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有心情去体会打工的意义。”
“更别提进一步联想到学习的意义。”
“像齐俐他们团队那样全由年纪差不多的小孩组成、只小孩内部商量着做决定、大人完全不插手,关键是团队还能长期井井有条运转的情况,太难了。”
“严烟不也加入了那个团队吗?”
“严二小姐算什么大人。”
“大力士团队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比严老板稳重、思虑周全。”
“齐俐他们找严烟加入,大概只是想对外表明'我们也是有大人撑腰的,坑了我们就等着进入大人之间的战斗模式吧'。”
“严烟有大人的客观身份,行事上又跟小孩子差不多,不会对齐俐他们的行为指手画脚, 对他们团队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有家长鼓动自家孩子加入大力士团队以沾染学霸气质。
从思路上说,这倒是比着眼于偏爱书吧靠谱。
可惜……
被一个家长拦住试图塞人的言誉拒绝:
“我们已经决定暂不收新成员了。”
家长:
“只多收一个也不影响什么。”
说着她还推推自家孩子:
“快, 跟哥哥姐姐打招呼。”
那孩子表情尴尬地看着言誉等人。
家长:
“哎哟,我家孩子就是有点腼腆。”
“但他很听话的,你们肯定能相处得好。”
“就这么说定了,以后他就也是你们大力士团队的一员了。”
钟朵:
“滚。”
家长怔愣, 然后脸色难看:
“小姑娘家家对长辈说什么呢?”
钟朵:
“我认识你吗?就对着我装长辈?”
“怎么哪儿都有这样自我中心的人?”
林柏的态度稍微客气一点,但表达的意思和钟朵一样。
林柏说:
“阿姨, 我们对外接工作时遇到难缠大人的次数不少。”
“我们直接骂回去的次数也非常多。”
“这方面我们算是经验丰富了。”
钱锥
“要是大人一对我们端起长辈架子我们就怂怂地答应,那我们不知道要做多少白工。”
言誉:
“我们吃很多东西,就是不吃亏。”
被家长硬拽着来的小孩埋怨:
“妈,我早都跟你说了,附近的同学谁不知道大力士团队招人标准严格。”
“达不到标准、时机不合适,人家说不招就是不会招。”
“别把你们成年人走后门、说人情那一套用在大力士团队这里。”
“没用。”
言誉:
“没错,这里是未成年的团队,要按未成年的规矩来。”
“想摆大人的谱就你们成年人自己去组织什么夏令营、学习班,然后招学生被你们管。”
钟朵:
“顺便你们还能从中赚钱呢。”
“也许赚得还不少。”
钟朵转头又对被家长硬拽来的小孩说:
“我们没有针对你啊。”
“你也只是在家长强权下失去话语权的受害者。”
“以后如果机会合适,我们还是可以考虑让你加入我们的。”
“但现在肯定不行。”
“我们有我们的计划表。”
被家长硬拽来的小孩毫不犹豫地点头:
“我懂。”
“是我妈妈不对。她不守规矩。”
家长拔高音量:
“怎么说话呢?”
也不知道是在吼自己儿子,还是在吼大力士团队的人。
刚上初一,但身高比不少成年女性更高的石爵上前一步:
“阿姨,说话就说话,如果想启用暴力可不好。”
齐俐抬手,把石爵往后推,然后对那位阿姨笑笑:
“您继续。”
对齐俐的力气有所耳闻的那位阿姨结巴了一下,强撑着说:
“不,不让加就不加。”
“我们还不稀罕呢。”
“经常打工果然就是容易沾染社会气息,都不像学生了。”
“跟小流氓似的。”
“呸。”
快速说完后,她拉着儿子转身就走。
步子快得近乎于跑。
言誉:
“哼,她是没见过真正的小流氓。”
钟朵:
“就是,核桃怪甚至还没开始捏核桃呢。”
逐渐的,大力士团队在成年人群体中毁誉参半。
而在未成年群体中,他们成为了自食其力、不畏强权、勇猛果敢、冷淡孤傲的标杆。
其实还是毁誉参半。
但大力士团队成员本身只是继续学习、继续打工、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
方知言:
“原本我们一直以为,随着我们进入初中、高中,我们的交际圈子会慢慢分离。”
“我们这个团队也就会自然解散。”
“但现在看来,在我这一届考入大学之前,我们基本还是在同一个圈子里。”
钟朵:
“说得那么绕。不就是我们都顺着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路线在走吗?”
方知言:
“是这个意思。”
“虽然我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了不同的初中,也准备进入不同的高中,但只要都在'重点'这个圈子里,又是同一个城市,交集就还是非常多。”
“比如很多试卷、参考资料,都是互通的。”
“还有部分考试也会联合排名。”
“线上交流更是将各校、各班的八卦传得毫无隔阂。”
和方知言同一届的廉隽:
“不过等到进入大学后,我们肯定就会分开了。”
“会去不同的省份,学习不同的专业,之后聊生活聊学习时的共同话题都会少很多。”
“在空间和想法上都会越来越疏远。”
齐俐:
“也许不会。”
“因为生活和学习本身就是共同话题。”
“你说你学校所在的省夏天暴热,我说我学校所在的省四季如春,这依然是同一个话题。”
“还会因为同话题的不同内容带来新鲜感和交流欲。”
钟朵:
“同理,你说你的专业天天埋头算数据,我说我的专业天天做试验,他说他的专业天天到处跑,都是学习的忙碌。”
“依然是同一个话题。”
廉隽笑起来:
“也对。”
“不需要一模一样,但依然可以相互理解。”
“我开始觉得,我们的友情也许可以持续一辈子。”
“并为此感到期待。”
林柏:
“难道不是同事情吗?”
方知言:
“当然不是。”
“同事可没有这么松散的。”
廉隽:
“我们的工作现在一般都是各做各的,收钱也是各收各的。”
“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客户群体。”
“比如喜欢雇方知言的客户,一般就不会考虑雇石爵。”
“反之亦然。”
“那些熟客想雇谁都是直接联系那个人,一般不会再通过言誉联系整个大力士团队、让大力士团队给他们安排人。”
“其实现在脱离大力士团队我们一样可以很轻松地接到工作。”
“对于我们,在大力士团队中挂名只是习惯,而不是必须。”
“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群个体户抱团。”
“个体户与个体户之间当然不能叫同事。”
钱锥:
“应该叫同行?”
林柏:
“因为市场足够大,所以同行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共赢?”
廉隽:
“以后,我们从不同的专业毕业,进入不同的行业,再偶尔打零工时相互配合起来应该会很有意思吧?”
钟朵:
“正式工作之后也还继续打零工吗?”
廉隽:
“只要想,应该就可以?”
“我爸现在工作之余有时也会兼职网约车司机。”
林柏:
“多赚一份钱算一份。”
钟朵:
“好吧,除了严烟那种成年后依然定期有大笔零花钱可拿的人之外,我们普通人可能确实需要多渠道赚钱。”
“所谓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言誉:
“但也不能太追求渠道的'多'。”
“在一个渠道里尽量上升到高位,赚到的收入比在多个渠道里都是低位的强。”
齐俐总结:
“好像,我们又提前成长了。”
钟朵摸着自己的脸皱眉:
“老是这样加急成长,我们会不会提前显老啊?”
钱锥:
“心理年龄和身体年龄是两回事。”
“真要怕长皱纹,你可以从现在就开始保养。”
“我妈用过很多保养品,要我抄一份牌子给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