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间的女儿_八月长安【完结】(17)

  我第一次见到阿紫这么自信又畅快地和一个人讲话,身上沐浴着人生导师才有的霞光。

  我拎着两个塑料桶,低着头从她身后挤过,倒是她拍了我肩膀一下和我打招呼,然后对着话筒那边轻声解释,她说着家乡话,语气我能听出个大概,“能想到的我都讲到了,复习加油,我碰见同学了,得挂了。”

  阿紫结束这一段对话的方式,比我拒绝她的那一次要高明。

  半干的床单还是有点重的,阿紫帮我拎了一桶,我调侃她是不是给男朋友打电话,阿紫连摇头都很认真,眼镜都歪了。

  “我们高中的学弟也要考光华,班主任让我多给他介绍一下。”

  “你是你们家乡最优秀的学生了吧,家里人和班主任都骄傲死了。”

  “暑假我还要回学校作报告。”阿紫干巴巴地说,却也没压住喜悦,还是弯起眼睛,捂住嘴。

  我们已经走回了西侧二楼,我要把桶从她手里接过来,发现阿紫低着头。她短暂的开心好像被阴凉狭长的走廊吸干了。

  “学弟和老师在电话里一直夸我上高中时候有多优秀,我在咱们这边听着难受,就去了那半边听。”

  洗衣房在东侧楼的一层,我们院女生住在西侧楼的二层,两边向来是各走各的楼梯。阿紫远离了现在的同学,特意跑去空旷的洗衣房楼上,那些来自过去的热情赞美才终于不再刺耳。

  阿紫并没像她所担心的那样引起别人的嘲笑和议论。大学四年过去了,有些男生还不知道她是谁。

  我总会格外注意她一些。发现阿紫的变化是在大一暑假军训的时候,我们分到同一个班。训练间歇,她总会从迷彩服口袋掏出一个东西“扑哧”地喷一下脸。

  大家在树荫下躲避毒辣的日头,有女生带着笑说起,阿紫从屈臣氏买了好多十块钱一瓶的玫瑰喷雾,每五分钟喷一次,“特别注意保养。”

  阿紫真的不好看,所以女生这样一说,大家都没法接。我生硬地插话,说自己涂防晒时候顾脸不顾脖子导致晒黑了,好心疼……话题勉强转了方向。

  让我惊讶的是当天傍晚发生的事情。

  同级有一位很有争议的姑娘,很漂亮也很洒脱。她是军训教官们很喜欢捉弄的对象——故意让她站军姿,故意对她呼来喝去,她也不示弱,很敢讲话,每次都顶回去,教官们也并不真的对她生气。

  自然有女生背地里看不顺眼。

  吃晚饭前大家例行排成队列在食堂前站军姿,饿着肚子齐唱了好几遍《团结就是力量》,教官却迟迟不放行,又笑着训斥那个漂亮女生站没站相。漂亮女生还没开口,另一个女声插话道:“饿得都站不直了嘛。”

  声音不算好听,撒娇也没成功。

  是阿紫。

  教官自然没有理睬阿紫,反而瞪了她一眼。当天夜里卧谈,大家有了新的谈资。

  那又是一个九月。康庄军训基地的夜晚有密集的蝉声,我睡在靠窗的下铺,月光正好,想起了一年前的阿紫。

  大学三年级我做交换生去了东京,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毕业季。商学院的同学们大学三年级为了summer intern(暑期实习)厮杀,大学四年级为了保研厮杀,还有些人攥着保研资格却还偷偷参加投行的校招,更是要被所有人声讨……大家每天都有投不完的简历、去不够的面试,疲于奔命,居然还有时间将个人恩怨四处传播。

  我试图问起过,他们说,好像没有阿紫的消息。当然还有另一部分人问,阿紫是谁。

  毕业前的某个晚上我到南门外吃烤串,看到了她。

  吊带裙,牙套也摘下来了,亮晶晶的唇蜜微微闪烁,耳垂上挂着大大的银耳环。她牵着老外男朋友的手,亲昵地走进了校园。

  我们说了几句话。她喝了酒,讲话没有寒暄,直奔主题。

  然后我看着他们从路灯的光环之下消失在门内的黑暗中。

  倏忽间我眼前飘过那个对我说话的、穿着肉色短袜的阿紫。

  大学四年我和很多人都有了交集,恩怨情仇也有,零碎的笑话段子更多,脑海中关于阿紫的画面,竟然依旧是那短短的几面。

  我们学院的人对她谈不上多友善,而她也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似乎早就有了另一种人生。

  那个怯怯的姑娘曾经怯怯地分享人生,怯怯地交换友情;也曾经拙劣地改变自己的外貌,拙劣地模仿某种风情。现在我看到了路灯下她神采飞扬的笑容,再也不用捂着自己的嘴巴。

  她靠着干巴巴的成绩考进这个校园,企图索取的却是一种丰富的人生。过程也许不那么顺利,可她得到了。

  这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虽然也许连故事都算不上。

  真实的生活中被留下来的不过是几个瞬间,有时候甚至没头没尾。有一个瞬间里,阿紫站在路灯下,牵着她男友的手说,快毕业了,她一直想要谢谢我。

  谢谢我在小台湾要电话的时候帮紧张无措的她解围,就因为这个,她想要和我交个朋友。

  这其实就是随口一说,没多大善意,只是社交,真的只是社交。

  但我没跟她这么说,因为我相信现在的阿紫,一定明白的。

  第七章 最佳损友

  “我们是朋友,还是至交?”

  我特别喜欢一部动画片,名叫《草莓棉花糖》。

  动画片很简单,讲述一个二十岁的日本大专生姐姐和四个十岁左右的小妹妹的日常生活——极为日常,吃喝拉撒,几乎没有连片的剧情桥段。

  一天,名叫美羽的淘气小孩忽然为一个词执着起来了。她一遍遍地问自己的好友千佳:“我们是朋友,还是至交?”

  日语中“友達”便是朋友,老外口中的Friends,实在是个亲切又没什么意义的词,全天下不是仇人的都可以被称为朋友。我第一天到日本,第一天认识了室友,半小时后我让她帮忙买个东西,她阻止我道谢,说有什么的,We are friends。快得我都反应不过来。

  “至交”这个说法直接用作中文总有些文绉绉,姑且理解为“挚友”吧,或者,最好的朋友。

  这么说还是怪怪的。

  恐怕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对“最好的朋友”这五个字有点过敏。

  总之,朋友还是挚友,其他人都不关心的问题,却让美羽执着万分,用尽各种手段来秀默契秀友情,只为了证明一件事。

  “我们最好。我和她比她和别人好。我们之间比别人之间好。我不是普通朋友,是至交,是最好的、唯一最好的朋友。最好最好。”

  所有人都觉得她莫名其妙。我却在那一刻,很想拥抱这个小孩。

  小学作文的命题里往往藏着恶意,比如《我最好的朋友》。

  那天老师站在讲台前,让我们一个个站起来念作文。一个关系很好的女孩子写的是我。当老师点名点到我的时候,我觉得世界末日降临了。

  因为我写的不是她。

  好笑的是,我写的人,写的也不是我。

  这种事现在讲起来可以作为温馨好笑的怀旧段子,但在我们还认真秉持“你跟她好就别跟我好了”这种社交原则的年纪里,这种事故是爆炸级的。

  下课时我跑去找那个写我的女生,她抬头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没关系的。

  我却更难过了。

  所以很久之后当我认识了L,我从没在她面前问过“我们是不是最好的朋友”这种愚蠢的问题。

  虽然我刚认识她的时候还是犯了蠢。和她聊天聊到大半夜才结伴回宿舍楼,几个小时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不够用——表面上,我们都如此善于表达,从宏观世界观到八卦时评,从成长经历到未来理想,关于“我”这个话题有太多想告诉对方的;但内在里,我们都是戒备的人,展露五分的真诚,也藏起五分的阴暗真相。

  极为愉快,也极为疲惫。

  我进了自己的房间,想了想,还是头脑一热发了一条好长好长的、热情洋溢的短信,比我们的聊天还要诚实三分。只是结尾处,矫情地来了一句:“可能我们睡醒了,清醒了,第二天就恢复普通同学的状态,自我保护。但是今晚我是把你当朋友的。”

  在电脑前打下这句矫情丢脸的结束语时,我用了十分的勇气。

  我们那个年纪早就经历了太多诸如命题作文事件的洗礼,懂得不要先袒露真诚,就像两只狗相遇,谁也不愿意先躺在地上露出肚皮示弱。

  我和编辑曾经聊过,他说所有人物里写自己最难。

  我说是啊,很难不撒谎,避重就轻都算不错的了。毕竟笔在我手里,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诚实和勇敢这两个词总是连在一起说。

  那条短信我不记得她是否回复了,这足以证明,即使她有回复,也一定挺冷淡的,否则我不至于自动抹掉了这段记忆。

  许久之后她主动提起这件事,我才知道其实她挺感动的,但也的确觉得我脑子有问题。L诚实地说,就是因为这条脑子有病的短信,让她有了安全感,所以愿意亲近我,尝试着做真正的朋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八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