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婚_唐时锦【完结】(5)

  掷已经掷出去,也不算是她的香囊了,月安干脆不管了,拉着赵秀真挤出人潮。

  “不是说要去看胭脂的吗?咱们快些去吧,我正巧缺新妆粉了。”

  赵秀真过足了瘾,也不拖沓了,嗳了一声两人拉扯着离开了。

  崔颐刚想让护卫在侧的禁军将香囊还给主人,一回头发现人没影了,他手里的香囊终是没能递出去。

  罢了,等日后打探一下是谁家娘子,差人送还便是。

  香囊捏在手中也不是个事,崔颐犹豫了一下,无奈将其放入了袖口,继续游街,神情冷淡,带着几许厌倦。

  第3章

  月安这日玩得很痛快,不仅给自己和全家购置了许多东西,还享受到了潘楼的美食和美酒。

  潘楼不愧是汴梁数一数二的酒楼正店,河豚做得鲜美极了,手艺似乎比月安在临安的那家还高出一筹。

  知道爹爹也爱吃河豚,月安不忘打包了一份带回去,潘楼的招牌名酒琼液也顺带打了一壶。

  临走前,两个酷爱关扑的人又去一家鲜花摊子上玩了一遭,月安赢了一束粉芍药,赵秀真则是一束茉莉。

  作为土生土长的汴梁人,赵秀真知道很多可以玩耍的好去处,又按排起了下回。

  “三日后大相国寺的庙会开放,咱们一起逛逛。”

  月安在临安便听闻了大相国寺庙会的热闹,如今来了汴梁,自然不会错过。

  两人再度约好了时辰,月安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去了。

  给爹爹买了一顶幞头,一条腰带,给娘买了一对冠梳,三个哥哥一人一支束发长簪。

  大哥就喜欢金闪闪的富贵物件,月安给他选的金簪;二哥是读书人,爱好高雅,月安给他买的是一支玉簪;三哥是个爱舞刀弄枪的糙人,月安给选了一支结实耐用的紫光檀木簪子。

  大嫂的则是女子都爱用的胭脂。

  一见闺女给自己买了东西,温敬顿时乐呵了起来,将晨起那桩糟心事忘得干干净净。

  月安素来知道爹爹是什么性子,就算恼了她,只要自己稍加哄哄便消气了。

  暮间,一家人坐在坐在饭桌上用晚食,谈论起了今日的热闹事,一甲游街。

  首先便是温敬,嘬了一口茶后,就问起了宝贝闺女。

  “闺女今日去外面玩有没有碰上一甲游街的热闹啊?”

  月安咽下嘴里的粥,抬头俏生生应道:“碰见了的,好多人围着看,差点把我挤死了。”

  温敬继续道:“今科探花果真只有十八岁?”

  温家二公子温景安一听,也来了兴趣,看向了家中小妹。

  温景安自认自己也算是个会读书的,寒窗苦读十几载,于二十一岁中了二甲第七,较父亲当年还要出众。

  原本心中还有些自得,如今一听有个十八岁的探花,温景安那点自得也散了大半。

  大公子温淮安倒是没什么挫败感,他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也不喜念书,十八岁便经过爹娘的同意去从商了。

  临安本就富庶,他在此道上又有那么些天分,六年来也算是有模有样,盆满钵满。

  人各有命,他便是经商的才干,二弟才是读书的料子。

  “确实如此,还是个少年郎,好似比三哥显得还稚气些。”

  月安与三哥是凤胎,同样十八岁的年纪。

  此刻,月安这话一落地,温曜安便挑眉笑嘻嘻道:“长得显小喽,那岂不是一团稚气?”

  “也不算,就是少年气有些强,看着倒没什么孩子气,瞧着可比三哥像个大人。”

  月安回忆了一下探花郎端肃的眉眼,笑着打趣三哥道。

  温曜安嘁了一声,嘀咕了一声无趣。

  “相貌如何?”

  家世好、才学好、年纪好,就差最后一个相貌,温敬继续打探道。

  “那自然也是好的,秀真说崔探花是什么汴梁城的玉郎,好多小娘子去瞧他,绢花香囊扔得到处都是,可受欢迎了。”

  月安老实答道,依旧对当时的场面乍舌不已。

  闻言,温敬忽地长叹一口气道:“多出众的儿郎,若是我家的女婿便好了。”

  对着妻儿子女,温敬毫不掩饰自己的那点心思,听得林婉低笑,月安偷偷翻白眼。

  这样的话,爹爹以前不知说了多少次,月安都听腻了。

  温敬嘀咕了一会,忽地又问道:“你刚刚说这探花郎姓什么?”

  月安答道:“姓崔,秀真说是礼部尚书家的。”

  温敬嘟囔道:“崔啊,这让我想起一位年少时的友人,也姓崔,不知现在如何了。”

  “二十多年未曾来往了,早不知他的音讯了,大概还在汴梁为官吧,明日上职去问问。”

  一顿饭在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中结束,临了还商讨了一番二哥授官和婚娶之事。

  “爹刚来汴梁,请不必为儿子授官的事太过操劳,州县知县也使得,毕竟爹当年也是从基层做起,如今也创出了官途,如今还升了京官,景安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一番带着志气和踏实的豪言壮志出来,不仅让温敬和林婉这对做父母的十分欣慰,月安更是呱呱地鼓起了掌。

  “二哥好志气,小妹相信你以后会比爹爹更厉害的!”

  温淮安和温曜安兄弟两也是称赞不已,尤其温曜安。

  二哥是家里唯一的读书苗子,将爹的衣钵传承好了,爹便不会难为他继续读书科考了,温曜安想着。

  温敬大笑,眸中满是快慰道:“好志气,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家儿郎日后定会比爹更有出息。”

  “不过就算是去做知县,爹也会给你寻个距离汴梁近些的,这样休假还能回来聚聚。”

  这点温景安倒是受用了,谁也不喜欢被发配到天南海北的州县去。

  不过当夫妻两说到温景安的婚事,他便主动争取了起来。

  “回禀爹娘,婚事上景安想自己选个彼此中意的,如爹娘一般两心相许,日后才能过得和美,还望爹娘允准。”

  温敬和林婉作为父母一向宽厚,一般不会强迫子女,又听老二说了些好听的话,夫妻两立即就笑了。

  “二郎就是鬼机灵,知道挑爹娘高兴的说,允你可以,不过你可要谨慎些,可别被人给迷惑了,选个如你娘一般的好姑娘,才能宜室宜家。”

  温景安笑着应是,月安跟着道:“爹爹担心什么,就二哥那个聪明的脑瓜子,他骗人家小娘子还差不多,谁能迷惑他?”

  从小一起长大,月安可太了解自家二哥了,看着温和无害的,实际上一肚子坏水,越是生气的时候越不外露,甚至还笑眯眯的,但转眼就得把人给收拾了。

  小时候三哥没少被二哥给收拾,五岁时候得了一个弹弓,缠着二哥给他当靶子玩。

  二哥一开始没有拒绝,挨了一下后,假模假样地说三哥姿势错了,要教他如何握,三哥傻不愣登地将弹弓给了二哥,然后三哥屁股就被弹弓打开了花。

  月安那时也才五岁,但三哥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让幼小的月安记在了心里。

  还有三哥六岁玩蝈蝈不睡觉,爹娘劝也不听,二哥直接让他一夜都没得睡,困得三哥哭着讨饶说再不敢了才放过。

  温景安听了也不反驳,只淡笑着附和道:“小妹说的是,无人能诱骗景安。”

  晚食便在一家人的谈笑间结束了。

  第4章

  四月二十三,是大相国寺开放庙会的日子,也是月安和赵秀真约定的日子。

  大相国寺为汴梁首屈一指的皇家寺院,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二十三、二十八这五日都会对外开放瓦市。

  简而言之,便是大相国寺在这五日允许汴梁百姓在寺内做生意,同时还有许多娱乐活动。

  这五日内,大殿前会临时搭建起乐棚,留给歌舞、百戏、杂耍的乐伎伶人所用。

  不过最热闹的重头戏还是寺内的市集了。

  大相国寺占据了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南临汴河,西靠御街,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是外地商人进京售卖货物的最佳地点,来此做买卖的人超过万姓,货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月安怀着期待的心情如约来到了大相国寺,山门前,江宁郡王府的马车早已等候在此。

  “月安快来!”

  隔着老远,赵秀真就对着月安招手,一脸喜气洋洋。

  “这里几乎卖着全天下的货物,先是三大门那里,专卖飞禽走兽,猫儿狗儿之类的。”

  “大殿前的庭院里,有许多小商贩,售卖得东西很杂,有铺席、帷帐、鞍鞯、弓箭、果脯等等。”

  “靠近佛殿,卖的都是些汴梁远近闻名的好东西,譬如孟家道院王道人的蜜煎,名气大的文房四宝,赵家秀笔、潘谷墨。”

  月安听过潘谷墨的大名,此墨被誉为“墨仙”,价钱公道品质好,深受太学生欢迎,刚来汴梁二哥便买了几块,颇为喜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先婚后爱  唐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