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一边泡面一边解释道:“肉丝面和这个可不一样,这个方便面香着呢,人家为啥叫方便面?那是因为方便啊!只要有开水,哪里都能泡。
其他的哪里能有这个方便?
其实我也觉得贵,可我真没赚钱,进货价它就高啊!
咱们孩子辛辛苦苦的上一年学,也就考两次,买包方便面犒劳犒劳他们,他们心里也开心,知道考试的时候能吃好吃的,说不定就爱上考试了,巴不得好好学习,你这样一算,就不觉得贵了。”
年轻妈妈在一旁点头,“我就是这样想的,又不是天天吃,偶尔吃上一次,有什么舍不得的。”
刚好这时,半夏倒入开水往碗里一冲,泡面的香味瞬间扑鼻而来。
“好香啊!”
第33章 香惨了
‘叮铃铃!’第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教室门口,或垂头丧气,或开心跳跃的考生们一个个的冲了出来。
有的跑向送他们来考试的家长,有的三三两两的和自己的同班同学聚在一起讨论。
半夏的小摊无疑是最吸引他们的,泡面的香气,还还没走考场的考生们都闻得到。
“好香!好香呀!”
半夏的泡面已经泡好,年轻妈妈端起碗招呼着自己刚出考场的儿子,“幺儿,快点来,妈给你买了方便面。”
被叫做幺儿的男孩是个胖墩墩的小胖子,一听到他妈的话,像个炮仗一样的冲了过来。
小胖手一把接过碗,拿起筷子‘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他妈妈在一旁拿着一瓶白冰洋汽水,嘴里说着慢点慢点,喝口汽水的话,脸上带着的是满足的笑。
小胖墩吃得喷香,可把一旁的学生娃们给馋坏了,缠着自己的长辈也要吃泡面和汽水。
没有比这更好的广告效果了。
那舍得的家长,二话不说就给孩子买了泡面汽水套餐。
那不舍得的,孩子再怎么歪缠也没用,买根冰棍打发了事。
今天参考的是整个新市乡镇所有一年级的学生,一到了期末考,乡下的学校的学生们便会被家长或老师送到镇上的学校参考。
有的学生是跟着老师来镇上考试的,来之前家里的长辈就给了钱,自己就能做主,钱够的便买了泡面,钱不够的就买了其他。
还有那聪明的小学生,两个人的钱合着一起买泡面吃。
半夏的生意好得出奇,带来的碗都不够,只能等着人家吃完,马上洗了给下一个人用。
可惜,半夏只买了一箱,一箱里面也只有二十包而已,没多大的功夫就买了个一干二净,就连汽水都没了。
在二十分钟后的下一场考试开始前,半夏带来的东西,除了剩下几支铅笔和习字本外,其他的都卖了个一干二净。
半夏和麦冬只能提前收摊儿回家。
“姐,我之前还怕卖不完呢,这才多大一会儿工夫啊!比咱们下一趟乡赚的钱都还要多。”
半夏手里提着水桶,“今天是一年级的学生考试,后面还有其他年级的,得考上四天呢,明天早上去县城送菜的时候,咱们再多进些货。”
麦冬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回过头对着半夏笑:“学生娃的钱真好赚。”
半夏提醒他看着路,镇上人多,别撞到了人。
“现在的条件好了,自然就对孩子舍得,要说这世道最好赚的钱,估摸着就是女人和孩子的了。”
半夏想了想又道:“要是能在学校里面开个小铺子就好了。”
“啥?”麦冬转过头来,“姐,你说啥?啥铺子?”
半夏摇了摇头,“没啥,我就随便想了想……”
就在这时,麦冬推着的自行车撞到了一个人。
“哎,不好意思,你没事吧?”麦冬连忙道歉,抬头一看却瞬间冷了脸。
“石冬青!”
石冬青点了点头:“我在远处就看到你们了,叫了你们两声都没回应。”
“所以你跑我们前面找撞来了。”麦冬语气很冲。
半夏除了刚开始撞到人那会儿脸色变了变外,现在神色平静如常,面前的这个人,对她来说,已经不能牵动她的任何思绪了。
因为……不值得。
“是离婚报告下来了吗?”她现在只想知道这个。
石冬青看着她点了点头:“我刚收到的,拦着你们就是想跟你说这事。”
“那咱们下午就去乡上把事情办了吧。”
石冬青:“……好。”
他看了看自行车上的泡沫箱和装汽水的空玻璃瓶,“听说你在做生意?生意怎么样?还好吗?”
石家村离着并不远,村与村之间几乎都沾亲带故,半夏做生意也有好几天了,石冬青知道很正常。
“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有什么不好的,你放心,该你的钱会还给你的,下午我就给你。”
石冬青面露疑惑:“什么钱?”
麦冬插到石冬青和半夏中间:“什么钱?我姐嫁给你这一年半来,你寄来养家的钱!别在这儿装作不知道,我就不信,你不知道你妈来我家要钱的事!”
石冬青深吸了一口气:“我是真不知道,我以为她是去看小石头的。”
麦冬别过脸嗤笑了一声。
半夏在这一点上倒是相信他的话,不过,不管他知不知道,该给的半夏会给,免得他妈以后找事说。
“你先忙,下午乡镇府门口见,我等你。”半夏说完便要走。
“半夏。” 石冬青叫住她,“不管我妈说的什么,那不是我的本意,钱,不用给,你嫁给我,这钱本来就该给你的,就留给小石头用吧。”
半夏头也没回:“都离婚了,还是算清楚得好,你要是觉得每个月给小石头的钱多,也可以不给,小石头也不差这点。”
说完后,半夏没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和麦冬推着自行车直接走了。
只留下石冬青看着她的背影神色莫名。
回到家后,半夏喂完小石头后,便进了自己的屋子。
张淑芬抱着小石头朝麦冬努了努嘴:“你姐咋了?生意不是挺好的吗?”
之前半夏回来拿东西的时候就给她说了,朱记饭店定了家里的豆瓣酱这些的事,价钱还给得不低,她高兴到现在,谁知闺女一回来,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还把自己给关房里不知道在干啥。
麦冬把他妈拉到一边,“在镇上遇到石冬青了,下午说好去乡镇府离婚。”
张淑芬叹了口气,一脸忧愁的道:“别看你姐这段时间像是个没事儿人一样,真到了这个时候,她心里还是难受,可怜了我们的小石头。”
小石头不知道姥姥可怜他啥?
望着在院子里散步的大母鸡,拍着小手‘咔咔’的笑,直乐不得了。
林长生从后院的小门进来听到这话却不以为然,他闺女这会肯定不是因为离婚的事难受,但他没说啥,而是指挥着麦冬干活,“跟我去河滩上挑几担子黏土回来,得砌两个鸡舍、鸭舍。”
“好。”麦冬挑着筐跟着去了。
第34章 两眼放光的张淑芬
等半夏从房里出来时,看到的便是她妈欲言又止的神情。
“咋了?我爸和麦冬呢?”
张淑芬把孩子给半夏抱着:“去河滩挑泥去了,你咋想的?”
半夏被她妈后面的这一句给问懵了,啥叫她咋想的?
张淑芬欲言又止,“……要是犹豫,就再想想?”
半夏这才懂了,无奈的笑道:“妈,你想多了,我刚才在想石冬青寄回来的钱都是怎么用的,列了个单子出来,下午给人家的时候也能明白,免得人家以为我贪了钱。”
张淑芬也不知是失落还是庆幸,喃喃的应了一声:“哦。”
她把小石头递给半夏:“我去做饭。”
半夏:“我来吧,您看着小石头就成。”
……
乡镇府门口,半夏手中拿着一张薄薄的纸,这是她和石冬青的离婚证,一人一份。
她拿起仔细的看了看,上面写着她和石冬青的名字、年龄、籍贯、婚姻存续日期。
离婚理由:双方性格不合。
子女处理:一名男孩由女方抚养。
财产处理:财产平均处理。
后面还有一栏备注:男方每月给孩子十元抚养费,直至十八。
半夏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心里提着的气一下子落了地。
远离了该远离的人,这辈子,她和孩子都不会有像书中那样的结局了吧。
“这是这一年多来,所有花销的单子,你寄了多少,又用了多少,我都写得清清楚楚了,你看一下。”
她从兜里掏出上午就写好的明细单子递给他。
“在我找回小石头搬出你们家之前,我手上那时还剩两百四十七块六毛,咱俩一人一半,这是一百二十三块八,你拿着吧。”
石冬青看着半夏递来的钱并没有接下,他刚才粗看了一下半夏列的单子,上面几乎没有半夏花的,大多数是花在他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