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_燕三月【完结+番外】(25)

  半夏也点了头:“爸说得对,咱们也不可能天天都去抓鱼,既然要送到朱记饭店去,就先不往外面卖。”

  吃完午饭,稍微的午休了一下后,半夏和麦冬带着货物,骑上自行车下乡。

  有了自行车两人的速度快了很多,路过之前去过的那两个村子时,要买东西的没有几个。

  倒是买糖果的小孩很多,半夏卖的不再是冰糖,而是一分钱一颗的纸包糖。

  这让村子里的小孩们见到半夏就欢喜得不得了。

  半夏和麦冬继续往其他的村子去,他们还推着自行车上了山,在山上的村子里卖了不少的东西,也收了不少的干货和鸡蛋、鸭蛋。

  一直到天色渐暗后,两人才打道回府。

  张淑芬搭了个凳子在灯下挑种鸡蛋,家里多养鸡鸭,扩大菜地的事,她已经个林长生商量好了,林长生今天下午一下午都在整治新的菜地。

  见半夏他们回来,张淑芬忙问生意怎么样?

  麦冬抢先道:“好着呢,有了自行车去哪儿都快,我和姐跑了好几个村子,东西都卖光了,还收了不少的干货。”

  张淑芬小心的把手里的鸡蛋放到右边的篮子里,在她的脚边一左一右放了两个篮子,“你唐婶子把鸭子给送来了,下午村里的人还卖了两百个鸡蛋给咱,我挑挑看有多少能孵小鸡,得赶紧把鸡鸭养起来。”

  半夏喝了一杯水后,看了一眼睡着了的小石头后,蹲在她妈的身边帮忙。

  “妈,你打算养多少只鸡?”

  张淑芬想了想:“先养五十只,五十只鸭,他爹,你觉得咋样?”最后,她还问了一下在一旁编背篓的林长生。

  林长生手里的动作不停:“问闺女。”

  张淑芬看向半夏。

  半夏:“要不,……一样先养……两百只?”她不确定的道。

  按她妈说的数量,靠着自家供朱记饭店的货悬得很。

  张淑芬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养那么多干嘛?”

  半夏:“卖呀!你想想,朱记饭店一天就要三只鸭、三只鸡,一个月就是90只,加起来就是180只,一只鸡从孵出来到出笼得三个月吧?你这两百只还不够三个月卖的呢。

  所以咱们还得按批次来,每个月都得养上两百只才行。”

  麦冬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没错,要不一样养三百只吧?刚好够三个月的。”

  张淑芬啐了他一口,“你知道六百只鸡鸭一天要吃多少粮食不?可真敢想,要是这些家禽生病了咋办?那是一个传一窝的,我怕一不小心啥都捞不着!”

  半夏一拍手:“所以一样先养两百只,咱家后面不就是挨着山坡吗?那块坡地也是咱家的,编上篱笆把那一块儿都给围上,平时注意一点,也不让鸡鸭到处跑,我去县城的时候买些关于养殖的书来,小心一些,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妈,你算算这一个月下来光鸡鸭这两项,咱家得多赚少钱?连蛋都不用去别人家收了,这都是钱呀!喂鸡的粮食根本就不是问题。”

  张淑芬还是有些犹豫,但是听到半夏给她算得这笔账又心动得很。

  她把目光转向家里的一家之主:“他爹?”

  第32章 在考场卖泡面

  林长生敲了敲桌子,这是他思考时的惯性动作。

  半响后,他道:“也不是不可以,可是这样一来,咱家可忙不过来了。”

  地里的活、家里的事、还有半夏他们的生意,这个家里总共就五个人,有一个还是个需要人24小时带着的小不点,就算是忙得连轴转也不行。

  半夏笑了笑:“爸,等到忙不过来的时候,咱家也可以请人呀,不管是地里的活,还是家里养的鸡鸭都可以请人。”

  半夏算是看明白了,种地哪有做生意赚钱,哪怕就是种菜、养家禽去卖,一年下来的收入也比种地高。

  但土地是农民的根,让他们抛弃土地不种粮食那是不可能的。

  “还请人?”张淑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家的活还要请人的想法,“那不是和地主家的长工差不多了。”

  林长生眉一皱:“说什么呢,这才过了几年,嘴上没个把门的。”

  半夏忙道:“世道变了,咱们也得跟着变,既然要做生意,要致富,肯定会走到这一步的,我可没打算永远都这样小打小闹。

  妈,人家现在县城里的干部家还请保姆呢,那又是啥?

  要是有问题,人家当干部的敢请人吗?”

  张淑芬张了张嘴,半响后才道:“我说不过你们,按你们说的来吧。”

  半夏赶紧让麦冬把今天收的鸡蛋、鸭蛋搬过来,“咱们挑一遍,看看有多少能做种蛋。”

  林长生站了起来,没和他们一起挑种蛋,而是去后院丈量去了,看看得做多少竹筐,铺多少的窝,要多长的篱笆。

  还得在后面盖上两间泥巴屋子才行呐,家里的孩子还是没经过啥事,总有想得不周到的地方,还得他这个当爹的来找补。

  第二天,半夏只带了朱记饭店要的食材,昨天收的那些,并没有带上,她今天不打算摆摊,她还有其他事要做。

  “朱老板,这是我自家腌的,给你拿了点过来,你尝尝味,要是味好,我再给你送。”

  半夏把今早装好的泡菜、豆瓣酱和咸菜递给了朱老板。

  朱老板还未接过,便闻到一股酸辣咸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香!”朱老板打开一看,豆瓣酱颜色红亮,泡菜水嫩爽脆、咸菜酱香浓郁。

  他一样的尝了一些,砸吧砸吧嘴品味,“这味儿可真好!用他们做菜肯定更上一层楼。”

  他现在就很想去做上几道水煮肉片、酸萝卜老鸭汤、咸菜烧白来。

  他不得不承认,比他腌制的可强多了。

  朱老板也是个人精,直接就问道:“半夏妹子,你这些东西咋卖?”

  半夏乐呵呵的笑了:“都是自家腌制的,本来没想着要卖的,既然朱老板你看得上,……要不,你看着给?”

  朱老板嘴角一僵,最怕这句你看着给了,给高了吧,他心痛,给低了吧,又张不开口。

  半夏眼睛微闪:“你是知道的,泡菜和咸菜还好,这豆瓣酱可不同,年限越长,酱香便越重,味道也越好,我家现在有一坛腌制了两年的豆瓣酱,还有半坛腌制了三年的,那味道简直香惨了。”

  “我都要了!”朱老板忙道,他咬了咬牙,“豆瓣酱三年的就给两块五钱一斤,两年的一块五一斤,这个泡菜8毛一斤,咸菜……一块钱一斤,怎么样?”

  “成交!”半夏爽快的应了,又笑眯眯的问道:“泡菜和咸菜你要多少?”

  “先一样的送二十斤来吧,用完了再说。”朱老板肉疼。

  从朱老板那里离开后,半夏拉着麦冬又去卖冰棍的作坊进货,买了一百只冰棍儿。

  麦冬很佩服他姐,家里年年都腌的咸菜、泡菜、豆瓣酱都能那么贵的卖出去。

  现在又买了这么多的冰棍,难怪早上出门的时候,带了一床小石头的小棉被呢。

  麦冬咬着冰棍问道:“姐,你是想把冰棍也拿学校去卖吗?”

  半夏点头,快速的吃完一根,“咱赶紧回去,还能赶上第一场的考试结束。”

  ……

  镇小学门口,半夏在给门卫大爷塞了一包泡面,两根冰棍后,进入了学校。

  她找了个地方停好自行车,拿了一张凳子放在地上,放了一块板子在上面,把方便面、饼干、糖果、铅笔、习字本摆上。

  汽水就整箱的放在地上,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的是围着棉被的泡沫箱,把手上一边还挂着一个热水瓶。

  麦冬把水桶里的一叠碗拿出来,在不远处的水龙头那里打了一桶水放一旁。

  学校里有等自家孩子考试的家长,见到半夏他们摆着的东西,不自觉的走了过来,

  “这是卖汽水和冰棍?”一位年轻的妈妈问道。

  “是呢,还有泡面。”半夏拿起泡面给她看,“你瞧,这是省城新出的方便面条,里面有调料包、面饼,只要倒上开水泡个三分钟,就是一碗香喷喷的面条。

  你瞧我碗和开水都带来了,你说说咱们孩子在里面考试多辛苦啊!还费脑,肚子肯定饿得快,等他们考完这场,吃碗面填饱肚子,才有精力考下一场,肯定能考个好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以后也能上个好大学。”

  年轻妈妈一看就是个不差钱的,一听半夏这样说,便道:“那你先给我泡上一碗,还有几分钟我儿子就出考场了。”

  半夏笑眯眯的:“行,我这就给他泡上,要不要汽水?一碗面条,一瓶汽水,那才好呢!管饱又解渴。”

  “行,也来一瓶吧,多少钱?”

  半夏:“泡面三毛五,汽水两毛,一共五毛五。”

  年轻妈妈毫不迟疑的给了钱,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一旁却有人小声的嘀咕:“三毛五都能吃碗肉丝面了,这也太贵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燕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