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_燕三月【完结+番外】(60)

  麦冬和林长生也给自己选了几件,男装就简单多了,样式颜色也就那几样,白、灰、蓝。

  棉衣半夏给家里人一人留了两件,他们这里冬天湿冷,一到冬天衣裳倒是一层层的穿得厚,却一点也不保暖。

  这也是因为棉衣不便宜,家里舍不得,一人也就那么一、两件能穿上身的,不是特冷的时候还舍不得穿,便把其他衣裳一层层的穿上身。

  第81章 平平安安

  人人都有了新衣裳,就小石头没有,他歪着小脑袋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晃来晃去的转个不停,拍了拍妈妈的手臂,指着散在四处的衣裳给妈妈看。

  小嘴还一动一动的,像是在说,怎么把他给忘了?

  半夏‘啪叽’一口亲在他的小脸蛋上:“这是大人的衣裳,等小石头长大了就能穿了。”

  小石头也不知听没听懂,见妈妈亲他,兴奋的拍着自己的小手手,“……上、桑。”

  半夏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惊喜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

  “小石头这是说话了吗?”

  张淑芬和麦冬闻言也放下衣服围了过来。

  “小石头叫姥姥,姥、姥。”

  “叫舅舅,叫舅舅。”

  小石头以为他们在逗他玩儿,拍着小手直乐。

  半夏又亲了亲他:“妈、妈,乖儿子,跟着我学,妈、妈。”

  小石头学着她的样子‘啪叽’一口亲她脸上,糊了她一脸的口水。

  半夏擦了擦脸上的口水,放弃了小石头今天就开口叫妈妈的美好愿景。

  林长生坐在一旁,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的闺女和大外孙。

  “半夏,小石头的大名取了没,户口是不是还没上,什么时候开个证明去把户口上了吧。”

  他们这里的人上户口时并不着急,有些人等到读书了才会把户口上好。

  半夏点了点头,“等我忙完了就去,至于大名,就叫林安吧。”

  她并不想让小石头跟着石冬青姓。

  “跟咱们姓啊!我看行,林安,平平安安嘛!”张淑芬开心完后又有些担心,“就是不知道石家人知道了会不会闹。”

  麦冬挥舞着自己的拳头:“他们敢!小石头都跟我姐了,当然跟我姐姓!我看也别叫小石头了,就叫小平安算了。”

  半夏笑着点头:“这个好,以后咱们就叫他小平安,是不是啊!小平安?”她晃着怀中的小石头问。

  小石头被妈妈给晃晕乎了,张着懵懵懂懂的大眼睛左顾右盼,好像在好奇,在叫谁呢?

  张淑芬摸着小石头的小脸蛋:“瞧把我们小石头都叫迷糊了。”

  麦冬:“是小平安,等他听两天就知道咱们在叫他了,是不是呀,小平安。”

  小石头、小平安:“……”低头玩儿手手。

  林长生见半夏让孩子姓林,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他们这一房子孙后代本就少,外孙跟了他姓,这就是他的亲孙子,谁要是以后再和他说,他养的是吃就就走的外孙狗,他非得给他们好好掰扯不可。

  至于石家人,本来就没打算和他们再接触,管他们干不干,关他屁事!

  “我看别等忙完了,明天就去,我去办!”林长生一锤定音!免得夜长梦多,只要户口上了,后面可就不好改了。

  她爸要帮着跑这一趟,半夏肯定没有意见,只是,等她第二天看到户口本时,不淡定了。

  “爸,你咋把小石、小平安的户口上家里的户口本上啊?”

  不是应该上她的户口本上吗?

  她的户口本是单独立出来的,她又是当妈的,小石头应该在她的户口本上才对。

  明明早上他爸走之前,她把户口本还给他了,谁知道他还悄悄的带了家里的户口本。

  林长生面色都不变一下,晃了晃手里的户口本:“这有啥区别?都是姓林的,还不都一样,我看这样就挺好。”

  半夏嘟了嘟嘴,既然一样,干嘛还把家里的户口本拿上?

  她爸肯定昨天就想好了,难怪要急着自己去给小平安上户口。

  张淑芬在一旁笑而不语,抱着现在还没搞懂他怎么改名了的小平安亲了亲。

  这老头子,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户口本上多添几口人,半夏把户口迁回来后分了户,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得劲。

  这下好了,户口本上添上咱们小平安的大名了。

  半夏还让她爸做了两个挂衣服的落地架,把每种衣服的款式都拿了一件出来单独挂上,做个样板,其他的叠得整整齐齐的用袋子放到一边,免得被人翻来翻去的弄得乱起八遭。

  她虽然卖的是堆积的陈货,但也得弄得整整齐齐,不能让人一看就觉得这衣裳不行,一副要降价大甩卖的模样。

  她还根据质量把所有的衣服分了类,定了价,怕品种太多搞忘了,在衣架上就写好了价格。

  至于有些优惠,直接在上面的基础上往下减就是了,这样,人家也能看到她到底便宜了多少。

  还有商意远送给她的那一堆有瑕疵、太过皱巴的衣裳,她也该清洗的清洗,该熨平整的熨平整。

  怕耽误时间,她还请了隔壁的花婶婆媳来帮忙。

  不仅给了工资,还一人送了一套衣裳。

  村里女人们早就对半夏的衣裳好奇不已,在过了一天的时间后,三三两两开始扎堆的往半夏家里跑。

  就怕半夏说的优惠没了。

  这年头,村里就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的衣裳够穿的。

  俗话说得好啊!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她们就想知道半夏能给她们便宜多少。

  “啥?这么好的衣裳,才两块五?”一位大婶拿着手里的蓝底碎花短袖衬衣惊讶的问道。

  半夏点了点头,“你没听错,就这价,我不是说了吗,咱们乡里乡亲沾亲带故的,哪能赚你们的钱呢。”

  大婶眼也不瞎,自然也看到了衣架上写的价格,这意思是卖给外人卖三块五,卖给村里人只卖两块五?

  天爷也!整整便宜了一块钱!

  大婶反而有点过意不去了,苦口婆心的劝道:“半夏,咋能让你亏钱呢。”

  半夏便笑道:“我是没赚钱,但也没亏,你瞧我卖给别人的价,要是亏了,在其他地方也就赚回来。”

  大婶:“真没亏?”

  半夏都怕她不买了:“真没亏。”

  “那咋这么便宜呢?”

  好奇的不止大婶,还有村里的其他女人们。

  半夏笑了笑:“实话给大家说了吧,这衣裳都是好衣裳,为啥这么便宜,那是因为城里人嫌弃不时髦,所以人家厂里才亏本卖出来。

  我就想着,人家城里人嫌弃,咱们不嫌弃呀!咱们乡下人都朴实,又不喜欢穿得花里胡哨的,只要保暖体面就成。

  这么好的衣裳还卖这么便宜,不买回来卖给大家多划不来。

  这样,我也赚点辛苦费,大家也能穿到好衣裳,得到实惠不是。”

  半夏的一番话听得大家直点头,这话没错,有新衣裳穿就不错了,哪儿还管它时不时髦。

  就这些衣裳,自己扯料子做的也不见得比这针脚好,这城里人还看不上,他们眼光咋这么高呢!

  第82章 生意火爆

  一时间,女人们买衣服的情绪高涨,不是给自个选,就是给家里的男人、孩子们选,就连娘家的父母姊妹也想帮着买几件。

  衣架上就写了价格,她们自己就会看,只要看上了就问半夏优惠多少钱。

  “半夏,这件棉纶的外套多少钱?”

  半夏:“这个给十二块就成。”

  “半夏妹子,这条涤纶的裤子咋卖?”

  半夏:“给七块吧。”

  “半夏姐,这连衣裙咋卖?这碎花可真喜庆。”

  半夏:“这裙子长,费料子,得十块。”

  “半夏妹子,这棉衣啥价?”

  半夏:“婶子,这得贵点,你给十八吧,卖给别人,我得要二十。”

  大婶掂了掂重量,“不贵,这件怕是得有两多斤重,自个买着做只够棉花钱的。”

  大婶又摸了摸料子,“这料子也好,厚实,不透风,颜色也好,耐脏,我要一件。”

  对城里人来说不好看的颜色,在她们看来根本就不是事儿。

  那浅色的,她们还看不上呢。

  林长生和张淑芬是知道这些衣裳的价格的,半夏虽然卖得便宜,但是离她说的什么拿货价差得还是有点远的。

  见半夏说得头头是道,村里的人还相信得不得了。

  两人有些心虚,待了没一会儿,抱着小平安就躲进了后院,让麦冬在一旁帮忙。

  等一群人离开半夏家时,几乎人人手里都抱了几件新衣裳。

  别看衣服的价格不贵,可加起来也便宜,最便宜的也就是夏天的短袖上衣了,买这个的也最多。

  半夏还没开张,在村子里就卖了差不多六七十件衣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燕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