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那身不寻常的慑人气势,叫人望而生畏,即便心生向往也要掂量掂量自身斤两,绝不敢轻易觊觎,更不敢觊觎她身侧之人。
女子光是看她一眼,就生出了自知之明,她不想与之比较,却还是感到了极大差距。
舱门合上了,周雅人沏好茶,几个鲜果摆上桌,就去扒其中一颗软桃的皮。
软毛桃子果大皮薄,一经撕开,丰沛的汁水便溢出来,顺着指缝淌到手背。周雅人将这颗饱满的果肉递给白冤,待对方接过去,他抬手举到唇边,抿掉了指背一滴清甜汁液:“唔,好甜。”
白冤低头尝一口,实在甜得出乎意外,而且桃香十分浓郁。
周雅人盯着她的反应弯起眼尾:“好吃吗?”
白冤嘴里含着果肉点点头:“比山里的野果子甜。”
她以往吃过的瓜果非常有限,味蕾一直停留在贺砚摘的那堆野果上,可能不应季,没熟透,带一股半生不熟的酸,偶尔也有几颗从树尖尖上摘下来的甜果,都不及这个扒了皮的桃肉软甜可口。
“山里?”周雅人问完便意识到什么,“这是桃子成熟之后,农户从自家果树上摘的,你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白冤并非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贺砚烤鱼很有一手,她没什么口腹之欲,也会偶尔惦记那口外焦里嫩的烤鱼。
周雅人不知她所思,咬了颗梅子:“你先吃了个最甜的,再吃这个梅子肯定会酸。”
白冤盯着周雅人垂眸扒果皮的样子,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贺砚,他原来,肆意潇洒,倜傥风流,也曾有过一段没烦忧的时候,可是后来就变了。
“雅人。”
“嗯?”周雅人扒着桃子皮应她。
一个人经历挫折苦难,怎么可能不变呢。
就像光阴流逝,无法倒流,她也有种失去了就再也抓不住的无能为力。
白冤当然怀念贺砚,所以更加心疼眼前人。
她刚唤过自己,周雅人久久没等到下文,一抬头,就见白冤神思不属地盯着自己,遂问:“想什么?”
白冤将吃完的桃核搁进盘中,漫不经心露了个笑:“没想什么。”
周雅人顺手又把剥完皮的桃子递给她。
“不用了,你吃吧。”
“杏子呢?要不要尝尝?”
白冤摇摇头:“不吃了。”
于是周雅人递了根帕子过去,给白冤拭手。
软桃个头挺大,他吃完一个也有了饱腹之感,收拾完果皮果核,又去冲洗了黏腻的双手。
乘船途中百无聊赖,却也并非无事可做,周雅人大多时候会在窗边往外探看,瞎子当然不是为了看风景,他没眼看,但能捕捉人们肉眼难辨的东西。
如果水里有罔象,且潜伏不深的话,他能够第一时间发现。
白冤通常也会倚坐窗前,时不时陪他赏一会儿沿途山水,不过河出峡谷便进入一望无尽的平原,河道逐渐平缓拓宽,湍急的水流平稳缓慢下来,过孟津一路向东,船行于齐鲁大地,连绵的高山峡谷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的广袤农田,田地间的麦穗熟了,一片风吹麦浪的金黄。
客船每每途经城镇村落,或有人烟,周雅人便会铺出神识扩大耳力范围,分辨可疑人言。
当船经行一处村庄,茅草屋顶升起炊烟,周雅人蓦地听见撕心裂肺的嚎啕,哭诉惨死的至亲尸骨无存。
屏除杂念细听之下,周雅人神色一变。
“痋师曾在这里杀人取皮。”
白冤微微蹙眉。
此地还没到经停的渡口,他二人索性弃船翻窗,踏着河浪飞掠向河岸。
“啊呀!”
甲板上有人忽然看见一青一白两道身轻如燕的背影,惊讶地喊了一嗓子,立刻引来众人侧目,议论纷纷。
周雅人和白冤没有回头,自顾朝着村舍而去。
经过仔细打探,一个被吓晕过去的村民后来告诉他们,他几日前亲眼看见那几个死成人皮的同村人突然诈尸,而且朝着东南向去了。
显然,痋师和罔象在此改变了路线,白冤疑虑:“它们为何不走河道了?”
若不是周雅人沿途探听,怕是要因此跟痋师错开。
此地离海口已经不远,只要一路沿黄河就能抵达,痋师和罔象却选择了在此改道,周雅人根据路线和方向推测:“他们可能打算去密州。”
白冤不解:“密州?”
“战国时期,密州属齐地,秦扫六合之后,此地置琅琊郡,”周雅人道,“始皇帝东巡琅琊,琅琊台就在密州诸城。”
地名随着改朝换代变来改去,白冤封在刑狱千载,各地地名不知道换了几茬,出世后地图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早弄不清了,经周雅人提醒她便反应过来:“始皇帝当年派遣徐福出海求仙之地。”
“不错,”周雅人同白冤沿着麦田间的小径走:“当年出海求仙的方士大多来自燕齐之地,燕齐两地毗邻大海,徐福便是齐地琅琊人。”
《秦始皇本纪》就有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周雅人说:“秦皇曾三次赴琅琊,于东海之滨筑台立碑,方士精通天文地理,登琅琊台以观沧海……”
白冤顺势续上话:“然后他们找到了无量秘境,徐福则玩了套‘一去不还’。”
始皇帝出钱出人又出力,在琅琊拜海相送,派他们寻仙山求长生不死药,心虔志诚,结果徐福是怎么求的?
他擅闯无量秘境,干了票烧杀抢掠的恶行。
“所以我认为,”周雅人道,“痋师和罔象,这次也打算走徐福东渡的路。”
第158章 桑麻地 “你不就是想折腾我吗?!”……
密州兼得山海之利, 地处山脉平原相接处,境内丘陵起伏连绵,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如巨鳌俯首饮海, 气象万千。
此刻缓坡处的梯田里传来嬉笑声, 几名稚童在绿荫如盖的桑麻田间追逐打闹, 一名赤足露膊的顽童欢跃而起, 不慎撞上一堵肉墙。
冲撞的劲头其实轻得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堵肉墙似乎极不结实, 像个一碰就倒的病秧子, 弓着的身形原地踉跄一晃,站不稳地摔倒在地。
“哎呀。”男童轻轻喊了一声, 立刻要上前搀扶,“你从哪儿冒出来的, 我都没瞧见。”
“没事……”地上的人话没说完,突然树荫后窜出来一名女子,一把揪住稚童胸口汗衫。
“陈莺!”摔坐在地的陆秉立即出口制止她的推搡之举。
陈莺只好作罢, 撒开手, 对那稚童驱赶冷斥:“一边儿去。”
她虽生得十分美艳,但是面色极其不善,吓得稚童缩瑟了一下, 掉头朝自己的伙伴跑去。
陈莺回过身, 盯着陆秉不满道:“怎么, 怕我捏死他?!”
陆秉咬紧牙关,是副非常吃力的样子,他很努力地坐起身,两只手臂颤巍巍撑着身下的褐土, 就这么一个支撑的动作,就仿佛要让他耗尽气力。
陈莺等了他一会儿,直到见他鬓角滑下滴滴汗液,才缓和神色上前半步,朝陆秉伸出手,垂在半空,有心去拉他一把。
但是陆秉别着一股劲儿,如何都不肯向她借力。
陈莺垂着眼皮看他:“别犟。”
陆秉绷着脊背,嘴唇紧抿成一线,鼻翼翕动粗喘,额头渗出细汗,脸颊因过于使劲而微微泛红,自食其力地将坐姿调整成了蹲姿,终于手脚并用地承载住了这具瘫软的身体。
陈莺盯着他这副固执的样子,正努力维持住平衡。
陆秉深吸一口气,躺了数月的四肢酸痛乏力,他能靠自己站起来第一次,就能站起来第二次,第三次……
他缓慢站起,这具身体却沉重如石,压在仿佛肌肉萎缩的双腿上,几乎要把他的腿压断。
太沉了,陆秉牙关紧得腮帮都酸了,下颚角显出坚硬的轮廓。
陈莺见陆秉挣扎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难得很有耐性地没出声催促,她也怕自己催急了,陆秉又两股战战地瘫回地上去。
在他的艰苦努力下,陆秉双手离了地,一双腿抖得不成样子。
弯曲的膝盖在重压下不住打颤,他调动起薄削的腿肌,由屈到直的过程仿佛经历了一个时辰那么漫长。
滴滴汗液从他消瘦的下巴尖滴在衣襟上,洇湿成深痕,一声声粗重的呼吸好似带着嘶哑尾音,他总算没有功亏一篑。
脊柱一节一节地伸直,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当他终于完全直立时,陈莺第一次发现,陆秉竟然这么高,他虽然食不下咽的瘦了许多,可是天生底子好,伸展开的骨架撑出一副宽肩窄腰,比例无可挑剔。
陈莺微微仰起头,看着那张大汗淋漓的脸庞,展颜笑了。
“我说我能让你站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