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两年政策放开,5000块的购买力可比一套房值钱多,手里有钱随便买几间商铺收租,月月有钱入账以后起码衣食无忧。
宋母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说:“对,小枝说的不错,你们兄妹俩一人一套,不管以后成不成家,反正各自有各自的住处,留下一套给我和你爸养老住,剩余的一套换成钱也够咱们用好久了。”
宋满军听闻这些叹气,他真不准备结婚了,不过看父母小妹他们都不放心,也只好同意:“也罢,那就留三套。”
宋父看家里人都决定好了,就找来拆迁队的负责人,说了说他们家的情况。
那人还有些为难,低声说:“领导只说二选一,没有说又要房又要钱的啊。”
宋父以为被拒绝了,下意识的回头看女儿。
宋满枝开口:“搬到市区,我们家四个人,三个人没工作,楼房不像这边土地,不能种菜养鸡鸭自给自足,还要承担房屋生活用费,生活完全被打乱,以后面临的风险比较多,劳烦找你领导说说情况,不要钱也可以,要不然给找个工作。”
那人一噎,找工作可比给钱难多了。
“行吧,我给你打电话问问。”
最后经过一番沟通,领导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按照四套房屋对应2万元的补助金,正好一套房屋折下来是5000元。
当天签完合同,5000块钱当场就给了,下午就有专人带他们去看新房,并且给了三把钥匙。
房屋是去年新修好的,属于公家自建房,是给公家一些个人员领导住的。
总共6栋楼,总高都是六七层。
100平的只有两栋楼,但没有住满,一般都是老干部或者老领导才给分配的。
因为空着十几套,这才便宜了宋家。
三套有两套在同单元,其中一套在另一个单元,房屋都是实打实的,新房没有住过人,但里面的基本设施都给你配齐了。
领导住房这边的采光视野更好,眼下还没有公摊那一说,所以100平十分的宽敞且大。
因为交房后要直接给他们办理户籍,所以宋家父母让一双儿女挑选。
同单元的两套,一套在一层,一套在二层。
另外一个单元的那套,直接在五层。
宋家两口子岁数渐渐大了,肯定不能爬太高的了。
宋满军身体虚弱也不太爬得了楼,自然是一二层比较适合。
宋满枝率先选了五楼那套,比起低楼层的压抑,她更喜欢稍高一些的楼层,采光视野视能更好一些。
最后宋家父母选了一楼,宋满军选了二楼。
各自都选定后,拿着他们的身份证件,直接跟随专人去办理房产证,各自落户在各自选的房屋下就行。
因为有专人领着办,所以整个过程很快。
落户完,陪同办理的人员离开后,一家四口在小区里头逛了起来。
毕竟是未来居住的地方,他们四处走走看看。
这边小区院子里绿化挺多,还有一些锻炼的器材,整体配置挺好,而且一路走过来都很安静。
门口有轮岗的门卫大叔,进出都要认人登记,比较有安全意识。
小区离市中心只隔着两条马路,地理位置不错。
一番逛起来,宋家夫妇二人脸上也多了些笑意,“真不错这地方,干净敞亮又气派,离小枝上班的地方估摸五分钟就够了,医院就在街道后面,满军生病住个院也方便。”
第555章 下乡炮灰知青16
看完新家,一家四口满意归来。
附近邻居看他们一家四口回来,还酸溜溜的问:“老宋,你们可是真走运啊,数你们家占的面积大,给的赔偿款多,这跟人去了一趟市里,不会背地里又多给你家好处吧。”
看不少人盯着他们看,一个个神情有羡慕有嫉妒的,宋父率先开口:
“你可别乱说,这是公家的工程,怎么可能多给我们钱,那是有规章制度的。”
“我们之所以去市里,是因为不打算要补偿款,我们家要的是房子,人总不能没个落脚的地方吧,市区离医院近,而且又离孩子上班地方不远,对于我们家来说还是房子划算。”
街坊邻居一听,纷纷觉得老宋家犯傻,2万块钱可比房子值钱多了,要破房子干啥。
“哎呦,给你们钱都接不住,咋想的。”
原本还羡慕嫉妒的那些人立马乐了,也都不羡慕嫉妒了,这一家的蠢货,给他们财运都接不住。
有的人幸灾乐祸,嘴上却起哄说:“不过也是,你们老弱病残的拿着钱不安全,倒不如房子住的踏实。”
“哈哈哈,话虽然不好听,但理是这么个理……”
宋家一家四口都没说话,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能听得出他们话里的意思。
要不说人心险恶,越是同等阶级圈子里的人,越不希望你比他们过的好,一旦你有钱跨越阶层比他强,就会迎来各种嫉妒冷嘲热讽。
众人散去,宋母关上门还一脸感慨。
“瞧瞧刚才那些人,没一个真心替咱们高兴,全都是绷着脸见不得咱们好。”
让她寒心的是,其中有几个平日里相处不错的,竟然也跟着起哄。
宋父叹气,“本来都是些外人,不用管他们,咱们关起门来过咱们的日子,往后对外只说分到了房子,钱的事就不用提了。”
宋满枝接话说:“要不老话说财不外露,这街坊邻居都是眼红鬼,过两天指不定七大姑八大姨那些亲戚也得凑热闹,咱们尽快收拾搬家。”
宋满军立马说:“小妹说的对,大伯那天话里的意思,就是想分咱们一半房子,眼下他们还没收到消息,咱们抓紧搬走,省得到时候又来闹腾。”
“唉,也是,那就尽快搬吧……”
吃过晚饭后,
一家四口一商量,干脆晚上就开始打包行李,准备明天早些搬走。
……
宋家搬走两天后,宋家大伯才从朋友口中听到,老宅这边房子拆除的事。
他马不停蹄的跑回来,原本还想要分一杯羹,结果前两天就分完了。
而且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说着给多少多少钱,老二一家犯蠢选了房,搬到市区去了。
宋家大伯差点没给气死,找人打听市区那边的住址,可问了一圈,街坊邻居们还真都不知道。
“老宋一家搬的急,前天一上午就搬完了,走的急匆匆,压根没和我们多交代……”
宋家大伯着急上火又回去打听。
想趁着现在道路还没有开工,他要找老二说清楚,那么多钱呢,怎么说他也是当大哥的,父母留下来的房屋地皮该有他的一份。
……
宋家大伯刚走,张家一行人下午也找过来了。
“哎呦,我家亲家可是撞大运发达了,我们来给庆贺道喜的。”
张家两口难得大方了一回,手里拿着半兜子水果和两瓶酒,两人面露喜色,显然是激动的厉害。
乖乖,宋家这回真是发达了,听人说能给2万块呢。
这随便给点零头,都够他们一家几年花,有这么个有钱的亲家,往后都不用愁孩子们结婚娶媳妇的钱了。
女儿那个孽障东西不听话,自打上次和宋家吵架,经常跑的不见人影,也不说来讨好讨好公婆。
因为张娥没敢说自己离婚的事,所以两口子还不知道他们人已经离婚了。
“哎呦,你们是张娥爹妈吧,张娥和宋满军不是离婚了,你们怎么还喊亲家。”
“你们这是见钱眼开,可惜宋家人压根没选钱,他们去市区选了房,房子你们可蹭不上啥好处。”
听众人这么一说,张家两口子都懵逼了,下意识开口反驳:“你们少胡说八道,小两口就是拌拌嘴,又没到离婚的地步,假的也被你们说成真的了。”
“哎呦,不信问你们自个儿闺女去啊,我天天在,这一个月就没见张娥来过宋家,那天她走的时候亲口和我说,她和宋满军日子过不下去了。”
“对啊,上次我去赶集,还看到你家张娥和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说说笑笑聊天,我还提醒她注意分寸,结果她说离婚了,我也就没再多管闲事。”
“不可能!”
张家夫妇已经被众人的这些话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丫头不可能这么大胆!怎么可能不和他们商量就私自做决定离婚……
两人心烦意乱的离去,准备去找女儿问清楚。
……
这边新家,
宋家夫妇布置出来了一楼那套,3室1厅100平的大房子足够宽敞,住一家四口人绰绰有余。
宋家父母想着住一起也算,反正也能住得开。
宋满军没有意见,毕竟他没有工作了,加上身体不太好,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空落落的不适应,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点烟火气,他可以帮着给干活,和父母也算相互照料。
但宋满枝更喜欢独居,说她自己要住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