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大势毕竟都在摄政王掌控,甚至她们母子的性命也在摄政王股掌之间。
儿子不懂事,当娘的就得帮忙圆场。
太后道:“唐侍郎乃是朝廷命官,功在社稷,即便有错,摄政王是不是也叫有司衙门查证后再行定夺?”
“令嫒的字迹,唐侍郎应该认得吧?”
摄政王命人将画押供状拿到唐侍郎跟前,“令嫒可是将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群臣沸议,不知发生何事。
“昨夜府上家宴,唐侍郎派人与本王侧妃,也就是唐侍郎的千金唐妺,里应外合意图行刺本王,本王王妃为救本王身受重伤,到现在还未能醒来。”
唐侍郎瞧见落款的红手印,大喊冤枉,“摄政王你这是屈打成招,我要求与妺儿当面对质!”
墨承影云淡风轻道:“晚了,令嫒已经畏罪自尽。”
“你杀了我女儿?!”
“是你杀了她!唐仲淮,她本可以在我府上安享晚年,是你逼死了她!”
“一派胡言!本官从未……”
侍郎唐仲淮话还没说完,一沓书信丢在他跟前,都是他与自己女儿的亲笔书信,其中不乏此次行刺的布置。
他傻眼了。
帘子后面的太后眼看事情超出控制,试图开口:“摄政王……”
金銮殿上有墨承影一席之位,他斜靠金椅,凤眸半合,以一副睥睨众生的姿态看着阶下群臣。
对太后的声音置若罔闻。
“侍郎唐仲淮,意图行刺本王,罪同谋逆,本王有心给予改过之机,奈何侍郎私下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藐视国法,实在罪无可恕,着即刻押入刑部大牢候审。”
一句候审,意味着要通过唐仲淮,扯出所有与他相关之人。
那些有心给唐仲淮说话的,也都聪明的闭上嘴。
不消半日,刑部送来最新奏报:唐仲淮招了。
朝堂大清洗,一个又一个府邸被围、被抄,一个又一个大臣被摘了乌纱帽拖下去。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自危,恐早出晚不归,有人欢喜,官职连升三级。
不用说,这些上位的,自然都是墨承影的人。
他是死过一次的人,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
还政于君,于他,势在必行,只是这个「君」,尚未想好是谁。
不过不管“君”是谁,他都会给自己留好足够的退路,以保障自己和卿卿双宿双栖的美好生活。
很快,唐仲淮谋逆案便要告一段落。
第37章 诰命
唐家直接参与行刺的,无论男女,一律斩首,其他人全部流放。
朝中与唐仲淮交好的官员全部被查,因其入仕者,先罢免待查,如涉及贪墨,一律斩首,如有功社稷,贬官观察。
是日,金殿早朝。
“有罪当罚,违法之人,一个也跑不掉。”下一个就会轮到你们中的某一个。
“自然,有功也当赏,王妃舍命相救有功,武义将军沈庭,即日起复宣武将军、领兵部侍郎之职。”
摄政王赏的这个兵部侍郎之职,形同往沈庭手里丢了个烫手山芋。
想贬就贬、想升就升,如此儿戏,把自己当什么了?
沈庭跪地不接,“出嫁从夫,王妃与王爷伉俪情深,为王爷舍生忘死,理所应当,下官愧不敢当,还请摄政王收回成命。”
墨承影:“沈将军愧不敢当,可是因为与唐仲淮有勾结,若如此……”
敢在这个时候,触这个霉头的,不叫勇士,叫找死。
“摄政王明鉴,下官不敢。”
“那便没什么愧不敢当的,你升官,尊夫人自然也得受赏,沈江氏生女有功、教导有方,即日起为三品诰命夫人。”
沈庭看向龙椅上那位,以及帘子后的太后,没人帮他说话,最后只得被迫领赏。
“谢摄政王恩……”
等等,哪里不对?
“摄政王,拙荆沈林氏……”
墨承影眉头微蹙,故意道:“你说什么?”这意思分明在问:沈林氏还在世?
沈庭后悔自己所说这么一句,想到唐家的下场,立刻将头深埋谢恩。
是日天气好,沈雁归拿着绣绷刺绣,桌案上摆了红色篾箩,里头放着针线,旁边的小兰花迎着光。
她近来对箜篌的兴致淡了些,改对女红感兴趣,从前没有时间和条件,而今她什么都要学一学。
因着身边侍女没有一个针线活好的,青霜去外头帮自家主子寻绣样图册去了。
“王妃——王妃——”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音色是青霜,她似乎遇到什么喜事。
沈雁归抬头,瞧见青霜的身影在窗中闪过,“怎么了这是?这般高兴。”
青霜欢喜跑进来,朝沈雁归福一福身,“王妃大喜,奴婢恭喜王妃。”
“大喜?”
沈雁归瞧着青霜喜笑颜开的模样,自己肚子里揣不上个小娃娃,都对不起她这高兴的程度。
青霜笑逐颜开道:“将军府传来消息,咱们夫人入族谱了!”
“什么?嘶。”
沈雁归一激动,那绣花针直接扎进指腹,她也顾不上,“你说什么?娘亲入了族谱?父亲这是转性了?可是……姓林的怎么肯?”
“她哪有本事敢不肯?听说肿着一张猪头在府上跪了三日,全府的下人瞧着的,主母的脸面都丢尽了,我要是她,挖个地洞把自己埋了,哪还有什么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