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抿嘴一笑:“有啥好吓一跳的,这个核桃又不像鸡蛋这些,价格几乎都是固定的,就是因为它稀少,我才把价叫得高,这样也好等着人还价。
要是一开始我就把价给到最低,咱们那才是亏了。”
买东西的时候,谁不希望自己能占点便宜。
接下来,半夏这里陆陆续续的都有人过来买东西。
这个位置很好,只要是路过的大婶子、小媳妇就没有不被半夏的吆喝声给吸引过来的。
俏生生站在路边吆喝的小媳妇,后面还跟着一个大小伙子,看着又干净又整齐,嘴里婶子、大姐的叫着,脸上的笑热情得不来看一看都不好意思。
香菇和木耳是卖得最快的,没一会儿就卖了个干净。
香菇、木耳是六毛一斤收的,一块钱一斤卖出去,都有很多的人要。
晒得干干的香菇木耳,一斤有很大一包,买回家用水一泡,可以吃上很久,还易储存,家里要是突然来了客人,也不怕一时半会儿买不到菜。
单做或者炖肉都可以。
半夏还是和之前一样,买得越多,价格就越便宜,不像国有商店那样,明码标价,你就是买上一百斤也便宜不了。
核桃也卖得不错,大多是买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吃的,都是被半夏的那句聪明伶俐考大学、补血润肺延年益寿给招来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人也越来越少,半夏看了看袋子里的核桃大概还剩十五斤的样子,鸡蛋也还剩一百多个,鸭蛋倒是卖完了,她打算去制衣厂看看。
她刚想招呼着麦冬收拾收拾离开,一位长得白胖的男同志便骑着自行车对着他们冲了过来。
“哎哎!小心!”
眼看着自行车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半夏惊出一声冷汗,她这鸡蛋可受不了这样的冲撞!
好在麦冬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车龙头,才逼得自行车停了下来。
半夏脱口就骂:“你这人怎么回事儿啊!怎么不拉刹车。”
白胖男同志急得满头的汗,弯腰告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车我也是第一次骑,这刹车什么时候坏的都不知道。”
麦冬双手往腰上一插:“刹车坏了你不知道把脚踩地上停下来吗?我这筐子里面全是鸡蛋,你要是给碰碎了,算你的还是算我们的?”
白胖男同志一脸的抱歉:“第一次骑不怎么会,不好意思,这……鸡蛋?”
白胖男同志抬头往筐里那么一看,拍了拍手道:“哎呀!你这鸡蛋不如就卖给我吧!我就是急着来买鸡蛋的。”
麦冬转头看了他姐一眼。
半夏问道:“你要多少?”
“你这筐子里的我全要!”
这样一来半夏倒是不好意思了:“你可别因为差点撞到我们而买这么多鸡蛋回去。”
白胖男同志摆了摆手:“误会,误会,我是真要这么多的鸡蛋,我姓朱,在前面两条街的地方开了一家朱记饭店。
这不,刚刚接了一个生意,今天中午咱们县里的万元户要给他家老爷子做生日,要办十桌席面儿!点了一个虎皮鸡蛋的菜,得要不少的鸡蛋,店里其他的不差,就鸡蛋不够,我这才急急忙忙的出来买。”
麦冬疑惑:“他家咋这么急?咋不提前准备。”
白胖男同志也就是朱老板道:“人家在南边挣大钱了,昨天晚上才悄悄的回来,能不这么急吗。”
原来如此。
半夏便道:“我这儿应该还有一百二十五个鸡蛋,你要是要,我给你算一毛三一个,我之前都卖一毛五一个,你买得多,给你优惠价。”
朱老板连忙说好,他去商店里买得要一毛五一个,买多少都没优惠。
半夏看了一眼朱老板自行车后面绑着的竹筐一眼:“要不这样吧,我们直接把鸡蛋送你店里去,也免得装来装去的麻烦。”
朱老板自是巴不得的,这样也省他不少的事儿。
麦冬整理担子的时候,朱老板眼睛一扫,这才注意到袋子里的核桃。
“你这儿还有核桃啊!”朱老板眼含惊喜,“这个我也要了!刚好做一道补肾益气的核桃肉。”
半夏笑得眼如月牙,这下撞得好,鸡蛋和核桃全部卖完!
“行!我也给你送店里去。”
“那咱们这就走吧。”麦冬高兴的挑起担子催促道。
“走,我给你们带路。”朱老板不敢再骑自行车了,推车走在前面。
第25章 又一个生意
朱记饭店是县城最大的一个个体经营饭店,就开在人来人往的正街,虽说只有一层,却可以摆下十来张桌子。
朱老板以前是国营饭店的厨师,国家政策变了,又因为他在国营饭店里老是被人打压,一气之下自己跑出来单干。
他的手艺好,店里的人还不像国营饭店的服务员那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大家都愿意上他这里来吃饭。
特别是县城里需要请客办席面的富户,都愿意来他店里。
朱记饭店开得虽不久,这样的席面却已经接了好几次。
半夏他们跟着朱老板身后来到朱记饭店的门口。
后厨的香味已经飘到了前面,不难看出,后面应该正忙得热火朝天。
前面的店里这会儿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打杂的大姐在柜台边守着。
一见到朱老板,大姐便迎了上来。
朱老板道:“去拿个两个筐子来,把鸡蛋和核桃腾出来。”
大姐二话不说的进了后面,没一会便搬了两个筐子出来。
几人把鸡蛋数了一遍,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二十五个,又秤了一下核桃的重量。
朱老板开始数钱给半夏。
“一共多少来着?”
半夏笑着给了个数:“鸡蛋一百二十五个,核桃十五斤四两,就算十五斤,本来是一块钱一斤的,你买得多,给你算八毛,加起来一共是二十八块二毛五分,这样吧,你给二十八块就成。”
朱老板挑眉:“这怎么好意思,我这是占了大便宜了。”
本来就优惠了,还一少再少,朱老板便觉得这人也太实诚了,人家是能赚一分是一分,她是能少一毛就少一毛,这哪像个做生意的。
心里虽然这样想,朱老板却很高兴,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半夏不知他正在腹议她,笑了笑道:“朱老板要是觉得占了便宜,不如以后就买我家的鸡蛋怎么样?你要多少,我直接给你送店里来,也免得你出去买了。”
朱老板楞了一下,反应过来道:“这样也好,我这每天的鸡蛋消耗也不少呢。”他眼珠子一转,“只是这价格?”
半夏便道:“鸡蛋有大有小,要是小的我再给你算一毛三一个就不合适了,这样吧,既然咱们是长期送,那就按斤来算,一块二一斤,你要多少,我就给你送多少。”
农家鸡蛋一般都不大,一斤鸡蛋大概8到10个,市场上的鸡蛋会根据大小适当调价,平均下来,一斤也得一块四五的样子。
朱老板作为一个厨师加老板,自然是知道市场的价格的,见半夏给的合适,便点同意。
“行,那你以后隔三天给我送二十斤鸡蛋来,对了,明天能送二十斤来不?”
别看他现在买了不少,光今天中午这些鸡蛋就得用得差不多。
半夏忙点头:“能,肯定给你保证好质量,绝对没有坏蛋。”
麦冬在一旁听着高兴得掩盖不住自己的喜色。
在朱老板以为就这样后,半夏话锋一转又问道:“朱老板,你店里的食材有人供货不?”
听话听音,在经过鸡蛋的事后,朱老板了解她的意思,挑眉问道:“你还能供应食材?”
“当然能啊!”
半夏忙应下来,“鸡、鸭,生姜大蒜小葱,各色应季菜瓜,只要你要,我就能给你送,绝对不会比你在市场上买的贵,咱们还给你送货到店,能给你省不少的事儿呢。”
麦冬在一旁听得咋舌,家里啥都没有,他姐就敢说出一副,样样齐全的样子,她可真行。
朱老板打量了一下半夏,“麻烦贵姓?”
“免贵姓林,林半夏,这是我弟弟林麦冬,我家就在新市镇的林家沟。”半夏指着麦冬介绍,怕人家不放心,还把家里地址也说了。
朱老板想了想后道:“每天的菜、肉都是我在市场上买的,倒是没人送,你送倒也可以,可要是不符合我的要求咋办?”
他是个厨师,又是自家的店,对于食材的质量一向要求得高。
半夏便笑着道:“我明白你的顾虑,怕的就是不新鲜,这个你不用担心。
这样吧,我也不要定金什么的,你说说你要什么,给我列张单子,我先给你送来,你要是觉得合适,你就留下,要是不合适,我大不了在外面摆摊散着卖给别人就是了。”
听半夏这样一说,朱老板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点头同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