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_刀丙【完结+番外】(327)

  烤金枪鱼外焦里嫩,脂香混着烟火气,虎杖汁淋上去更清爽。

  酸汤鱼酸香微辣,鱼片滑嫩,连豆芽都吸足了鲜。

  每一口都都让人觉得泡在幸福里。

  这一晚,炭火暖,鱼肉香,连呼吸里都裹着鲜气。

  没人记得数究竟吃了多少,只知道筷子没停过,笑声也没断过。

  直到每一个人肚子撑得溜圆,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筷子。

  窗外的风还在呼呼刮,厅堂里却暖得像开春。这是入冬以来,众人吃得最满足的一次。

  姜枝望着眼前的烤火盆和满桌余温未散的碗筷,还有众人眼角眉梢的笑意,只盼着日子能就这么定住。

  风在窗外怎么刮都好,天再冷也无妨,只要这满室的热乎气、身边的人都在,就这样,一直这样,就够了。

  *

  与此同时,黄显明拨通了南方基地的通讯仪器。

  通讯仪器的指示灯刚跳成稳定的绿色,对面便传来钱队长带着糙意的声音,劈头就问:“老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非得急得通联?空间传送器不能递消息?你知不知道这通讯器启动一次,得耗掉多少资源?”

  黄显明没有马上将预言的事说出,而是问,“你们那边现在什么情况?入冬了吗?”

  钱队长,“早入了,不过温度还能接受,还在零度以上。”

  说到这他玩笑道:“怎么样,要不要趁着现在变异生物减少,路况也安全,搬来我们基地啊?”

  黄显明没理会他的玩笑,而是沉声问:“老钱,你还记得几年前天灾刚降临时是什么样的吗?”

  那边顿了顿,没了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声音:“怎么突然提这个。”

  沉闷的声音像是想起什么不好的事。

  随后不耐烦道:“大晚上的,你就为了说这些?有急事赶紧说,别耽误功夫。”

  黄显明接下来的每个字都透着凝重:“我们这边……得了个消息。”

  他顿了顿,像是要攒够说下去的力气,“当年那场大灾变,还会再来。”

  通讯器那头没立刻接话,只有极轻的电流声。黄显明咬了咬牙,把最沉的那句补了上去:“而且听这意思,这一次比上一回还要厉害,你们那边,恐怕撑不住。”

  通讯器那头的电流声戛然而止,随即是“哐当”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被撞翻了。过了好半晌,才传来钱队长粗重的呼吸声,带着难以置信的哑:“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里没了方才的不耐,只剩被砸懵了的滞涩,顿了顿又追问,语气里添了急:“你再说一遍?什么叫撑不住?那消息……靠谱吗?”

  他的尾音都跟着发颤,显然是被这话惊得不轻。

  “有90%的可能性。王司令的意思是,让你们商量好,如果愿意,就趁着现在,聚全基地之力,搬迁过来。我们这边也会帮忙。”

  就算黄显明说的话十分荒诞,基于两边是兄弟基地,钱队长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

  他深吸一口气,“这事太严重了,我会告知上面。在此之前,我想问一句,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消息?”

  “……姜枝同志和那只白雕都有预言能力。”

  钱队长闭了闭眼,过了好一会才道:“我知道了。”

  第118章

  南方基地的会议室里,白炽灯的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没什么暖意。

  圆形会议桌尽头,基地最高负责人手指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桌上那叠还带着油墨气的汇报材料——那是钱大强连夜送来的。

  “先把话说透,”他开口时声音略哑,“大灾变会再次发生?研究人员那边给的依据是地质监测数据和几处异常的生物迁徙,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左手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立刻接话:“数据我让技术组连夜复核了,异常波动确实存在,但要说‘再次发生’,目前还没找到直接关联。毕竟上一次的前兆比这明显得多,地壳活动、气候异常都是连锁反应,现在……更像局部异动。”

  “就算局部异动也不能赌。”斜对面穿制服的女人把笔往桌上一放,“我们基地的资源不算多,根本承受不住再一次灾变的冲击。”

  这话落了没几秒,角落里有人低低插了句:“可搬迁不是搬箱子,说走就走。咱们基地不算安城那种超大型的,但也有七八十万人口——老人、孩子、病号,还有那些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防御地界……怎么迁?安城基地的人说会帮忙,他们又能帮得了多少?”

  “其他我不说,万一安城基地得来的消息是真的,我们这片地被毁了,谁又为这个结果买单?”制服女人立刻接道,“人口多不是理由,真等灾变来了,七八十万号人,守着这里就是等死。”

  “话是这么说,”眼镜男人推了推眼镜,语气沉了沉,“但搬迁的成本呢?粮食储备够不够路上用?迁过去之后,安城基地又是怎么安置我们?到时是分成两个基地管理,还是变成同一个?还有七八十万人的口粮、驻地,哪一样出岔子都是大乱子。要是最后虚惊一场,这损失谁担?”

  会议室里静了静,只有记录员记录会议内容时微弱的声响。

  沉默片刻,基地领导人抬眼看向众人:“可信度的事,让技术组天亮前再出一份详细报告,同时让钱大强和梁教授再去联系安城基地那边,问清楚具体的情况。至于搬迁——”

  他顿了顿,声音里添了点决断:“先做预案。把七八十万人口按区域分组,能快速转移的青壮年、需要重点保护的老弱、物资运输队,现在就开始排名单。信不信由数据定,但搬不搬的准备,不能等。”

  灯光下,众人脸上的犹豫渐渐被一种紧绷的凝重取代,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起,很快盖过了众人沉重的的呼吸声。

  不管信与不信,这场关于“可能”的博弈,已经容不得半分拖延。

  最后,那领导者又看向梁教授:“梁教授,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梁教授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看向钱大强,问道:“钱大强,安城基地的消息来源来自哪里?”

  钱队长愣了愣,似乎没料到梁教授会问这个问题。

  他说:“是姜枝同志和那只白雕做出的预言。”

  梁教授顿了顿,随即笃定道:“如果是那姑娘的话,我信得过。先前在湘省,她跟那白雕就没出过错。”

  他抬眼看向基地领导人,语气干脆:“你要是问我意见,那就是搬过去。”

  领导人有些讶异:“梁教授,这姜枝同志是什么人,居然让你这么相信?”

  梁教授:“不是我凭空信她,而是她有那个本事让我信她。”

  钱大强一听,也跟着点头,“刘省长,这姜枝同志就是我们之前打过报告的、能治疗精神污染,还把我们从异空间带出来的那一位。”

  坐在首位的刘省长看向钱大强:“先前光看汇报,我还当是你们夸张了,现在又说有预言能力,我现在倒是有几分好奇,这姑娘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传奇人物了。”

  钱大强笑道,“您可以问问汤茂,他可是姜枝同志的忠实粉丝,肯定给您说得清清楚楚。”

  刘省长不置可否。

  不管怎么说,姜枝这名字,算是彻底在南方基地的领导层上留下了抹不掉印象。

  *

  和南方基地一样,安城基地的会议室里也是灯火通明,紧急会议从入夜一直延续到后半夜,长条会议桌上摊着厚厚一叠预案草案,参会的人脸上都凝着霜似的严肃。

  最先被提出来的是老百姓的安置。

  安全防护中心的负责人捏着笔在地图上圈出几个红圈:“得把城墙边缘零散住的人先往中心挪,还有廉租房的老楼抗震性差,万一灾变来的是强震,塌了就是人命。”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不光是挪,临时安置点得提前清出来——城东那片刚修好的周转房正好能用,每栋楼配两个网格员,今晚就得统计户数,老人、孩子、行动不便的单独记,到时候优先安排低楼层的。”

  又有人补充:“还得防着踩踏,安置点门口设三个入口,分男女老少排三队,巡逻队的安保人员守着,提前把路线图贴到各社区公告栏,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紧接着就落到了粮食和物资上。

  后勤部门的人翻着账本,声音带着点发紧:“仓库里现存的粮食够基地全部人员吃一个半个月,但得抠着算——灾变后肯定断了补给,这种天气,粮食没法现种,得先把之前用变异蟑螂做成的营养罐头按人头分,每户每天发的粮食还要再减两成,优先给孩子和病人留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基建文  废土  刀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