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咸鱼日常_江不在野【完结】(112)

  孔安先行离开,钟晰背着她走出梅园,跨过一道宫门,已经有一辆马车候在他们来时的宫道上。

  驾车的侍卫在一旁垂首肃立,不敢去看太子和他背上的那名女子。

  临近马车时,钟晰突然开口:“待打完这场仗,我……”

  羡予意识到他想说什么,眼疾手快地捂住了殿下的嘴,绝对不能让那句话说出口:“快住嘴!这种句式开头的话都很不吉利啊!”

  第99章

  大年初三,容都城中许多人家门口的红色鞭炮碎屑还没扫清,气氛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年前只是隐约听说可能要打仗,但没什么人信,但随着崇安帝病倒,太子掌权后,仿佛平静水面下隐藏的漩涡立刻显现,风暴即将到来。

  又过两日,太子动作极大地调整了容都及其周边三州的军队布防,方便调兵支援烟州,以及拱卫都城。

  地方领兵的几个将军都已陆续赶到宫中面见太子,街道上也偶尔可见其他州县调回来的一些军士,各个佩刀持剑,面容肃然。

  据流云报上所说,烟州十县都已风声鹤唳,这种情形下,也容不得天子脚下这些人高高在上地享受新年余庆了。

  施庭柏作为兵部侍郎,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戌时能归家都十分难得,大部分时候都得和同僚在宫中待到亥初时分。多亏太子调整了宫中门禁,否则待到宫门下钥,他连会极门都出不去。

  还有些官员,比如他的上峰陶大人,甚至会直接歇在宫中。

  太子体恤下属,为这些大人妥善安排了寝歇之处,底下人也感念殿下关怀,办事更加卖力。

  羡予有时会听叔父念叨两句今日宫中又如何如何,其他更多的消息,则是殿下亲自告予她的。

  太子每日亥时前都会翻进镇国侯府,趁着羡予入睡前和她呆两刻钟,风雨无阻。待羡予睡后他又翻墙走人,回到自己府中书房或者宫中彻夜燃灯。

  羡予心疼他好好一个太子,白日里劳心劳力,夜间还要做贼似的避开侯府巡守侍卫翻墙,铁人也不是这么作的呀。

  “我这儿都好好的,殿下不必每天来看我,注意自己早些休息才是。”

  钟晰伸手揉开她轻微蹙起的眉心,温声笑道:“我知晓,但看见你我才安心,才能好好休息。”

  “而且你忘了吗,我和你说过,羡予能助我静心。有你在身边,我思路会清楚很多。”

  钟晰这话不是哄人的,每次和羡予待一会儿,他都能感觉白日里积累的浑浊情绪被洗清,脑海是前所未有的清明。

  借着和羡予说话的机会,他也能重新理一遍线索和局势。他绝对信任羡予,所以这些朝堂机密也能轻易告诉她。

  除夕夜从西解县飞回的那只花梨鹰带来的绝对算是好消息,李清霖并未被策反,也没被乌先生蒙骗,反而与太子派去的人一同截断了南越运往北蛮的一批粮草。

  李清霖十二月初发现了西解县内有商队频频往来,但随即又查出此事的相关人员竟然带着大皇子钟旸的令牌。

  李大人作为前兵部尚书,不愧是在容都经营了半生的人,他的政治嗅觉告诉他此事绝不简单,否则怎么那么巧就让大皇子的令牌出现在他舅舅的治县内。

  他小心试探,而对面主事的人却轻易不肯见李清霖,千万推脱,只说自己是来为大皇子搜集消息,以及帮助大皇子和李大人之间传话。

  皇帝将李清霖贬至留州后,对从前的李氏和大皇子之间的交流严加看管,李清霖也不能轻易将自己的消息传到容都,对面那人所言来意似乎并无不妥。

  事情坏就坏在这地方,李清霖太了解大殿下,他这除了流着皇上血脉外一无是处的外甥能想到的事情,太子不可能想不到。

  若是有太子插手,即使这件事远在留州小小一个西解县,也势必会将朝上好几方势力搅进来。甚至这可能已经发生,所以那拿着钟旸令牌的人才不敢明面上来见自己,大约是怕被太子抓住把柄。

  李清霖自己补全了逻辑链,恰好合了乌先生不去见他的意。钟晰事后就这一点猜测过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祝乌辞在容都任职的那七年和李清霖有重合,他可能怕李清霖认出自己;二是乌先生就是不想再和李清霖代表的权贵子弟、上位高官打交道,这正是他最厌恶的一类人,于是只愿留在暗中操纵。

  一直见不到对方的人,但他们就是在西解县活动,李清霖十分谨慎,即使对方有钟旸的命令做掩饰,他也在暗中调查许久。

  可惜他太过纠结于朝中暗流和风波,并未想过此事可能还涉及其余两个异族,调查重心一直偏离。加上他现在不过一介县令,再有能力也受制于当今的官职,一直没查出乌先生的真实意图。

  直到十二月末太子的人赶到西解县,告知李清霖真相,入天牢的现状。

  李清霖大骇,这几句话对他来说可谓字字惊魂,他随即明白了钟晰为何要派人和他说这些——钟旸只是关在了天牢,钟晰保他一命让他现在还没死,但若要让他继续活下去,李清霖必须配合太子的人做任何事。

  李清霖迅速理清局势,太,在李清霖的帮助下,把西解县围得密不透风,成功阻断了南越和北蛮即将交接的这批粮草,同时抓住了负责这个北蛮人。

  太子的人将单独审讯,一番拷打下来,有些钢筋铁骨的咬死了牙关,这些人做事沿袭了太子的风格,只要有一处突破口,都能将底扒得干干净净。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但仍有两处美中不足:这已经是南越运送的第四批粮草,说明已有三批成功送出了凤回关;另一件则是乌先生并不在被抓的这十余人之列。

  他,待确定这方法可行后,乌先生就离开了留州,护送他的是那名身材矮小。

  内阁众人看完太子带来的供词后皆面面相觑,因为北蛮人明明白白交代了,第一批偷渡粮草是混在陛下给北蛮的赏赐中带回去的,这几乎等同于大梁亲自给北蛮递上了捅向自己的刀。

  钟晰倒没有多大波澜,即使没有那数量众多的绸缎布匹赏赐做掩盖,北蛮还有其他手段偷渡出凤回关,如同后续那两批一样。

  已经发生的事后悔也没用,重要的是当下。

  随着西解县粮道被截断,敌国探子被悉数扣下后,形势正按着钟晰的规划发展。

  现在他要操心的另有其事。

  越州到烟州运粮这一路大约要花一个月,西解县作为这条线路的中转站,前往两端终点都要花费十五天左右。

  或许是乌先生的意思,南越和塔纳这一路同样谨慎。除了最开始的两批有他亲自坐镇,时间间隔较短,其他两批运送都会间隔半个月以上。

  运输粮草的这些人中除了两个负责人不变,其余都是一批一换,为的就是防止被梁朝发现抓捕,知情太多就会暴露太多。

  若能掌握北蛮现有粮草的确切信息,钟晰甚至能推算出北蛮人的兵力能支撑多久,只要守过这段时间,烟州困局迎刃而解。

  非常不巧的是,掌握全部四批粮草数量的两个负责人皆是一个字都不肯招供,这导致钟晰对北蛮目前接收到的粮草数量只能推断。

  南越后来运出的这两批粮草都有半个月以上的间隔时间,如此一来,即使中途出现意外,也能让他们有应对和挽回的机会。

  现在这半个月正好成了钟晰能利用的一点,半个月后,凤回关外接应第四批粮草的北蛮人等不到货,越州边境的南越人等不到同伴返程,这才会发现西解县粮道已经暴露。

  也就是说,上元节之前,都是大梁部署和应对的时间。

  太子在西解县的行动为大梁成功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朝中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只有少数人仍忧心忡忡地望着独自审阅舆图的太子。

  钟晰面沉似水,他能以时间差掌握信息上的主动权,但他掌握不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承认,但大梁目前只能守。

  不管是国库还是军队,同时应付南北两地的战争都已是勉力为继。正是因为明白这种情况下梁朝没有主动攻出凤回关的可能,北蛮军队才如此跃跃欲试,敢于在天气如此严酷的冬季组织这场战争。

  如同钟晰预想的一样,暂且保住了上元节之前的安宁,那么上元之后呢?

  若无战事,让闻有列守在烟州已经足够了,但若是真和北蛮打起来,别说凤回关和天凤县了,他守在天慈县能坚持一旬都够呛。

  更何况现在北蛮已经投入了破釜沉舟的代价,敌方必然士气大振,闻有列更难应对。

  说起谁能支援烟州,满朝文武不发一言。

  一个王朝经历三代以上,发展到强盛时期,重文抑武几乎是必然,周边小国在数十年间的朝贡打压中已经难成气候,皇帝又提防着功高盖主、拥兵自重的武将,镇国侯府将大梁的武运延续到崇安年间,已是十分难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