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秉烛游_徐吟行【完结】(65)

  “宫中之事,交由我去琢磨便可。”他轻声说,“你不是还有当铺与镖局的生意要兼顾么?等开春气候暖些,可随行回谟城,一路上会舒服许多。沿途说不准还可游览些名山大川。”

  冯芷凌疑惑地抬眼,不大明白这话头怎么就绕到自己身上来了。

  她确实有意四处游玩,但也得确认嵇燃无恙,才有这闲情逸致。况且,这想法她还未同嵇燃讲起过,没想到嵇燃反而是先提出来。

  “我不急着走。”冯芷凌道,“姨母久居宫中,你如今又在上京,那我还回去谟城做什么?”

  生意早交代崔掌柜协理,镖队往返也没那么迅速。她便是再在上京待个半年,料想家里也不会有什么大事要担心。

  嵇燃:“……逐风年纪大了,要是今年可以带它出去逛逛,它还能再多背你两年。”

  冯芷凌好气又好笑:“一匹马儿能活约三十年。逐风才十几岁,正矫健着!怎么说得好像它是一匹老马似的。”

  她看出点什么,问:“谨炎哥哥,对于我留在上京一事,你是否太担忧了些?”

  嵇燃沉默半晌,答:“上京风波诡谲,实难安心。”

  冯芷凌一心想替他查出背后有敌意的黑手,他也一心想找出有人暗中跟踪冯芷凌的目的。

  那人为阻他的护卫传信,甚至不惜出手暴露,连杀他军中埋伏的三个暗哨。

  若不是冯芷凌万分小心,选了闹市中的酒栈居住,行事又极谨慎。后续究竟情况如何,还真不好说。

  冯芷凌却不知他想的是这一层。

  见他脸色沉重,忍不住劝:“芷凌不过一介过路人,还不至于被人如此针对。真正值得担心安全的,唯谨炎哥哥你自己。”

  嵇燃却哑声问:“若只是过路人,又为何要如此上心?”

  …

  亭榭近水,轻声碎语落在泊面上,连一丝波澜也惊动不起。

  冯芷凌微垂下头:“谨炎哥哥的事,我上心也是正常的。”

  “我知道你心善。”嵇燃的声音很轻,“为旁人一夕宿命,也肯豁出自己的姻缘来赌。但昔日救命之恩,谨炎从没指望叫人来还,何况你母亲送了逐风予我,于谨炎半途生涯而言,已是莫大助力。”

  冯芷凌仓促道:“谨炎哥哥为何忽然提起这些?”

  “你肯来上京找我,我是极感激欢喜的。”他没答她的问题,自顾自讲下去,“但皇家之事,寻常人实在难以把控。若你因要救我宿命反倒自己出事,谨炎便是万死也不能原谅自己。”

  “那神秘人究竟是谁,不必在乎了。”他最后道,“只希望你近来能安心陪着贵妃娘娘。至于日后出宫,想去哪尽管去。若不介意告诉我你在哪,就随时写信给我告知一声,也方便我拨几个兵卫轮流护你上路。”

  “我毕竟是你名义上的夫君,这一切都是该做的。”嵇燃转身离开亭台,不给她开口反驳的机会,“时辰太晚,我送你回去歇息。”

  …

  嵇燃大步走在前面,冯芷凌只得急忙跟上。

  待送她到了门口不远处,他点了点头作示意便离去。冯芷凌身上裹着他的大氅,难以置信站在门口,一时竟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她怔了半晌,却听里头金姑姑的声音传来:“姑娘既是回了,就别在门口吹风罢?”

  冯芷凌有些狼狈地回头:“姑姑怎么这么晚还没睡?”

  “圣上深夜过来,我们这些伺候的自然该起身迎接。”金姑姑笑。

  她望一眼嵇燃离去的小道方向,开口意味不明:“看来今夜里,大家伙儿都难安睡了。”

  “老身送您进去罢。若是饿了渴了,房内有新端的点心。”金姑姑与冯芷凌往房内走,“适才圣上从书房带来的。许是今夜里同皇子殿下们处的时间长些,便备了不少点心来吃。”

  冯芷凌面色微红:“芷凌能否拜托姑姑一事?”

  “何谈拜托。”金姑姑道,“折煞老身了。姑娘

  有事尽管讲。”

  “今夜的状况,先莫与姨母说罢。”冯芷凌有些不好意思,“只怕姨母以为我们生了嫌隙,倒惹她担忧伤身。”

  她说的自然是方才与嵇燃的事。嵇燃快步在前,跟她隔着远远儿点个头就走,金姑姑或许已看见了。

  以金姑姑对姨母的忠心,自然是无话不说的。冯芷凌只想着毕竟不是欢喜的事态,暂时不要叫姨母想多才好。

  她自己也得捋一捋,嵇燃今夜话里的意思。

  金姑姑却道:“哪有甚么状况不状况。姑娘夜里自己想出门散散步,老身还同娘娘去告状不成?”

  第62章 静秋:若忆如则一生不许再娶别的女子……

  这意思便是方才的状况,她绝不对贵妃提起了。

  金姑姑这般体贴,叫冯芷凌的尴尬也稍稍缓解,感激道:“多谢姑姑。夜深了,您快回去歇下罢。”

  金姑姑却道:“横竖老身也是醒着,不如就叫老身替姑娘梳洗一番,别去喊动旁屋那些小的了。”

  她言语间颇为自豪,“莫说老身如今年纪不轻,手脚比不得当年灵便。但这伺候人的手艺,可从未落下,只望姑娘莫嫌弃。”

  这话既说了,冯芷凌也不好拒绝,便只能任金姑姑来替自己拆散发髻。

  白玉梳顺着冯芷凌长发滑动,隐约映出其乌墨光泽。金姑姑不由赞叹:“姑娘的头发真是生得好极了,又黑又亮,同娘娘的一模一样。看来江南多出美人矣。”

  冯芷凌谦道:“姨母才是倾国之姿,芷凌不过蒲柳之身,哪敢称什么美人不美人的。”

  “咱们自家人说话,不在意那些谦礼。”金姑姑笑,“要老身说,以姑娘这般相貌,真要嫁皇亲贵戚也是绰绰有余。”

  “娘娘是入宫久了,养出来的仪态雍容。姑娘则是清泠仙子一般的人物。”金姑姑一面替冯芷凌拭去面上薄粉,一面道,“这么个谪仙似的外甥女儿,若要为俗事操劳伤身,不说娘娘心疼,连老身也看不过眼去。”

  这话说得模糊,却是在点冯芷凌婚前后那些琐事。

  冯芷凌似有所感:“可人在俗世里头,不为俗事劳神,又为什么呢?”

  “您这问得……”金姑姑摇摇头,“从前说过姑娘同静秋夫人脾性相像,如今来看,真是没得说错。静秋夫人年轻时候,同老身一载前所见的姑娘,真是像极。连如今钻起牛角尖来,也是一个模样。”

  琪贵妃偶尔也同冯芷凌提起来宓静秋,偏偏两人都怕勾起对方伤心,总是三言两语便匆忙带过话题。

  冯芷凌甚少从别人口中听见母亲的名字,闻言忍不住追问道:“金姑姑为何这样说,芷凌实在好奇。”

  她当时执意嫁给嵇燃,无异于看着火坑往里头跳。这样莽撞叛逆,哪里像她母亲平素规行矩步的模样?

  金姑姑道:“这些事儿,老身多年前略听娘娘提过一二。想来以当年境况,也没人同姑娘讲过,既如此,老身今日便当个多嘴人。”

  “姑娘应也知晓,宓家是江南门第,离上京可有千里之遥。”金姑姑回忆半晌,才慢慢开口,“偏就嫁了两个女儿来上京。一个咱们娘娘,当初本是来宫中做女官的;还有一个,便是静秋小姐了。”

  金姑姑此处换了称呼,叫冯芷凌仿佛也一起回到了母亲还未出阁的时候。

  *

  遥说当年的江南宓家,原本只想将宝贝女儿嫁给本地人氏,甚至不吝考虑招婿上门。

  宓老先生一辈子只得一位千金,便是宓静秋。因发妻早逝,他再无续弦,待这唯一亲女更是疼溺有加。

  宓家乃书香门第,极重文才。从小宓静秋耳濡目染,倒也成了附近小神童一样的人物。宓老先生见女儿有如此天分,干脆多寻名师上门教导,好叫女儿博学多艺,也算美事一桩。

  然而宓静秋是极有主见的性子。书画学得腻歪,便不肯再练,反倒缠着父亲,要学射御之艺。

  宓老先生是拿女儿没法的,当真也替她去找人来教。甚至花重金买了数匹好马养在家中,任女儿平日挑着骑。

  宓静秋身为女儿家,骑术却比寻常男子还要出色许多。后来归京途中遭遇匪寇,她能独身带着幼小的冯芷凌夺马而逃,正因此缘由。

  等女儿到了出嫁之龄,宓老先生万分不舍,只愿在当地寻可靠人家的少爷作佳婿,挑来的人却没一个被宓静秋看上。

  她心高气傲,送上门的一个都不想要。偏生在某次外出时偶然遇见一位商人之子,与他相谈甚欢之下,竟动了与那人成亲的心思。

  与其嫁自己不喜欢的陌生男子,当然不如嫁给上天送予的缘分。

  宓老先生为女儿的婚事头痛不已。偏偏宓静秋任性惯了,哪怕父亲执意反对,对她而言也并不算太大问题。

  拗不过宓静秋的意愿,宓老先生最后也只能无奈松口。

  那商人家远在上京,宓静秋若嫁过去,只怕想回宓家探望便困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