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_燕三月【完结+番外】(24)

  林长生敲了他一下:“行了,这是你姐疼你,想给你攒娶媳妇的钱,以后记得你姐的好、多帮帮她就成。”

  林长生看了几天,半夏他们这生意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真不少赚,别看两成看着不多,一个月下来,可不比城里上班的少,说不定还得翻倍。

  他是真觉得儿子占了闺女便宜,要是没闺女,他这傻儿子哪能想到这个,给了两成顶天了。

  半夏心里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家人,生怕多要了你的,一心只想着为你好。

  “石冬青说了以后每个月给小石头寄十块钱,这钱以后就给咱妈,当我们小石头的生活费了,这个你们总不能拒绝吧。”

  没等林长生开口,张淑芬便道:“你要是实在要给,就给五块吧,咱们乡下啥都是地里出产的,也没啥需要买的,五块都花不完。这样也免得你不安心,也免得以后有人说你吃娘家的话。”

  林长生抬眼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麦冬挠了挠脑瓜子,一脸的问号:“谁以后会说?咱自家的事,管他们那么多干嘛?”

  张淑芬白了他一眼,这就是个不开窍的棒槌!

  ……

  早上五点半,半夏便起床了,抱起还在睡的小石头嘘嘘完,又喂了奶。

  别看小家伙睡得香,可一点也没耽搁喝奶,一塞他嘴里,他便自觉的喝了起来。

  等他喝得小肚子溜圆后,半夏把他抱到了她爸妈的房间,放张淑芬的怀里。

  这才去厨房煮早饭。

  锅里小火熬着粥,她给自己和麦冬下了两碗面条,吃完后,便推着麦冬刚装好的鸡蛋、鸡、鸭还有鱼的自行车出了门。

  麦冬本打算自己去的,半夏没让,又不放心半夏一个女同志大清早的去那么远的地方,就只能跟着。

  反正自行车也能坐下,就是踩车累了点。

  他们先到了地里,在栓子叔和桂花婶家买好了朱记饭店要的菜,这才骑上车子出了村。

  一个半小时后,两人到了朱记饭店的门口。

  朱老板抬手看了看手表上显示的时间,七点二十,“你俩可真够早的啊。”

  半夏笑着往店里搬东西:“哪有你早啊!你这店里都开始迎客了,想来四点钟就起了吧?”

  朱老板跟着帮忙:“做吃食的就这样,我也是为了多赚钱,要不然也不用做早餐这一摊子。”

  “有钱干嘛不赚,这么大个店,再加上你朱老板的手艺,不赚钱都对不起这店里的招牌。”

  “哈哈。”朱老板笑道,“你这话我就是爱听。”

  朱老板对半夏送来的食材各方面都很满意,见他们还提了几条鱼来,也收了。

  并在店门口的今日供应上写上‘红烧鲫鱼只限六份,卖完即止’这句话。

  他刚写完,在店里吃早餐的食客便定了两条,说是中午和领导过来吃。

  朱老板很高兴:“以后要是有鱼就直接给我送来就成,我都要。”

  市场上的鱼并不是每天都能供应上的,朱记饭店用鱼做的菜,供应不定。

  六条鱼一共八斤,朱老板给了一块二一斤。

  麦冬兴奋的脸都红了,一心只想着赶紧回去,再抓上了十条八条的。

  这可和其他的不一样,这是无本的买卖。

  哦不,本钱是半两都不到的猪肉。

  朱记饭店每天供应的食材都差不多,除了姜蒜、干货这些长期储存的食材。

  说好明天的供应后,半夏和麦冬推着车离开。

  在路上半夏把卖鱼的九块六毛钱给了麦冬。

  麦冬双手往后一缩:“我不要,不是说了八二分的吗?你干嘛现在就给我。”

  半夏直接塞他胸口的上衣兜里,“这是你辛辛苦苦去河里去抓的,付出的是你的劳动力,姐能占你这便宜吗?”

  麦冬还想掏出来,半夏又道:“小心掉了!拿着行吗,再这样我生气了,你个男孩子身上不放点钱怎么成。”

  麦冬瞧了瞧他姐的脸色,只得揣好。

  心里还是很高兴,他可从来没有这么多钱过,以前身上只要有点都被他妈给没收了,美其曰:给他存着娶媳妇。

  “姐,能和你商量给事儿不?”

  “啥事?”半夏瞅了他一眼。

  麦冬讪笑:“别和咱妈说你给我钱了行吗?她要是知道了,肯定给我没收了,”

  半夏笑了笑,见他一脸可怜兮兮的样,点头同意:“行,我不说,不过你都这么大了,已经开始跟着我做生意了,妈她应该不会再没收你的钱了。”

  麦冬瘪嘴,“那可不一定……”

  半夏今天没有进货,直接和麦冬离开县城回了家。

  趁着下午的时间她还打算下一趟乡。

  回到家后,听说昨天抓的鱼全卖完了,价格还给的高,张淑芬在还剩下一斤多的猪肉上割下了小指母大的一块肉递给麦冬,嘴里还心疼的道:“洗马河里的鱼太精了,蚯蚓都看不上,它们咋不跃个龙门飞上天呢。”

  就是这么的奇怪,村里的这条河有鱼但是难钓的名声邻村人都知道,你就是挖一碗蚯蚓来,也钓不上几条两指宽的小鱼来。

  只有拿着鸡鸭肉这些才能把它们给引上来。

  可谁能舍得呢,这年头一年下来也吃不上几次肉的。

  惹得大家经常是看着河里游来游去的鱼流口水,邻村人常说林家沟的人是白占了段儿河了。

  这条名叫洗马河的河很长,传说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以前这里是洗战马的地方。

  弯弯曲曲的横跨很多给村庄和镇,连接这县里的护城河周河。

  半夏他们村里的这一段儿河床虽然不怎么宽,但是很深,一般人不敢下去,只敢在外围洗衣或洗澡。

  河底的水草很多,水质清澈,肉眼可见。

  以前有人不信邪游到深处,几乎没几个能再上岸。

  几条人命的代价下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有人往深处游了。

  村里人也试过撒渔网捞鱼,可惜,河里水草多,鱼没捞上几个不说,还废网,就没人再这样干了。

  林家村的人常常望着河里的鱼,望鱼止馋。

  第31章 讨论

  麦冬接过那一小块肉,拿起墙角的木桶和竹筐便往河边跑去。

  小石头见到后,拍了拍半夏的手臂往外指。

  半夏便哄他:“舅舅去给小石头抓鱼去了,待会儿就回来,小石头就在家看着妈妈干活好不好?”

  小石头嘟嘴:“哦……”

  趁着有时间,张淑芬把已经发酵好的豆瓣搬了出来,准备下今年的豆瓣酱,半夏把小石头放她爸给做的摇篮里,拿了个小凳子坐在一旁。

  张淑芬下豆瓣酱时和人家不一样,她会在里面放一些嫩姜和藠头,就算是腌上几年的时间,拿出来吃的时候都还是脆生生的。

  也会在剩下一些豆瓣酱的坛子里放入新腌制的霉豆腐,这样一来又辣又咸的酱香味会经过时间的发酵渗入豆腐中,使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村里人知道张淑芬酱菜都腌制得好,也有人跟着学,可就是学不出她做出来的味道。

  只有半夏还学到她的几分精髓。

  “尝尝味儿怎么样?”半夏的嘴里被塞了一点豆瓣。

  “嗯。”半夏砸吧砸吧嘴点头,“味儿够了。”

  现在就已经很香,等过上一段时间味儿会更好。

  张淑芬下的豆瓣酱装满了一口老坛子,估计得有70多斤,这就是家里一年来要吃的豆瓣酱了,炒菜、炖汤、烫菜,不管是做什么都可以放些提味,没有菜的时候拌饭也是一绝。

  这一刻,半夏突然升起了一个想法。

  “妈,明天你给我装点咱家的豆瓣酱、咸菜和泡菜吧,我带县城去。”

  张淑芬正弯着腰往坛子边缘掺清水,闻言手里的动作一顿:“带县城干嘛?你姑前几天来的时候不是拿了些回去吗?”

  “不是,我是想带点让朱记饭店的老板尝尝,要是他能看上,说不定又是一个进项。”

  张淑芬站直身体:“能行吗?人家一个厨师,手艺能没咱们好?”

  半夏笑道:“妈,你可别小看自己,反正我就觉得你腌制的是最好吃的,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张淑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快要吃午饭时,麦冬才提着竹筐和木桶回来。

  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今天的收获颇丰。

  “嘻嘻,姐,我抓了十五条鱼!今天我学聪明,我把肉套竹筐中间,站在水里不动,等那些鱼一只只的游进来,我把竹筐往上一提!一筐就给我抓了四、五条!”

  昨天他就是太急躁,不然不会才抓六条。

  麦冬神色激动,“就是有两条比较小,咱们可以留着自己吃,剩下的都送朱记饭店去。”

  林长生就跟着在他的后面,在墙角放下农具后,便道:“先养着吧,不要一次性的都送去,多了人家不一定能吃得下,细水长流比较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燕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