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面面相觑,都不敢吭声。
陈皎缓缓起身,一步步走下汉白玉台阶,看向方孝宣道:“方爱卿在南方时曾清查过官绅,你来说说,朱秀才此举是否合理?”
方孝宣眼皮子狂跳,抱着笏板回道:“回陛下的话,不合理。”
陈皎犀利问:“你们方家可有挂名之事?”
方孝宣忙道:“方家不敢。”
陈皎:“你来说说当初在南方见到的那些情形,让诸位爱卿都开开眼。”
方孝宣只得硬着头皮说起曾经清理官绅的经历,听得众人忐忑不安。
陈皎盯着他们瞧,底下的崔珏眼观鼻鼻观心,像木头似的不发一语。
吴应中曾参与过清理官绅一事,也认同方孝宣说的那些危害并非危言耸听。
陈皎重新坐回龙椅,不疾不徐道:“诸位对朱家一案有何见解,只管说来。”
众人七嘴八舌,无非是严惩。
陈皎却不赞同,说道:“天底下那么多士子,若严惩就能避免,那这世上就不会有贪官了。
“依我之见,还是官民一体纳粮才好,但凡有地者,无论官绅与平民,皆缴纳税收,也无需再挂名折腾了。”
这话一抛出去,顿时炸开了锅,满朝文武全都激动不已,纷纷道:“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见崔珏没有动静,方世林忍不住偷偷戳他。崔珏露出一副“本人已死,有事烧纸”的表情。
别看我,我眼瞎耳朵聋,什么都不知道!
第108章 番外:开路
官民一体纳粮侵犯了权贵和官绅们的利益,集体抗议。
陈皎仅仅只是试探,就令朝臣激动,倘若执行下去,可见其后果。
崔珏并未在朝堂上多言,退朝后政事堂的几位阁老就此事议论,都认为不妥。
满朝文武把朱家骂得狗血淋头,但他们深知陈皎的手段。她是靠真枪实弹打出来的女皇帝,如果真要推行官民一体纳粮,镇压肯定少不了。
这不,方世林私下同崔珏交涉,希望他能出面说服陈皎。
崔珏心中也有考量,把当前推进官民一体的利弊剖析一番,苦口婆心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陛下若推行官民一体纳粮,势必会影响明年的春闱会试。
“依微臣之见,陛下还是缓几年,待朝中有足够多的人才储备,再推进也不迟。”
陈皎没有吭声,只来回踱步。
崔珏好似操碎心的老父亲,竭力劝说道:“官民一体纳粮涉及到天下士人和权贵们的利益,若是那些士人罢考,官员集体罢官抗议,恐引发动荡,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不仅如此,大雍这才太平安稳了几年,中原需要时日恢复生机,人才同样需要积累。唯有筹备了足够多的人力,才能应对士人罢考,官员罢官的窘境。
“陛下高瞻远瞩,微臣毫无异议,可是眼下大雍根基不稳,正是需要士人齐心协力的时候,陛下断不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寒他们的心。”
陈皎一直没有说话,崔珏为了把这事压下来,费了不少口舌,最终她总算开口,“崔阁老不赞许推进官民一体纳粮也无妨,可我若禁止蓄养买卖奴婢,可会引发权贵和官绅们的异议?”
崔珏愣住。
陈皎淡淡道:“但凡有钱的商贾和权贵,哪家没有几个家生子奴婢呢,我想禁止蓄养买卖,你意如何?”
这虽然同样侵犯了权贵们的利益,但操作空间多着去了,崔珏忙道:“禁止也无妨,可以签订雇佣契约,禁死契则可。”又道,“若是主家体恤,说不定还不愿意走,不过给了家生子贱籍一条生路,也算仁德。”
陈皎勾唇,“如此说来,崔阁老是准允的?”
崔珏:“陛下有怜悯心,微臣自是赞许。”
只要别搞官民一体纳粮,什么条件都答应!
陈皎吃准这种心思,又道:“我是女皇帝,裴长秀是女将军,崔阁老以为,女人可当得起半边天?”
崔珏拍马屁道:“当得起!当得起!”
陈皎满意道:“科举本意是为国挑栋梁之才,靠的是真才实学,而非挑男女。日后淼淼继位,崔阁老以为,是不是也得为她挑些有才干的女官来辅佐?”
崔珏:“……”
陈皎盯着他,“崔珏你是男人,这世道对女人的偏见你心中有数。我陈九娘是靠本事打出来的,可是你的淼淼靠的是父母庇荫。日后待你我百年,底下的那帮朝臣又当如何看她呢,可曾细想过?”
崔珏回答不出话来,也无法回答。陈皎拍了拍他的肩,背着手离去。
经她提醒,他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她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女性参加科举入仕。
这估计跟官民一体纳粮同样让人难以接受。但他存着私心,因为他的闺女日后是要继承王位的,怎么可能容许这些迂腐的老头成为绊脚石?
崔珏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得劲,他心中藏着事,闷着头回去了。
那家伙到底夹带私货,同政事堂的同僚说陈皎提出条件,要么搞官民一体纳粮,要么准允女性参加科举入仕,同等竞争。
几个老头都炸了,觉得荒唐。但想想女皇帝都有了,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
女性入仕虽也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但比官民一体纳粮来得更委婉些,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时之间,朝臣们都在讨论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