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姑娘睁着一双滴溜溜的圆眼睛,也不知在四处瞅些什么,头上扎着两个小包子,红色的发带随着她的动作晃晃悠悠,可爱极了。
他原本想过去将自己做的那盏兔子花灯送给她,但那猜灯谜的老板却拉住了他,以为自己那盏花灯是那年猜灯谜的彩头。
他无奈,只好任由老板将那花灯挂了起来,而后他在出题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儿,出了一道从前沈知懿对他讲过的暗语,那暗语只有她和他知晓。
他料想只要她愿意猜,定能猜中,而后得到这盏特意为她做的花灯。
恰在此时,秦蓁不知从何处来了,他随手替她取下一盏高处她拿不到的花灯,再一回头,那小姑娘就只剩下一个怒气冲冲的背影。
裴淮瑾无奈,取下了那盏兔子花灯,对老板说今夜这灯谜他不出题了,并对在场之人散了银子表达歉意,而后提着那盏兔子花灯去哄那个气冲冲的小姑娘。
后来呢?
裴淮瑾苦笑,后来那晚沈知懿和谢长钰抱着睡在一起,之后他听到她答应了谢家的亲事。
他当初年轻,也傲慢,众星捧月的裴世子、天子重臣从小到大从未再任何事情上受到过挫败,他不肯低头去求证这件事的真假,也不肯再向她吐露自己的真心。
他自以为是地冷眼瞧着她三心二意,自以为是地以为他裴家宗妇自是不能是沈知懿这般阳奉阴违的女子。
他一面心底对她止不住动心,一面恨她对自己感情的作弄。
可他却从不肯哪怕稍微低下头,认真问上一句,她可愿好好同他在一起。
那时候的裴世子家族荣耀傍身,功名仕途扶摇直上,从来都是旁人艳羡追捧的对象,但那时候的裴淮瑾也何其愚蠢。
裴淮瑾瞧着水渠里那枚风筝被风吹烂,被水流侵蚀了上面的字迹,不禁嘲讽笑了。
他的视线恋恋不舍地落在远处,可无论穷极一切,他也再难看她一眼。
此去京城只怕他会被直接关押进天牢,而后等待问斩,此生……怕是再见不到她了。
若是有下辈子,他定然在梅花树下接住她的那一瞬间,便再不放手。
他会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意,不让她委屈,不让她患得患失,他会放下自己的傲慢,不顾一切地护着她、信任她,抛下一切虚名和责任,只要能与她在一起。
那日早晨,从谢长钰出来前,他喝醉酒同他说的那句“裴淮瑾,你早晚有一天会后悔的”,当时不屑的裴淮瑾,如今终于尝到了那句话的滋味。
裴淮瑾靠在囚车上,腕上的铁索因动作哗啦啦作响,他仰望着逐渐被黑暗吞噬的夕阳,眼泪无声从眼角滑落。
第68章 第68章 他给所有人都算好了出……
京城大理寺天牢。
唐玉悄悄将一床崭新的厚被褥送进牢房, 神色尴尬地看了裴淮瑾一眼:
“裴……”
“唤我表字吧。”
裴淮瑾坐在墙角的石床上,双手拴着镣铐,一只手搭在曲起的膝上, 身上的白色囚服氤出点点红色血迹,被镣铐扣着的手腕骨廓嶙峋。
唐玉匆忙“哦”了声, 将被褥在他面前放好,踌躇了一下,“允、允安兄, 圣上的旨意已经下来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不免扼腕:
“明日午时。”
裴淮瑾像是毫无意外一般, 扯唇笑了笑,“知道了,多谢。”
“允安兄还有什么想吃的或者是想做的?若非难事, 唐玉定竭尽全力帮你实现。”
唐玉从未想过, 有朝一日会以这样的方式与从前的大理寺裴少卿重逢。
他对裴淮瑾是感激的,不论是当初的知遇之恩还是后面的提携之恩, 裴淮瑾都帮了他许多, 而且他与他共事这么久,知道裴大人是个难得的好官。
裴淮瑾闻言却只是沉默了半天, 最后问了句,“她……还是没来?”
这半个多月, 唐玉也知道他问的是谁了,闻言摇了摇头, “不曾。”
“好,我没什么想要的了,你今日之后,也不必再来了, 这些时日,多谢了。”
唐玉叹了口气,“还言什么谢……”
唐玉抱起换下来的被褥,站在牢房门口时回头再度看了眼牢房里的男人。
昏暗晃荡的烛火下,男人的脸半明半昧看不清神色。
他低声轻叹,有时候当真感慨命运弄人。
从前的裴淮瑾少年及第、天子重臣,在京中乃至整个大燕都风光无两,世人皆赞裴世子公子无双,假以时日定当位极人臣,今后前途不可估量。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光风霁月的人,竟沦落到如厮下场,二十四岁正是风华正盛的时候,却要在明日午门斩首。
唐玉一路走一路瞧着地牢阴暗的缝隙里生长出来的青苔,心情颇感复杂。
唐玉走后没多久,太子竟驾临天牢。
裴淮瑾照旧起身行礼,却被太子摁了回去。
“手怎么样了?”
裴淮瑾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左手,笑道:
“好赖是接上了,明日斩首的时候,除了身首异处,倒是能留个全尸。”
太子听他这般说不禁蹙了蹙眉,“你还笑得出来。”
“求仁得仁,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有什么笑不出来的。”
裴淮瑾瞥了眼高墙上窄小的窗,“外面是晴天么?”
他已经许久没见过京城的晴天了,他对京城的记忆,停留在沈知懿要去别院的那一日,乌云压城,阴沉沉的天空下狂风卷着暴雪哀嚎,沈知懿唤住他,他却未回头。
风雪在他和她之间模糊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此之后,他的世界里仿佛再无晴日。
太子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其实能看到纷纷扬扬的雪花,偶尔几片落在铁窗上,很快凝结。
但他顺着他的话笑说:
“是晴天。”
太子这半个月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每次裴淮瑾都会问他外面是不是晴天,他都会告诉他是晴天。
总归,是不是晴天裴淮瑾都看不到了,还不如骗骗他。
他想,裴淮瑾是在幻想窗外是那个春日阳光明媚的午后,墙头的少女笑颜比墙边的海棠花还要娇艳。
裴淮瑾听了太子的话后,果然笑了,“晴天,她离开的路上就不会太难走了。”
他一直都知道,她在等他问斩后,便要离开京城了。
京城的四季依旧照常轮回,只是从此以后,京城再没有了淮瑾哥哥,也没有了沈家三娘而已。
沉默须臾,太子还是开口说起了正事:
“你可知,你给我的筹码,要么助我一步登天,要么让我同你一起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昨日裴淮瑾托人将五万裴家军交到了他的手上。
自从裴淮瑾带领裴家军灭掉北羌后,裴家军便一战成名,重新回到大燕三军的龙头位置,比在镇国公和骠骑将军手下名声更甚。
而裴淮瑾自愿剔除裴家军的旗号,将那五万精锐尽数交到太子手中。
一则歇了陛下想要改立储君的心思,二则保全了裴家军数万将士,三则,裴淮瑾以此为筹码来交换太子重审沈家之案。
陛下虽恼,但他近日素来闭关修道,等他和贵妃得知此事的时候,那五万精锐早已尽归太子名下。
所以圣上一怒之下,那一直犹豫的斩首旨意才在今日下达下来。
裴淮瑾给所有人都算好了出路,但却唯独没有算他自己的。
裴淮瑾笑了笑:
“殿下不必与我绕弯子,我知这五万精锐就是殿下的东风,罪臣虽不能亲眼瞧见殿下御极那一日,但臣对殿下有信心。”
太子听着裴淮瑾的话,心底到底忍不住一酸。
“表哥——”
太子轻叹,“你这般,到底值得么?”
裴淮瑾语气不变,“沈家只有翻了案,沈知懿今后才能堂堂正正的活在这世间。”
太子看向对面的男人。
他自幼聪慧善谋,却也清正自持,他母亲是长公主,他原本不必参与党//争。
但他自愿将五万裴家军交至他手中,就是因为他早看透了圣上其实根本不愿为沈家翻案的心思,才选择了赔上身家性命站在他这一队。
太子郑重道:
“表哥放心,倘若日后……我定重审沈家之案,还沈家清白。”
裴淮瑾定定瞧着他,最后略一颔首,笑道:
“多谢。”
许是明日便要问斩,今日的天牢格外热闹。
快要天明的时候,镇国公、长公主带着裴季礼来了天牢。
自从上次一别,镇国公在槐州只匆匆见了裴淮瑾一面,长公主和裴季礼却是许久未见到他。
长公主一见裴淮瑾,眼眶倏地红了,从前总是对他冷硬的神情,也有了几分松动。
镇国公搂了搂长公主的肩,温声宽慰:
“莫哭了,抓紧时间再说说话吧。”
长公主应了声,这才率先走入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