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_尺鲤【完结】(58)

  前世中,她的亲姐姐去世也有将近二十年了,若不是墓碑上的那张黑白照片,她恐怕已经记不清亲姐姐的面容了。

  她同原主长相一样,外甥女长得一样……那姐姐,是不是也长得一样呢?

  原主记忆里的阿姊早已经斑驳模糊,有些记不清了,阮秋韵这般想着,正想问问有没有阿姊的画像。

  但在看到外甥女有些黯然的神色后,询问便停在了嘴里,阮秋韵眉眼含笑,轻声道,

  “带姨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赵筠黯然很快散了一些,她甜甜地嗯了一声,很快就带着姨母去了旁处。

  赵府不算大,但是要逛完还是要花一些时辰了,姨母身子弱,赵筠没有带姨母去太多地方,只大致地走了几个她以前常去的院子便停下了。

  她们回到女席的时候,席面也即将结束了,宾客们大多还未散去,见平北王妃带着几位女郎回来了,也纷纷站起了身。

  阮秋韵心绪还有些乱,并没有注意其他人,只是有礼地对着众多妇人轻轻颔首,便带着外甥女同夏氏提出了要归家的话。

  赵家老夫人上了年纪,早已经回了院子,主事的就是夏氏,面对平北王妃的辞别,夏氏自是不敢说什么,只是她看了眼挽着平北王妃的赵筠,想了想,慈爱笑道,

  “自筠儿搬到王府后,她们这些姊妹也许久未见了,今日正好是老夫人寿席,筠儿今夜不如留在家里,同几位姊妹说说话?”

  她顿了顿,又有些可惜道,“你那院子,母亲也每日让人打扫着,你大姐姐入秋就要出嫁了,这几日心里一直念着你呢。”

  入秋距离这时,其实已经不算太远了。

  大姐姐……

  正想拒绝的赵筠有些犹豫。

  赵家的那位大女郎,阮秋韵也曾在书上看到过,是在外甥女最后的一些回忆里,依稀记得,是位和善的女郎。

  看出了赵筠的的犹豫,阮秋韵眉目舒展,轻声道,“那今夜就在这里住一夜,正好可以同姊妹说说话,姨母让幼翠也过来跟着。”

  赵筠对旁的姊妹没有太多感情,可对于这位常常帮自己的大姐姐,的确是有些感情在的。

  赵筠犹豫了片刻,听了姨母的话,迟疑地点了点头后,还是忍不住叮嘱道,“那我明日一早就回去的,姨母你莫要担心我。”

  阮秋韵失笑,情不自禁地抚摸了抚外甥女的发丝,十分宠溺地应了一声好。

  平北王妃果真对这位外甥女宠溺非常啊,就连赵女郎在自己家中住亦是不甚放心,还特意安排了贴身婢子随着呢。

  不少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叹道,看着赵女郎的一抹抹目光里,又多了几分的热意……

  ……

  回到王府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暗了,但是天边却依旧残留着艳丽的晚霞,阮秋韵刚从马车上下来,还没回到正院,就被迎面而来的男人牵起了手,在府里四处闲逛着。

  每日傍晚时分的散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成了两人的固定消遣了。

  阮秋韵边静静地听着牵着自己的郎君说着话,边尽量地控制着两人散步前行的方向,努力地不往某个方向走去。

  褚峻自然很快便看出了夫人的心思,他无声笑了笑,也随着夫人的步伐,朝着远离某个院子的方向缓缓走去

  “褚氏的族人?”

  阮秋韵心微松,盈盈抬眉,望着眼前身量高大的郎君,面庞被霞光映地些许红晕的姝色,带着些许惊讶。

  “虽是姓褚,但也只是一些闲散旁支,算不得多正经的族人,夫人无需过多理会。”褚峻沉沉笑道,视线却是不断地在花圃里徘徊。

  他视线很快停住,而后伸手摘了一朵还未合上的艳色月季,然后俯身小心翼翼地簪在了夫人的云鬓上。

  月季桃红艳丽,同夫人霞光下秾艳的面容相映生辉,雾鬓风鬟,丰神绰约,艳如桃李。

  不算多正经的族人。

  阮秋韵任由对方动作,只心里念着这么一句,不由生出了些许好奇,她抬眉望着眼前的郎君,轻声询道,“那正经族人为何不过来么?”

  褚峻手里的动作微顿,而后又细心地将月季枝往里簪一些,才放下手,垂声笑道,“夫人这是在好奇褚氏的正经族人,还是好奇褚某的正经族人?”

  这两者,有区别吗?

  阮秋韵有些不解,却见眼前郎君很快沉声笑道,“自是有区别的。”

  褚峻有些叹道,“倘若夫人想要了解褚某的事,对于褚某而言,自然是天大的事啊。”

  第43章

  褚某。

  这个生疏而有礼的自称, 自从成婚以后,阮秋韵就已经许久没有听见了。

  她怔了怔,虽依旧不觉得方才所说的这两者有何区别, 却还是敛眉轻声重复道,“我的意思是,你的族人。”

  同她成婚的是褚峻,她心里好奇的,自然是褚峻的族人, 而不是褚氏的族人。

  其实她心里一直是有些好奇的。

  古代盛行宗族文化,宗法和同乡盘根错节,一个人的功成名就, 身后往往会跟随着一个极为庞大的同姓亲属集团。

  身边的近位亦或者是倚重的下属中,也往往会有几位同姓氏的族人在旁辅佐。

  可自成婚后, 阮秋韵很快发现,这一点, 在褚峻身上,却是完全看不到的。

  成婚时没有褚氏族人过来,贺礼单子上也没有褚氏族人的身影,就连身边的下属, 也没有一位是姓褚的。

  明明是在冀州有族人,可却好像是, 完全同褚氏割裂了一般,即便冀州距离盛京遥远, 可也不该是这般才是。

  夫人的话让褚峻笑意渐深, 他并没有立即为夫人解惑,而是牵着夫人继续朝着湖边走着,很快就来到湖心的六角亭里坐下。

  身后的奴仆奉上茶壶茶盏, 然后恭身退至了亭子外,褚峻执起茶壶倒了杯茶,放在夫人身前,而后才笑道,“我的族人,如今也唯有夫人一人。”

  搭在盏壁的指尖停住,阮秋韵不解抬眸,却见对面的郎君轻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元光二十年时,我便被褚氏除族了。

  “所以严格来讲,褚某如今也算不得褚氏之人。”褚峻顿了顿,笑道,“如今同夫人成婚,自然是同夫人自成一族。”

  除族。

  被除族的人,无法进族坟,无法接受族人的拜祭,即便是做了官,仕途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宗法制盛行的是时代里,这样的惩罚,已经算得上是极为严苛的了。

  阮秋韵眉目轻敛,望着依旧笑着的褚峻,她捻起茶盏饮了一口,而后才轻声询道,“我能不能知道,夫君为何会被除族?”

  六角亭处于湖心,湖面上的荷叶宽大翠绿,荷花大多是半开未开,更是隐隐有轻柔的湖风拂过,将翠色的荷叶带着轻微摇晃。

  鬓角处艳色花瓣随风轻摇,夫人素手执盏,轻抿茶汤,饱满红艳的唇瓣更显润色,褚峻眸色渐深,带着些许深意笑道,

  “我是乱臣贼子,悖逆之徒。旁人自然不愿与之为伍。”

  所以元光二十年,在他一跃成为摄政王,紧接着把持整个大周朝堂的朝政后,他就收到了从冀州递过来的断亲书。

  那位送自己上战场的祖父,亲手写的断亲书,自己在族谱上的名讳,也被祖父亲手划去。

  无论祖父是忠君爱国也好,还是为了保全褚姓族人也罢,总归他如今只是名讳前有个褚,而非冀州褚氏之人。

  这话听着,倒是有些可怜。

  指尖再次停住,阮秋韵抬眸看着面色如常的郎君,眼睫轻动,心里也是犹豫,一时间,竟有些不知如何去安慰。

  褚峻笑意渐深,“所以即便是褚氏之人登门,夫人也无需过多花费心思,只当做平常人待之即可。”

  阮秋韵眉目舒展,轻应一声。

  ……

  外甥女留宿于赵家,虽然是外甥女的家,可阮秋韵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所以特意留下身边的幼翠照看着,因此赵筠在赵家住着的这一晚,身边便有翠云幼翠两个贴身侍婢跟着。

  平北王妃离开后,赵府的一众长辈依旧表现地十分慈爱热切,就连已经回了院子的老太太也派贴身的仆妇往赵筠的院子走了几趟,赵筠虽依旧觉得烦闷,却还是笑脸盈盈,不失礼节。

  除了赵家大姑娘,赵家的另外几位姑娘也皆来到了赵筠住着的院子,两位叔母们将自己女儿送过来时,还美其名曰几位姊妹多培养培养感情。

  兴许被母亲特意叮嘱过,即便是性子最骄纵的赵箐也少了平日里对赵筠的不待见,几姊妹围坐在圆案前说这话,有说有笑,看起来,气氛也还算和煦。

  赵笙年纪最小,正是最是喜爱各种好看的衣裙首饰的年岁,此时她也只是吃着糕点不说话,看着三姐姐身上的华服首饰,眼睛几乎都开始冒青光了。

  “三姐姐这身上的首饰,可是出自珍玉坊?”

  珍玉坊是盛京中最有名的首饰铺子,平日里更是官眷贵妇们光顾的首饰铺子,赵笙曾经从父亲那里得了一个珍玉坊的簪子,可是稀罕了许久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