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婚_唐时锦【完结】(3)

  福嘉县主是个性子热烈爱说笑的小娘子,两人聊得如火如荼。

  当得知自己是月安来到汴梁的第一个朋友后,赵秀真的欢喜更是浓烈了。

  “那我可真是太幸运了!”

  两人更是约好了两日后要约见一道玩耍,要给她当引导,月安自是欣然应下。

  温敬一听是位风评颇佳的闲散宗室郡王,立即就放心了。

  “那感情好,快去赴约吧,若是银钱没带够便让店家记账上让他们上门来取。”

  温敬笑呵呵道,一张微微发福的脸满是对闺女的疼爱。

  月安轻笑着摇头道:“带够了的,爹爹不必担心。”

  转身要走时,就听爹爹又操心起了老一套。

  “闺女,要是在外头遇着了合眼缘的儿郎,回来告诉爹爹,爹爹替你去打探,若家世清白,品格贵重,爹爹给你去说项!”

  就见小娘子眉心一蹙,回头倔强道:“不要,我要等瞿少侠回来!”

  这是父女之间这几年来唯一的矛盾,为此没少争执与僵持,月安心知这话说完会有什么后果,话还没落地,人立即提着裙子就跑。

  健步如飞,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仓皇逃窜的彩蝶。

  “哎呦,你这孩子,是要气死我啊!”

  温敬冷不丁听到那个江湖草寇,原本平和幽静的心绪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二陈汤也白饮了。

  此时妻子林婉从厨房过来,看了父女两这一场争锋,无奈笑道:“这事不能催,不能急,你越是这般,月安越不会屈从,平时少说两句,自己也不会气成这般。”

  妻子一来,温敬面上愁色立即褪去了大半,亲昵地执起妻子的手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哪里能慢慢来,放两年前我倒是可以慢慢来,但今年闺女虚岁都十八了,再放任她在那犯傻岂不是耽误了大好青春?”

  “就算咱们是官宦,闺女又漂亮出众,但年纪大了却迟迟不许婚,别说外头会乱想,好儿郎也都被抢光了。”

  时下国律规定,男子十六、女子十四便可许婚嫁,父母舍不下女儿的会多留几年再出阁。

  温敬也是这么想的,然天有不测风云,四年前那档子孽缘,闺女鬼迷心窍一般跟家里较上了劲,怎么都不愿意相看儿郎,谈婚论嫁。

  誓要等着那江湖草寇回来。

  可距离当初已经过了四个春秋,那臭小子半个人影都没有,当年他心中对他的感激也开始演化成了怨怼与不喜。

  闻言,林婉也跟着叹气,但还是抱着希望宽慰夫婿道:“往好处想些,汴梁天子脚下,风物繁华,好儿郎定然也不会少,说不准月安没两天便遇着了更喜欢的,回心转意了呢。”

  温敬扯出一抹笑来,附和道:“是这个理,但愿闺女能想开,不然我可真要做一回恶人了。”

  好儿郎就像是上好的货品,一经售出便会被抢购一空,反倒是那些次货才会长久留存在市集上,让许多一时无力购买,或者没及时下手的小娘子只能去凑合他们

  前者不算太遗憾,后者才让人捶胸顿足。

  若再放任闺女在那犯倔耽搁自己,本来能寻个好的,但却生生被耽搁没了。

  林婉想着不能老耗在烦心事上,便说起了些杂七杂八的同夫婿闲叙。

  “我听隔壁侍郎家的陈娘子说,今日是一甲游街,说是里面有个十八岁的探花呢!”

  林婉语调中难掩惊讶,委实是这样的年纪太惊人了。

  “什么?十八岁的探花?确定不是二十八?”

  刚升迁到汴梁,家里的事和官场上的事堆在一起,温敬可以说这半月来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关心今科进士什么情况,更不知有个年纪十八岁的探花。

  一听到妻子这话,当即露出震撼的神情,失声道。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进士科严苛难考,而明经科要简单许多,三十岁考中明经科已算作年长,但五十考中进士仍被视为年少。

  曾有一位名唤韩南老的人,历经科考终于取得了进士的头衔,对着前来提亲的人家作了一首诗。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国朝重文,实行科举取士,满朝朱紫几乎都出自科举,因此每年的新进士也会成为汴梁各官宦、富商争抢的女婿。

  每年进士大部分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若有二十出头,再相貌堂堂的进士,那必会成为香饽饽。

  更别提如此年少的进士。

  别说是本朝,加上前朝,历来科举都从未有过十八岁的进士,还是一甲探花!

  温敬看着妻子点了点头,惊骇叹道:“我当年二十四的年纪中了二甲第十,便被七八个官宦人家、五六个富豪争着做女婿,这少年探花不知道要被人抢成何种模样,后生可畏,可叹、可叹!”

  咋了咂嘴说完,温敬眼珠子一转,回神过后打上了主意,嘿嘿笑道:“十八好啊,跟咱们闺女一个年岁,不知是哪家的儿郎,能不能……”

  林婉一听这话音,便知夫婿在打什么主意,手里的帕子掸了他一下笑道:“别发梦了,陈娘子都与我说了,那探花郎是礼部尚书家的,听说还有门婚事在身上,不过未来岳家如今坎坷,是两月前刚被官家贬黜为庶民的御史中丞,情形有些尴尬。”

  一听是也是高门出身,身上还有门凌乱的婚事,立即脸一垮,叹气道:“可惜可惜,这样的女婿难得啊,要是能成我家的女婿就好了,却被人早早捷足先登了,哎~”

  温敬在那唉声叹气的,林婉淡笑着道:“快别叹了,早食好了,有你爱吃的软羊面和笋肉馒头,快进来用些吧。”

  温敬是个嘴巴上爱吃的,绝不会辜负美食,又是他爱吃的早食,立即就笑呵呵进屋了。

  一时什么烦恼都抛诸脑后了。

  第2章

  月安不知爹娘在家为着她的婚事愁来愁去,她出了家门便乘着爹爹刚给购置的马车往潘楼去了。

  为官二十几载,爹爹虽没能到拜相执政的那一步,但也让一家人富贵体面。

  马匹和马车都是不小的负担,一匹最普通的马匹价值至少都得十贯钱,若要再好些得攀上十几二十贯,军用战马更是高达四五十贯。

  更别说蓄养一匹马还得每日供应大量粮食喂养,普通人几乎难以负担。

  所以除了品级尚可的官宦,其余大部分代步多用驴子,文人士大夫亦是如此。

  爹爹首先是要上职,所以来了汴梁便给自己购置了一匹品相不错的代步马,花了二十一贯。

  也不忘妻子和闺女出行,给家里添置了两驾马车,又花了五六十贯钱。

  月安跟赵秀真约在了潘楼,据说那是汴梁数一数二的酒楼正店,里面美酒和美食甚众。

  两人的计划便是逛完了街市午食去潘楼解决,尝尝潘楼的名酒琼液,还有驼峰和河豚。

  河豚有毒但鲜美,碰上擅长烹制河豚的厨子便能去除毒性,只留下鲜美。

  临安便有一家酒楼擅烹河豚,她时不时便要去光顾。

  她到的时间刚刚好,才于潘楼下停住马车,就见赵秀真也到了,正从车窗探出头来,对着她挥手。

  交代了潘楼跑堂伙计看顾两人的马车,赵秀真立即领着月安去寻好吃的早食去了。

  为了留着肚子领略汴梁的美食,月安早上起来一口茶汤都没饮。

  早起一盏煎茶是时下人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赵秀真也不例外,率先领着她去了一家唤作于婆婆煎茶铺的茶汤铺,饮了一盏热乎乎醇香的阿婆茶。

  阿婆茶也是月安最喜欢的茶汤之一,由烤黄的板栗、炒熟的白芝麻、江南连核带肉的橄榄、塞北去壳的胡桃碾碎细细煎煮而成的。

  一盏下去,暖胃且唇齿留香。

  煎茶饮了,接下来便是吃食,为了能多享用几样早食,两人每样吃食都点得不多。

  第一家早食便是酥琼叶,月安只稍稍用了两块。

  酥琼叶名字取得风雅,但实际上就是隔夜的馒头切成薄薄的片,刷上蜜或者油,在火上烤,烤好后颜色焦黄,有酥又脆,嚼上一口,便会如诗中所说那般作雪花声。

  而后又去吃了潘楼街上最受欢迎的宋记环饼,也是松脆可口,唇齿生香。

  最后,两人馋了云英面,每人各点了一碗,吃得肚子圆圆才作罢。

  “无碍,月安你日后是要留在汴梁的,来日方长,定能将汴梁美食一一领略,不急这一日。”

  见月安撑得肚子圆圆还眼巴巴看着对面的蟹肉包子,赵秀真笑吟吟安慰道。

  月安点头,吃饱喝足的她舒坦道:“是这么个理,今日的早食便到此为止吧。”

  “听闻潘楼街上成衣铺最多,我们去逛逛吧。”

  “虽然我目前也不缺衣裳,但也不嫌衣裳多,秀真意下如何?”

  赵秀真抚掌大笑,附和道:“正是这个理,去街头那家云记那家,她家的成衣最时兴好看,保管你进去看上个五六七八身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先婚后爱  唐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