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拍了好几个烟花给褚瑶看,有些人长大的过程原来就是在熬一碗稠稠的浆糊,企图把一个破碎的,有裂缝的自己修补好。
那还真得用秦阿公熬的糯米胶,拿来砌墙建屋都能千年百年的伫立下去。
何家外表已经粉饰一新,黎晓以为何淼是在的,但却没人,檐下留着灯,依稀看见里头堆放一些大件。
何淼的对联是自粘式的,她已经贴了一张,另几卷却垂在地上,像是离开的很匆忙。
“好像是孩子在爸爸那忽然发烧了,她们刚赶过去。”
但她实在很想要个辞旧迎新的好彩头,所以麻烦启星来替她贴。
黎晓瞧着启星给墙上的对联补涂糯米浆,又把把剩下几卷对联也用浆糊涂了一道,自粘胶不牢固,吉祥如意总得是长长久久,结结实实的才好。
黎晓手里舞着烟火棒没什么正事要做,只需要给启星递一下对联就可以。
“何淼打算开咖啡店。”
黎晓听到‘咖啡店’三个字,总觉得有点危险,但又不好说丧气话。
启星爬上高高的梯子,正要去接黎晓递过来的对联,却见她发着呆,小脸被烟火的冷光打得分外忧愁,叫人想要伸手揉乱她的怅惘。
启星垂下手,将要碰到黎晓的柔软的发顶。
她的头发很好,垂顺光滑,不那么黑,是一种泛着雾色的冷灰褐。
启星心里的渴望肆意冒泡,只是借着菜市里的喧闹拥挤,偷偷嗅她发丝清香是不够的,只是这样佯装不小心碰到也是不满足的。
“唔,抱歉抱歉。”黎晓一仰脸,启星的指尖在她额间碰了碰,黎晓捂住脑门揉了揉,差点把烟火棒戳进他掌心,反应过来后,又赶紧高高把对联举起递给他。
“湿地规划里本来就有招商计划的,已经有手工店、书店准备营业了。何家虽然不在廊桥那边,但也很近,招牌一打能看见的,一来不用房租,老房子本来又有特色,房顶的露台也可以是餐位。咖啡主要面向书屋里来学习的群体,她摆摊那段时间也积累了一些客户,又熟悉书屋的格局,可以直接送到客户的位置上,门店也还会还会推出简餐和特色小吃。她跟我商量过几次了,说的挺有条理的,商业活动村里是鼓励的,你看,公用垃圾桶都摆门口了,每天定点有人来收。”
启星并不是潺坑村的村干部,而且湿地项目进行到这一步时,已经是由其他部门来接手开发运营了,环保办前期的评估工作已经结束了,虽然说监管审查的任务会持续,但启星就住在村里,总是要多做些。
“啊。”黎晓看着空荡荡的庭院,忽然万分懊恼地一捂脸,“那天她给我送糯米饭的时候,支支吾吾的,问我既然学设计的,是不是也能画点什么,原来是这个意思,她是不是想要我帮她设计招牌啊。”
“应该是暂时付不出太多酬劳给你,不好意思开口,她经济上不是太宽裕。”启星见她有些沮丧,就问:“那你愿意吗?”
“愿意的呀。”黎晓把手里的冷光烟火棒交给启星,摸出手机给何淼发消息。
“谢谢。”启星忽然说。
“谢什么,淼淼也是我的小伙伴。”
黎晓抬头看着启星时,他正坐在梯子上方,烟火棒刚好灭掉,只留檐下的灯把对联的红光都折散到他脸上,黎晓看见他冷淡的神情上蒙着一层晦暗的红光,显得有些暧昧。
“隔壁县有很多村都没什么年轻人了,再过几年就要空掉了,旅游业也支撑不起太大的盘子。临云县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外来人口填充着,一时间感觉不出来,但有些村里也开始萧条了。”
黎晓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启星顿了顿,轻声道:“我怕。”
这似乎是黎晓从小到大第一次听启星说怕,她错愕又心疼,却又笨嘴拙舌不知该说什么。
“我怕这里也会变成一个空村。”原本的都留不住,更别提盼着离开的人回来。
“不会的,不会的。”黎晓连声说。
启星坐在高处,黎晓眼看着他俯下身来,一只手抚住她的面颊,手掌的边缘抵在她的唇边,黎晓闻见他指尖有冷烟花燃尽时残留的硝烟味,只觉得自己的脸被他掌心的温度熨热了,烫得如火烧一般。
她想低头,想别开脸,但她没有动弹。
“不会吗?真的吗?晓晓。”启星的口吻听起来毫无质询的意味,却字字句句在叩问她的心。
人心浮动难求,没有人的话,家乡也只是一块荒芜沉默的土地。
‘这也是他的家乡啊。’她竟然是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的。
因为秦阿公是启星的外公而不是爷爷,所以他小时候在阿公阿婆们嘴里就是个随时会离开的客人。
但启星没有走,甚至在黎晓离开的那几年里,他更深地扎进了这里,连公车上遇到的阿叔都知道他是谁,而黎晓却只是‘建华的囡’。
所以说,到底谁是那个会离开的人啊?到底是谁该害怕谁来搅乱心肠呢?
第36章 炒米面和布丁
除夕夜的家宴的确没有多少剩菜, 即便是有也是冷盘,豆干和排骨阿公半碗黄酒就配掉了。
启星发信息让黎晓去吃剩菜,可还没进门她就闻见了非常香的味道, 光是微波炉热一下剩菜不可能有这种味道。
“你不是说吃剩菜吗?”黎晓只见岛台上清清爽爽摆了两盘热腾腾的炒米面。
“是剩菜啊, 昨天的菜有多, 炒米面不就收拾冰箱了吗?”自家做炒米面的精髓就是冰箱里有什么放什么, 回回都有不同滋味。
黎晓被香气勾引着坐到了位置上,又见启星拿着两杯红酒坐到了对面。
“玫瑰山楂乌龙茶, 没酒精。”启星推给她一杯, 看她一副快掉进米面里去的样子, 偏头一笑,又问:“香吗?”
黎晓鼻端都是各种食材被油锅激发出的热气, 赶紧道:“香!阿公呢?”
“吃了清粥, 在房间里歇。”
现如今的米面都是机器制的了,相较从前手工切出来的要更窄更细更薄,是米制品特有的柔软, 但又因为炒制的火候刚好而充满干爽的韧劲, 每一根都带着微黄的焦边, 吃起来微微烫口,米香扑鼻。
米面配菜里的西兰苔和秋葵都是昨天多余的食材, 吃起来毫无重复的乏味感,而是爽鲜清脆。
鸡蛋是和虾仁炒成团,所以吃起来很有存在感, 虾仁开了背,一颗颗蜷成弹牙的虾球,卤豆干的香菇是半朵半朵的,现在切成一条一条。
这些配菜和米面都是炒得火旺干爽, 肉丝却湿湿的,是肉卤的做法,吃起来非常嫩,还有点脆脆的感觉,被肉卤裹缠的那几口米面似乎少了几分热气,但入口非常顺滑浓郁。
黎晓早起吃得也清淡,同阿公一样喝了薄粥,眼下给自己喂了两口这样镬气十足的炒米面,一时间满足地说不出话来,嚼着面看着对面忘了摘围裙的启星。
他正拿着手机回复信息,很快就放下继续吃,见黎晓看着自己,启星解释道:“我妈问我有几天假。”
“有几天?”黎晓下意识问,也不知道问来干嘛。
“明天值班,初七到岗。”启星说。
过了好一会,启星又道:“后天要出去玩玩吗?”
黎晓筷尖夹着一条软软垂落的米面,她小口抿着,说:“去哪玩呀?唔,淼淼说湿地正月十五有元宵灯会,她想赶着元宵节能开业,但这几天广告店别说没开门了,正月开工讲不定还要红包啦,加班费啦,更贵了,我想给她做一个招牌。”
“做一个?麻不麻烦?”启星问。
“我有想法了。”黎晓坐直了身子,端着那杯馨香的山楂玫瑰茶喝了一口,伸手在岛台上画了个虚无的长方形,“招牌的主体就是晒东西的那个大晒簟,淼淼家刚好有一个闲置的,可以找长人伯帮忙换一下晒篾的四边毛竹框,边框和招牌文字我打算用深蓝和天蓝色,老晒簟的颜色太深了,但我不打算改,喷一层无色的清漆就好,棕蓝配色挺耐看的,淼淼给我看了她的餐桌、餐椅还有灯具,也都是深深浅浅的棕褐米色。店铺不是也卖家常简餐吗?淼淼妈妈做饭也好吃呢,小点心咱们也没少吃她家的,所以名字叫小煮茶咖杂食店。”
“她的店名不是打算叫‘一起来吃苦’吗?”启星念出来都有种绝望感。
黎晓看着启星无奈的样子,也忍不住笑,道:“淼淼跟我说你听到这个店名的时候也是一脸不可置信,我跟她商量了,还是改掉了。这只能吸引几个好奇的客人,而且招牌虽说不强求要有什么积极意义,一起来吃苦总是不美妙。”
“到底是你俩好,我个转学来的融不进去。”启星吃完了,起身想拿餐盘去洗,黎晓一边笑一边挡他的手,说:“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