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官方一直在淡化“唯分数论”的观点,但家长们的态度依然很坚定:
“别家孩子想采用快乐教育我管不着,但我家孩子的分数绝对不能差!”
在这种主流态度下,大力士团队的战绩便相当引人注目。
其实之前不少家长也注意到了大力士团队里都是优等生,有些家长还就是冲着这个才选择雇大力士团队的孩子来盯自家孩子学习。
但日常的分数、年级前几名,比不上“齐齐考入重点初中”“大比例进入重点班”这些事的震撼力大。
一时间,不仅大力士团队收到的工作委托剧增,偏爱书吧也成为了家长们的打卡圣地。
新来的家长们:
“学霸都爱到这书吧看书。”
不过,但凡把书吧内书籍浏览一圈的家长,都很难鼓励自家孩子经常来偏爱书吧。
新来的家长们:
“竟然一本教辅资料都没有?”
“一本都没有?”
“也没有学霸笔记?”
严烟:
“……他们偶尔来我书吧学习,课本、习题册、参考书、笔记,全都是自带的啊。”
“他们说他们自己买的那些够用了,不必我去给他们找更精英的版本。”
“再说那类资料他们使用时需要在上面写写画画,而我书吧提供的书主要是让人共享借阅、需要看书者保持书籍的整洁干净,所以我不适合把那类书放在我书吧的书架上。”
“我倒是不介意每月送他们每人一箱,但他们严肃拒绝了我。”
“他们反复对我强调,他们自己的那些真的够用了。”
新来的家长们:
“那课外优秀读物呢?”
“比如世界名著……你这里倒是也有几本,可远没有覆盖老师推荐书单。”
有书吧熟客不满:
“想看名著可以去图书馆、去书店,而不是要求书吧换经营风格。”
“偏爱书吧的定位是休闲放松,不是学生自习室。”
“齐俐他们来书吧主要就是看漫画小说,不是看课本或其他正经书。”
“大力士团队有其他学习的地方,比如图书馆,你们把这书吧当作学习秘诀弄错方向了。”
“这里是他们玩的地方。”
更有熟客指责:
“大力士团队成员来偏爱书吧时会给自己制定严格的规矩,并一丝不苟地遵守。”
“务求不打扰到书吧的正常客人、不影响书吧的正常经营。”
“而你们带着孩子来书吧,却吵嚷得好像这里是你们的主场。”
“还弄坏了书。”
“让你们赔偿你们还讨价还价。”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真正应该向大力士团队成员学习的是自律,而不是塑造个网红打卡胜地呢?”
于荼带领书吧员工们维持秩序。
然后于荼以“大力士团队队长妈妈”的身份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换了个地方详谈。
于荼:
“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也要信任孩子的客观能力。”
“比如我女儿从小就喜欢在街上闲逛。”
“作为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孩,这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
“主要倒不是减少了学习时间的问题,而是可能不安全。”
“但因为我女儿从小就力气特别大,并且能把路记清楚,还愿意定时给我和她爸报平安,所以我们家便尊重了她的这个爱好。”
“大力士团队的其他人也同样被他们的家长包容了常规意义上与学习不直接相关的爱好。”
“比如前几个月拿到数学竞赛省级冠军的方知言,喜好记录。”
“方知言有时候会去工地门口蹲守。”
“记录工人数量、每个工人的负重、车辆进出次数等。”
“这种记录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应该是没有。”
“是正常意义上'能给中考高考加分的有价值的业余爱好'吗?”
“明显不是。”
“但方知言会因为这么做而高兴,能在高兴之后更专注、更有效率地学习。”
“所以方知言的父母在对方知言强调了安全、强调了不打扰别人正经工作后,就放他去了。”
……
有的家长把于荼的话听了进去,认真考虑调整自家的教育方式。
也有家长认为于荼是转移话题、不肯把真正的教育秘诀告诉他们。
甚至还有的怀疑于荼故意告诉了他们错误的教育方法,想要误导他们,让他们把孩子养废,将来无法与她女儿竞争。
无论那些家长信不信,于荼都宣布:
“除了会员之外,偏爱书吧暂停接待小学生、初中生以及明确为了小学初中生而来的大人。”
“也暂不接受这两类人成为新会员。”
有家长生气:
“你们这是开门做生意的态度吗?”
于荼示意他们看在书吧门口摆了十几年的、有那么一些赶客意味的说明。
那玩意从最初随意的贴纸,已经进化成了精心雕刻的装饰品。
于荼:
“顾客有挑选消费地点的权利。”
“书吧也有挑选顾客的权利。”
“这是公平的双向选择。”
“辣味火锅店招待想吃甜口菜的顾客,这对两方都是折磨。”
偏爱书吧熟客:
“对呀,这里就是看闲书的地方,真不是用来学习的。”
“求求你们不要在这里看正经书、聊正经教育。”
经过一段不算太愉快、但马马虎虎还算在可控范围内的波折期,偏爱书吧的运营回到了正轨。
这期间,大力士团队的成员都主动避开了偏爱书吧,并在其他家长拉着他们追问时解释他们真只是去偏爱书吧看闲书的、那真不是学习秘诀,希望能加快冷却家长们对书吧的热情。
严烟对于荼说:
“如果觉得太烦你们就休假几天,把书吧交给机器管理。”
“那些家长蹲守不到回应应该自然就会散了。”
于荼:
“没必要。”
“熟客们已经习惯了书吧两种模式的切换规律,对于工作时段内的喧闹有一定的接受度。”
“如果突然改变、把工作时段弄成休息时段的模式,那些家长什么时候肯散不一定,熟客们说不定会先一步感觉书吧变得不合他们心意了。”
“完全不讲理的家长还是少数,我尽量在门外对他们说清楚、不让他们进来影响到客人们。”
这期间大力士团队的其他家长也帮了不少忙。
他们和于荼一起向那些寻求秘诀的家长强调对孩子的尊重与顺着孩子兴趣方向的引导鼓励。
还相互加了好友,把交流逐渐都转到线上,直至彻底不再影响偏爱书吧的正常运营。
偏爱书吧的顾客们感觉自己看了一场大戏:
“望子成龙的热情……”
“有点可怕,又有点羡慕。”
“我小时候我爸妈可没有这么考虑我的教育问题,别说给我找课外学习地点了,连辅导我写作业都极其不耐烦。”
“我觉得不矛盾,这些家长一边试图给孩子挑选优质学习环境,一边在辅导作业时可能也不会很有耐心。”
第71章
☆、也许可以持续一辈子
顾客们:
“他们都没什么耐心听于店长和齐俐朋友的家长们解释偏爱书吧的环境并不适合学习。”
“他们只固执地相信学霸们常来的地方就是学霸之所以是学霸的秘诀。”
“且固执地认为只要自家孩子模仿学霸的表层做法, 就也能成为学霸。”
“他们好像无法理解内因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学习的心,那把小孩捆在哪里小孩的学习效率都会极其低下。”
“而如果有学习的心,一边打工, 一边就能把假期作业写完,还能顺便预习功课。”
“我认为,齐俐他们团队之所以所有成员都学习好,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打工中明白了学习最有利于他们的未来。”
“他们明白了学习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本来就没什么难度,只要智力正常,那么成绩基本完全取决于态度。”
“学习态度端正了自然就是学霸。”
“所以,想成为学霸的小学生都应该去打工?”
“那倒未必。这事还是因人而异。”
“齐俐那一伙应该是在精挑细选后把适合打工的聚到了一起。”
“反正再怎么都肯定比守在偏爱书吧有用。”
“但打工的话,如果没有大人带着,小孩子很容易受骗、受欺负。”
“而如果有大人带着,大人肯定会忍不住对小孩说'你应该这么做''你不应该那么做'。”
“然后小孩就会满肚子不情愿、只觉得大人又在逼自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