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_姜不是生的【完结】(157)

  守城的卫兵,是她兄长们从前的玩伴,知晓她家里的情况,也习惯了给她防水。

  只这两天,他们显然忙碌了许多。

  “呦,是阿巧。”一人招呼她。

  另一人问,“太阳还没下山呢,不再逛逛?”

  朱巧妹记着家里的姜姮,摇摇头,“赶着回去。”

  她想着,又从篮子里掏出两包糖糕,分别递出去。

  “阿巧还记着我们呢!等你哥哥服役回来了,我跟他们好好夸夸你。”

  他们拆了外头的油纸,向同僚们分着糖糕。

  一时之间,大伙儿都聚了过来,只留着刚吃饱喝足的一人,摸着嘴巴去检查来往人员。

  进出城的队伍,愈发缓慢了。

  朱巧妹张望了几眼,“如今……好多贵人,都赶着出城呢。”

  有人跟着看了一眼,却是不屑,“逃呗。”

  “是出了什么事?”朱巧妹追问。

  那人正要说,却被身边人阻止了,又有几个人都来劝她:“小孩子家家的,别问。”

  无非是朝政又乱了。

  走街串巷的半日,该听说的事,她也早已听说了。

  是新打入长安城的玄裳军,围住了皇帝住的崇德殿,逼着小皇帝下诏书,要钱要爵位。

  可王侯将相的事,和他们这些普通小百姓又有什么干系呢?

  就连大赦,也赦不到他们朱家。

  她那两个哥哥,还在北边服兵役呢,至少再两年,才能回家。

  朱巧妹撇了撇嘴,只觉他们自作多情,眸子一转,有了离开的意思。

  她还是喜欢同小月牙聊天说话。

  一回到家中,她就径直进了屋子。

  姜姮正坐在桌前,手上拿着一个红簪子。

  “我回来了。”

  姜姮起身迎她,“如何了?”

  “嗯……应该算是顺利。”朱巧妹关上门,问,“阿娘呢?她还不晓得吧?”

  她是趁着朱阿婆去别人家中做哭灵人的几日,溜进长安城的,虽然早早算好了来回的时间,但只怕出意外。

  “阿婆还没回来。”姜姮道。

  听她这样说,朱巧妹放下心,又想起了手上的镯子,立马脱下,递给了姜姮。“我按你说的,找到了那户姓纪的人家,但里头只有一个老婆婆在。”

  “老婆婆?”姜姮接过镯子,仔细查看。

  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木镯子,也没有什么花纹,不知是什么木头,轻飘飘的,她在回来的路上,看过几眼。

  朱巧妹回忆着今日的旅途,“嗯,头发都白了,脸上还有一道刀疤……”又一惊,“我不会走错地方吧?”

  “是我熟人。”姜姮道。

  “那就好……我听你方才语气,还以为你不认识她呢。”

  姜姮将木镯子带到了手上。

  朱巧妹看了几眼,又看向了放在桌上的红簪子。

  她遇到姜姮时,她身上只有这一个首饰,没戴发上,是紧紧握住手中的。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什么很重要的物件,等和姜姮混熟后,借来一看,才发现是个很普通的簪子,除了颜色特殊,就无再可取之处。

  那样的款式,那样的工艺,村里的铁匠都能做。

  朱巧妹忽而提到:“下次,我给你买一个首饰吧?你喜欢簪子,还是其他的?”

  姜姮看向她,无声询问。

  朱巧妹:“好马配好鞍,你长得这么好看,要有些好首饰配才行。”

  姜姮的指尖轻轻落到红簪子上,答:“好。”

  朱巧妹心头有遗憾之意,一张嘴又是藏不住事的,她利利索索地躺回来榻上,翻个身,就将白发老婆婆要塞给她一袋银子却被她拒绝的事,告诉了姜姮。

  姜姮只道:“就算你拿了,也是没什么的。”

  朱巧妹叹气,“当时不知道嘛,看到这么多银子,都不敢拿了。你晓得的,我这性子,是连天上掉馅饼,都不敢捡的。”

  她又惋惜了几句,但到底,是不缺钱的小女儿,一笔横财,错失了,就错失了。

  “她是你祖母吗?”朱巧妹重新将翡翠戒指戴回指尖,翘着手,不紧不慢欣赏着,“真奇怪……她出手真大方,可偏偏,只给你一个木镯子。”

  “是我阿娘给我留下的东西。”姜姮的声音轻飘飘传来。

  不辨喜怒。

  “啊!”朱巧妹忙忙坐起身,看向姜姮,小声道,“我不知道……”

  “没事的,她已经离开我许久了。”姜姮神色自若。

  朱巧妹却很自责。

  默了一瞬。

  姜姮再次看向她,“没事的。”

  又微微一笑,眉眼间藏着一股气韵,朱巧妹瞧着,几乎看傻了,下意识便问:“你还有亲人在世吗?”

  “有的。”

  “是?”

  “我弟弟。”

  朱巧妹惊喜:“那他一定同你一般好看吧?”

  她长相,其实是很出众的,方圆几里都有名,前些年,家里的门槛都差点被媒人踏烂了,其中不乏一些芝麻小官和纨绔子弟。

  可她眼光高,又不愿将就,所以一把年纪了,还是未出嫁,硬生生将自己熬成了“老姑娘”。

  但如果,有一个男子,有同姜姮一般的美貌,一样的心善……

  朱巧妹想,阿娘就不用嫌她,再为她操心了。

  第128章 厉害彻底记住了姜姮的厉害。……

  第二日,朱巧妹准备带着她心心念念的翡翠戒指去寻陈阿秀了,是势要一雪前耻的架势。

  “灶上热着饼,你别忘了吃。”她叮嘱,从衣柜中翻来翻去,寻出一身夏衣,在这个时日穿,稍显单薄,可这是她最宝贝的一身衣物,犹豫一会,还是穿上。

  一切准备就绪,她又道,“有旁人来寻,你别管,门关好。”

  这样嘱咐的话,姜姮从朱阿婆口中听过,“好。”她回答。

  朱巧妹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姜姮在屋内坐了一会,来到厨房,正如朱巧妹事先所说,灶上的确热着饼,黍麦混着豆子制成的。

  她扫视四周,寻到一双筷子,用筷子插着豆饼,递到嘴边。

  她面无表情咀嚼着,等吃完一整个豆饼后,又倒了一杯水喝,连饮了两三杯水,口中的豆腥味和粗粝感才被冲刷去。

  又一瞬,她也想到了那袋被朱巧妹婉拒的银子,但只一瞬。

  因她清楚,就算朱家拿到了这袋银子,多半也不会用在吃食上。

  于朱家母女二人言,这细磨过的豆饼,已是很正式的一餐了。

  姜姮又走到厨房外,确定了四周无人经过后——这土墙太矮,只要踮起脚,视线就能越过来,根本挡不住人瞧——她走到灶边,操起了并不够锋利的刀,狠狠砍了下去。

  “啪塔——”

  木镯子断裂成了两段,露出中空的内心,和一条被拧紧的长绢布。

  姜姮捏住绢布的一段,将其从中抽了出来,一目十

  行将上头的内容扫了过去,忽地手一紧,这密不透风的绢布竟被她硬生生扯变了形。

  连珠死了。

  皇帝失踪了。

  万俟洛亚自知理亏,绝无可能登上大位,便退而其求次,四处寻小皇子的行踪,欲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

  乱了,全都乱了。

  在她安心待在朱家养病的日子中,长安城内天翻地覆。

  姜姮蹲下身,将那段绢布放在了炉灶中,看着微弱的火舌在眨眼中暴露了凶相,吞噬了布匹。

  有一行字,迎着火光,映在她的眼眸中。

  “勿归,明哲保身,以图来日。”

  绢布消散成灰,唯独这一行字,还留在她眼前。

  姜姮深深呼了一口气,有泪顺着脸颊,划出两道微凉的痕,又聚积在下巴上,她能感知到。

  因心乱如麻,一时分辨不清是气,还是悲了。

  气自己轻率,被鹰啄了眼,棋差一招,又满盘皆输。

  悲,连珠死了,不明不白的死了。

  也不算不明不白,是为她而死,姜姮知道。

  此刻,才算全然懂了她的忠心,又怀疑,不只是忠心。

  长生殿内的宫人,皆是忠于她,大难临头,却各自逃命。

  群臣不忠于她或帝王,在此刻,却能顶着剑尖的锋利,质问万俟洛亚,她们姐弟二人的去向。

  是的,如今长安城内,没有皇帝,也无长公主,是崔相率领着群臣,继续维持着朝政,并与玄裳军商讨往来。

  因此,长安城还算做长安城,大周也还是大周,并未完全礼崩乐坏,国不成国。

  若由旁人说起这件事,她是万万不可信的。

  但……姜姮勉强冷静着,在繁杂的思绪中,

  抽丝剥茧回忆着,朱巧妹说,那位老婆婆发白,面带疤……

  正是连夫人。

  姜姮的乳母,连珠的生母,大周的命妇。

  她曾是纪皇后身边的女官,出嫁之后却遇人不淑,为求和离,不惜自损面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相爱相杀  美强惨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