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棠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他要真去求亲,这亲事基本就板上钉钉了,根本没有杨家反抗的机会。这会儿真切体会到姐姐说的,自己不应该招惹他的。
临近傍晚,杨雨棠和杨雪楹才回府,回到院子里发现她悉心栽培刚长满了叶子结了花苞的牡丹没有了,问她院里的丫头秋菊:“牡丹怎么少了两盆?”
“夫人今日给大爷家的公子布置院子的时候说缺点花卉装点,想到小姐这里有现成的牡丹,便着人搬了过去。”秋菊小心应答,她再清楚不过那牡丹花三小姐平日里有多珍爱,如今快开花了被夫人搬走了,指定要不高兴。
“你没跟她说这是我最珍爱的牡丹吗?不是,她没想着说先跟我说一声就直接搬走我的东西吗?”杨雨棠没想到她娘平日里那么讲规矩一个人,怎么今日一声招呼不打就挪走她的东西?原本被沐凤梧搅乱的心情,此刻更糟糕了!
“说了,夫人说改日让人去花行再给小姐买两盆。”秋菊越说声音越小。
杨雨棠看她害怕成这个样子,也没难为她,忍着气转身去爹娘的院子里找人。结果下人说夫人还在少爷的院子里,杨雨棠又转身去另一个院子。
进了院门就看见她那两盆牡丹支棱在角落里,十分委屈。
“还缺几个像样的花瓶,让我想想啊!”杨夫人在院子里指挥着下人们收拾东西,嘴巴上还念叨着要添些什么东西。
“不如娘去祖母那里看看?祖母那里好看的花瓶子最多了!”杨雨棠看着她说,表情却冷冷的。
“哎!”杨夫人一拍手,但又想到什么说:“不行不行,你祖母不喜欢大伯家的人,不会同意的。”
杨雨棠走过去,扶她坐下:“娘也知道哥哥们是大伯家的?自己的女儿不是亲女儿?别人的儿子是亲儿子?”
“胡说什么?”杨夫人斥责她,又说:“不就是搬了你两盆花,就值得你这样生气?”
杨雨棠知道她娘心里想的什么,但此刻心里不高兴,便有话直说,懒得敷衍:“首先,娘拿了我的东西应该先问我是否同意;其次,哥哥们是来考试的,不是来游玩的,您太过殷勤了!”
“你的东西,还不是家里的东西?跟娘还分得这样清楚?”杨夫人不理解她的话。
杨雨棠叹口气,耐心跟她解释:“你的东西将来留给我跟姐姐,那我跟姐姐能去你屋里随意拿你的东西吗?爹今年送您的簪子?去年送您的镯子和步摇,我们能随意拿不告诉您吗?”
杨夫人顺着她的意思说:“那不能,但那就是两盆花啊?”
“那是我最珍爱的两盆花,多少支簪子镯子我都不换的。娘想给他们,让人去再买,别拿我的东西做人情。”
“让你哥哥们知道了,也知道是你一份心意。”
“娘!”杨雨棠十分无奈地叫着她,给出新的提议:“实在不行,我屋里有几本珍藏的书籍,到时候送给哥哥们。”
“哎,这也行,还是你想的周到。”杨夫人终于松口,杨雨棠赶紧搬着自己的花回去了!
结果回去便不高兴了,好好的花,搬来搬去折断了一根侧枝。杨雨棠盯着断掉的侧枝和上面将要开花的花骨朵,十分心疼。想起上次在花行碰见的养花行家给她说的办法,她进屋取了工具,又让人弄了草木灰和黄泥来,准备死马当活马医,将侧枝重新接好。
好在第二日,侧枝上的叶子没有完全蔫儿掉,还是有希望。又过了几日,那支断掉的侧枝又渐渐恢复最初的模样,杨雨棠心里万分感谢那日教她的娘子。
转眼间,老家的两位堂哥和一位堂弟便到了京城杨府。
几位少爷进府之后发现这宅邸比苏州老家小上不少,颇有些失望。大少爷杨才英开口抱怨:“这京城也不比苏州好多少,这宅院也太小气了些。”
二少爷杨才哲接话:“听说京城寸土寸金,或许内里有乾坤?”
门口迎接的奴仆听他们说这话,十分不悦,心里嘲笑他们是小地方来的土财主,不知深浅。京城这种地界儿,最是讲究规矩,杨家就算有万贯家财,杨大人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怎可太过张扬?
话音刚落,杨夫人便从里面出来迎接他们:“还以为你们要等下午才到呢,舟车劳顿辛苦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三位少爷给杨夫人见礼,说:“见过婶婶,不辛苦,劳婶婶惦记。”
杨夫人笑着看他们,十分满意,说:“院子已经收拾好了,先进去吧!”
刚一进屋就察觉出与苏州的不同,家具摆设无一不精致典雅,光是屏风上绢布都是平日做衣服都舍不得穿的好料子。
杨夫人看他们表情便知道这屋子布置到他们心坎上了,笑着说:“你们二叔在当值,你们先歇息一会儿,午饭时候再去见祖母和两位妹妹也不迟。”
“有劳婶婶。”三位少爷齐声应答。
送走杨夫人后,杨才英舒服地靠坐在黄花梨的椅子上,十分惬意地感慨:“母亲说的对,咱们杨家就咱们三个男儿,二叔如今在京城做官,来时还是要依仗我们兄弟为他装点门楣,做几个姐妹的娘家依靠。婶婶把好东西拿出来给我们,自然是应当应分的。”
二少爷杨才哲拿着上等官窑青瓷摆件,这是寻常百姓家里不能有的宝贝,如今在这里只是摆件。苏州杨家有再多钱财,不敢明目张胆地违制,这是他们向往的生活。
“这样的话哥哥以后莫要再说了,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这样的话说出来伤和气。”三弟杨才佳听完十分不悦地反驳。
“你懂什么?”杨才英斥责他,这个三弟是父亲侍妾生的,他本来就看不上,能让他跟着来京城已经是恩赐,居然也敢在这里说三道四。
杨才佳点到为止,不与他争执。
第7章
待他们三人略微安置,已是午饭时间。下人们将他们引到饭厅,杨夫人和两位小姐已经在了!三位少爷拜见婶婶之后,杨夫人一一给他们介绍,又让两姐妹见过哥哥弟弟们。虽说几个兄弟姐妹小时候见过几次,如今长大了,仍是眼生。
两姐妹跟堂兄见礼:“雪楹见过才英哥哥,才哲哥哥。”“雨棠见过才英哥哥,才哲哥哥。”
才佳给两位姐姐见礼:“见过雪楹姐姐,雨棠姐姐。”
杨雨棠盯着才佳感叹:“几年不见弟弟竟然长这么高了?”
杨才佳生在腊月,跟杨雨棠同年出生,比她小八个多月。杨雨棠离开苏州时,他还是个没长开的毛小子,如今比杨雨棠高半头了!两人小时候关系便好,多年未见,自是亲切。
听她主动跟自己说话,杨才佳心底那份熟悉之感又回来了,由衷赞美道:“几年不见,姐姐是越发漂亮了!”
“瞧瞧这孩子,竟是这样会说话。”杨夫人听完十分喜欢,拉着他在身边坐下。
另外两个没想到这个小的到外面还这么喜欢抢风头,眼中尽是不满,正准备插两句,便被打断。
“这小子惯是会说好听话,长这么高了,还跟小时候一样会哄人开心。”说话的是杨老夫人,衣着朴素,神情慈和,步伐矫健地走进饭厅。
几个小辈看她过来,连忙起身迎接,见过祖母。
两位少爷看着她落座,正准备说话的嘴巴此刻紧紧闭起来,安静地像两只受了惊的鹌鹑。
杨夫人亲昵地挽着老夫人坐下,笑道:“才佳这孩子看着就招人喜欢,难怪母亲成日总念叨他。”
说到这里,又补充道:“三位少爷都不错,仪表堂堂,器宇不凡,将来必定有所作为。”
听到这话,两只低头鹌鹑瞬间精神不少。是了,他们将来可是要入仕为官的,作何要怕她这个半截儿入土的老妇人?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将脑袋身板摆得正正的。
“婶婶抬爱,我们兄弟将来高中定会有所作为。”杨才英终于有了底气插话。
杨老夫人叮嘱道:“嗯,此次提前接你们过来也是像你们能早日适应京城环境,安心备考,你们要勤学上进,莫失良机。当年你二叔可没有这样的条件,有上一辈的积累,下一辈也得争气。”
杨老夫人是老太爷的继室,杨家大爷是老太爷的原配发妻所出,原本这对没血缘关系的母子关系还算和睦。直到杨家大爷娶了夫人之后,日日听那歪心思的夫人挑唆,便与杨老夫人离了心。杨家大夫人生的两个少爷都向着自己母亲,从小与太夫人就不亲近,太夫人也从不勉强。倒是杨家大爷的妾室柳氏生的老三杨才佳没被教坏,跟各家相处得都还不错,也深得太夫人和杨雨棠喜欢。
老太爷去世后,太夫人便搬到京城来住,眼不见为净。杨才佳虽然没有太夫人护着,但他机灵嘴甜,博闻强识,杨家大爷一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这次能跟着哥哥们一起来京城,也是杨家大爷特意跟二弟提了后,才得了这读书的机会。哥哥们准备科考,二叔托了关系让他在京城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