己玩吧。”裴清梧笑道。

  郑攸宁道:“教她那些书,是我,和裴东家共同的意思。”

  锦娘下意识看了裴清梧一眼,后者冲她点了点头,她却更糊涂了:“这……”

  “锦娘,念慈学了那些儒家书,确实是不能科考,可是知识,本就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啊。”裴清梧笑吟吟地:“念慈读书,学的是明辨是非的智慧,养的是立身处世的格局。”

  “这世道对女子虽有束缚,但书中天地宽广,能让她将来无论选择何种人生,都有更清明的眼光、更从容的心境去面对。”

  郑攸宁在旁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锦娘其实还是没怎么听明白,不过,她知道,不管是东家,还是郑攸宁,懂的都比自己多,便也点头称是。

  没过几日,天气要转凉的时候,暮色微微,裴清梧指挥着顾恒和石大勇收拾门板的时候,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

  “酥山小集的裴东家在吗?”

  马上之人,吆喝有力,又穿着武侯的衣裳,裴清梧便知道,是官府来人。

  忙迎了出去道:“奴家在。”

  那武侯翻身下马,将手里的帖子递给裴清梧:“裴东家,明日,赵使君要在府上举办宴席,请了裴东家赴宴,可一定要去啊。”

  展开,果见上书——

  “久闻酥山小集庖膳精妙,裴娘子雅擅调和。今值秋爽,谨择吉日于宅中设宴,特奉简邀,仰卿高谊,盼备时馐二三,共飨佳客。望明日申时惠临,毋却为幸。”

  用词很客气,裴清梧却暗自揣摩了起来。

  古人划分“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是最低的,哪怕她与赵珏接触下来,觉着后者随和又正直,但以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他就算欣赏自己,也不太可能会这样正式地下帖子请自己赴宴,还是在他的府邸。

  莫非,是另有所求?

  想到这里,裴清梧转头看了看顾恒。

  顾恒立刻明白,拿了些通宝钱过来,递给武侯:“武侯大哥辛苦,这些钱是我们东家请大哥买酒喝,莫要嫌少。”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武侯笑了笑:“放心吧裴东家,不是什么大人,使君将秦州城有名的商户都请了个遍,东家只管安心赴宴便是。”

  说罢,他便打马离开。

  顾恒立刻看向裴清梧:“东家……”

  裴清梧秀眉拧成一个结:“阿恒,你觉着,赵使君请我们,所谓何事?”

  “啊?我?”顾恒似是没想到,她会问自己的意见,吃了一惊,旋即便道:“莫不是,为了军粮?”

  那批军粮,迟迟未能送到陇右军手中,以赵珏的为人,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裴清梧赞许地点点头,打趣道:“是呢,我们阿恒可真聪明。”

  顾恒脸微微一红:“东家,就别嘲笑我了。”

  前些日子,于意请假去探亲,回来的时候,便是愁眉苦脸。

  一问,说是今年雨水不多,地里庄稼收成不好,怕是要缺粮。

  农业社会,是指着老天吃饭的。

  裴清梧联想到这件事,便觉得,若是赵珏想管,可秦州今岁收成不好,作为父母官,他得未雨绸缪,便不能轻易动官库中存粮。

  那便只能让平日里赚大钱的商户们,出出血了。

  次日申时,裴清梧带着顾恒准时赴宴。

  赵府花厅内,琉璃盏映着烛光,时鲜果品陈列案头。

  数位秦州城有名的商户东家分坐两侧,裴清梧作为席间唯一的女子,安静地跪坐在末席的蒲团上,顾恒则垂手侍立在她身后。

  酒过三巡,珍馐迭出。

  赵珏坐于主位,举杯笑道:“今日请诸位前来,一为共赏秋光,二来,也是感念诸位平日对州府事务的支持,秦州商贸繁盛,多赖各位之力。”

  众人连称不敢,纷纷举杯回敬。

  又饮一轮,赵珏放下酒杯,语气转沉:“近来陇右军粮转运稍滞,想必诸位亦有耳闻,而本州今岁雨水不丰,秋收恐不及往年,官仓存粮,需先保境内民生安稳,未敢轻动,然边军将士饥寒,我等安坐后方,实在于心难安……”

  他话语微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花厅内霎时一静。

  方才还笑语晏晏的商户们,此刻或低头整理衣袖,或专注地盯着案上漆器纹路,无人接话。

  一位刘姓绸缎商干笑两声,率先开口:“使君忧国忧民,我等感佩,只是,这粮草之事,关乎国计,我等小本经营,实在力有未逮啊。”

  “是啊是啊,”旁边立刻有人附和:“今年行情不好,铺子里也艰难……”

  推脱之声渐起,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裴清梧安静地听着,目光掠过众人,落在了赵珏身上,他面容依旧平静,但眼底已带上些许无奈。

  她轻轻放下酒盏,瓷器与木案接触,发出清脆一响。

  众人不由看向末席。

  只见裴清梧起身,敛衽一礼,声音清越,打破了满堂的推诿:“使君容禀。”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裴清梧不卑不亢,缓缓道:“边军将士浴血守土,方有我等商旅安稳,行贾四方。如今军粮吃紧,我等享受太平,岂能坐视?奴家不才,愿捐钱五百贯,购粟米五百石,以充军资,略尽绵力。”

  话音落下,满座皆惊。

  五百石粟米并非小数目,足以解一时之急。

  方才还叫苦不迭的商户们面面相觑,有人面露惭色,有人暗自盘算。

  赵珏眼底掠过一丝讶异与赞赏,深深看了裴清梧一眼,举杯道:“裴东家深明大义,赵某代前方将士谢过!”

  有了裴清梧带头,加之赵珏亲自敬酒,席间气氛再度转变。

  其余商户虽不情愿,也只得或多或少表示了一些心意。

  宴席散后,裴清梧与顾恒正要离去,一名仆役快步走来,低声道:“裴东家留步,使君请您往偏厅一叙。”

  【作者有话说】

  文中涉及古籍内容,援引自曾子《大学》和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