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_山负雪【完结】(41)

  风卷起落叶,摇摇曳曳错落二人一瞬的视线。

  王代玉恍窥见一丝决绝,她心里攀起绵密酸楚,叹不得气,亦不想流露伤怀,只慌忙转身,拉着殷素复过游廊。

  “我同你叔父都盼着你好起来,也不想叫你再历一次要命的苦痛。”

  “总归二娘且记着,往后不论身立何处,要记得沈宅的东阁,一直为你留着,也要将我与你叔父当做亲人念着,有挂念才有系缚。”

  殷素视线缓垂,感慨万千。

  沈却承其父之智,又承其母之慧。

  同样三言两语,婶母与他总能抽丝剥茧,明白她的弦外之音。

  这算是,知晓会告别的伤怀么?

  她正欲开口,只瞧沈却院门外忽而急行出一女婢,望见两人,喜得隔着游廊便唤:“夫人,郎君退下高热了!”

  王代玉忙急着挪步,“遇之可醒了?”

  “醒了,还问婢二娘如何呢!”

  “善好善好,快些嘱咐去炖碗参鸡汤,如今二娘同遇之皆好转起来,我这心里也算一颗悬石落地了!”

  殷素亦匆匆随着众人入阁。

  暖热盈屋,她眸间将略过素蓝厚帘,转眼便撞进一对墨黑瞳仁内。

  榻上郎君靠于引枕内,瞧着还不大有精神,病气将此面折腾得愈发苍白,衬得眼下那颗小痣都清晰几分。

  良久,殷素才回过神。

  “是退下烧了。”王代玉收回手,叹道:“你自小身子弱,哪里比得二娘,往后得可好好注意着,莫再去池边逗留。”

  “我还去道观里为你与二娘请了符。”她一面说着,一面将朱砂画满的黄符拿出,“搁在枕下,镇上几日,依娘猜是你同二娘是撞上什么邪祟水怪,否则怎会双双古怪落池。”

  沈却唇瓣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缓缓移目又按下不语。

  殷素缩颈移目,只当未闻。

  她攥着氅绒,总觉指尖烫得厉害,淋漓水迹似乎又浮现于目,郎君苍白寡面,滚烫身躯,还有迷糊呓语状。

  更挥之不去的,是那双似郁非郁眼。

  眉宇微皱,她心里便赧然愧疚。

  见两人皆不言语,王代玉索性提起坊间乐道之事,“今儿个去道观,那般偏远之地,我却听着一奇闻。”

  “上元城传着好些句谶语呢,前些时候还道是那吴王女主,今时今刻便换做了大丞相徐雷。依我瞧杨吴能太平多久谁也说不准呢。”

  话毕,榻前一人垂头,一人怔目,都不知晓再沉思何。

  “好罢,都不搭腔。”王代玉从塌边起身,女婢也推着素舆将离,她只道:“你且安心先躺着,待一会儿布菜,再唤你过来。”

  素黑厚帘将掀,灌入些凉风,倒像是将沈却昏沉脑袋吹醒些许。

  “二娘。”他忽地开口,唤住殷素,“我有话想问。”

  本扬了声,落到尾却失了太多气,

  头,那微张的唇又缓缓闭上。

  “二娘便留下罢,才醒便吹了风,不妨玉瞧沈却这幅样子,心里明镜似的,只扬起,“往日我曾嘱咐你,追悔莫及,你身子骨这么弱,不爱着惜着,往后苦尽都无”

  却的病,殷素越发坐不安宁。

  她忆起梦中他并不爱动,一病便要折腾半个月。又恍惚想起颍州时,他的咳疾似乎一直不见好转,如今她又累沈却落水高热,此病又得折腾多少时日呢。

  吃尽了苦头,哪里还尝得出甘?

  身子骨弱,哪里还能出得了宅?

  殷素愁愧情绪只如折断的春枝,将生出绿筋,便脆生生披露于天,无处可藏。

  榻上沈却,却品出母亲话外弦音。

  他不免神情牵动,为殷素的决绝所默然。

  连母亲也知晓她终有一日会离开。

  沈却闷然抬目,不经意间却望见女娘面上半分不作藏的情绪,浓烈得叫他微怔。

  脑中瞬有细泉垂落,浇得他似清非清,推搡着他直直动唇——

  “二娘今日出宅了?”

  殷素愧意正盛,哪里想说假话,便低回:“对,去见了杨继。”

  沈却轻移身,忽而福至心灵,已有几分了然,“也去见了吴王。”

  殷素点了点头。

  沈却轻叹了声,复又道:“你想求她?可她自身也难保,如何护得住二娘。”

  殷素闻此,方才迟疑抬眸朝上望。

  便见沈却倚在那儿,一副病气缠身的愁样貌,随即他缓缓握拳,倒还偏过头掩唇轻咳。

  殷素胸腔一钝,卸了任何心思,“我未见到她,她想磨去我棱角,做她手中乖巧离不得的刀。”

  沈却顿手,尚用着不甚清明的脑,理着殷素所言之话。

  他记得,那一日杨知微见殷素应是为了谶语一事,她出了主意,吴王方才会告诉她李予的下落,又知晓二娘受骗,便可以此为挟,逼她同上贼船。

  毕竟恨这样浓厚烧心的情绪,叫人疯狂到可以不顾一切。

  可是,母亲言谶语另起,且身落大丞相徐雷。

  不论从何处分析,此谶语都不可能是徐雷所下令,伪善乃他终其一生所追求之高洁,便干不出此等明晃晃之事,只怕如今他亦正惶恐。

  莫非此为殷素所出主意?

  沈却不由抬目。

  很快他心中摇头,作以否认。

  人言如蛇,无非被咬伤,亦或是被紧缠。此谶语紧挨吴女主而出,分明为掀风浪,与杨知微而言,只怕便要走上其父之路。

  那会是谁?

  沈却从枕下摸出母亲所给符纸,细细看了番,随即又不经意般地开口问:“二娘曾为吴王解谶语之困,不知晓二娘出了何法子?”

  殷素望着那张粗粝的黄纸,忽而品出些不对。

  沈却太刻意了些。

  是抓着她的愧,磨她让步。

  那对拢雨的眉顷刻平直,复在心里盘算起前几句问。

  榻上郎君很快意识到不对,只瞧未挽的发丝垂肩,他倚入引枕内更深了些,再次掩唇轻咳不断。

  殷素神色渐渐如常,只平静地、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二娘,我——”

  “沈却。”

  殷素打断他,她话已将至唇边,却又咽下去,不长不短叹息一声。

  “我知你好意善心,但我不喜反复言曾提之语,不必探我的话。”她望着他,端起岸边那碗温热肉粥,“有些事不肖你问,我便会悉数告知。”

  那碗热粥静悬,所掌之手平稳且久。

  再不似从前。

  “所以,打今儿起,便细细看顾病,好不好?”

  沈却对上那双平静温和的眼,却又畏光似的下移,久久凝望那碗粥。

  浅雾轻浮,升腾之白带着微窒的湿润,由透便浑,密密包裹住他的心。

  他再次浮现那时夜半,对自身的叩问。

  为何有难过?

  他又在做什么?

  沈却不晓自己是如何接下那碗粥,于殷素无声的沉默中,一点一点吞咽。

  只是怜惜么?

  似亲人一样,挂怀于心,眸间不离,以至喜怒哀乐都杂糅一起,变作妥协又畏缩抱柱人。

  是么?

  他缓觉无耻。

  沈却眼睫抖动,陷入叩问内,连扶粥的掌都失了分寸,堪堪垂倒于被衾间。

  殷素眼疾手快,忙扶正瓷碗,拨回热粥。

  他却仍自失神地垂目,无主似地轻拂唯留下一片暗色的被衾。

  殷素一顿,慢慢问,“你怎么了?”

  榻中郎君浑浑噩噩起身,指节攀住案,踱步去木施旁披衣。

  殷素疑惑之色打量过来,他也只是茫然道一句,无事。

  沈却困在此噬心怖人的叩问中,一困便是一整夜。

  以至翌日一早,两位病人被嘱咐坐在一处院中晒阳,春光长羡,殷素抬目扬笑,舒服承其沐浴之暖,可此灿阳好景,他却觉自己,快要溺死在春日的明媚里。

  第36章 梦不成(二)【VIP】

  杨吴三月春光养人。

  院中嫩绿冒头,挤挨层错。

  杨继那柄长刀挑得极快,殷素尚还未去铺面瞧看,他便已经带着刀鞘入宅。

  “此横刀该合二娘心意。”

  春光下,她垂目抬手,一寸寸抚过其上凸起雕文,不由叹言:“鞘身似我往时那柄,还差鲜血开刃。”

  话音将落,她忽而拔刀,出鞘声铮然,白光照刃,骤然映照于面。

  殷素一笑,赞道:“是把好刀。”

  随即便在沈却微惊间,离舆举刀,慢慢舞弄起招式。

  一斩一收,转身劈刃,她尚着黛紫披衫长裙,春风过臂间,倒有一股刚柔并济之气。

  杨继望着,忍不住笑出声。

  殷素握柄之手一顿,复又支着身回舆,不客气道:“你笑什么?”

  “从前二娘一箭乃至一刀尽是逼仄的刚劲之气,如今忽见柔气相伴,一时有些感慨罢了。”

  沈却盯着那柄横刀,却言:“剑之道,刚则易折,柔则易卷。铸剑者尚合阴阳之气,用剑人刚柔并济,又有什么不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  救赎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