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_燕三月【完结+番外】(61)

  第二天刚好是镇上的赶集日,半夏在正街上摆了一个卖衣服的摊子,还用毛笔在一块纸板上写上“国有服装厂高端服装减价批发大甩卖”几个大字。

  牌子就立在摊子前面,只要不眼瞎,一准能看见。

  这天,来镇上赶集的老乡们,才走进正街,便听到了一阵响亮的吆喝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型国有服装厂成品服装降价大甩卖了!”

  “一件衬衣只要三块五,一件棉衣只要二十块!全国最低价!”

  “买到就是赚到,省钱就是赚钱!”

  “机会不是天天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走近一看,只见正街上摆着一个卖衣裳的摊位,在摊位的后方,一排排阶梯式的挂着各种各样的衣裳,打眼一瞧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架高的摊子上,还摆着不少的衣裳,已经有不少人围着在挑选。

  只要路过的女同志就么没有不被吸引过去的。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半夏的摊位上的人便越围越多,忙得半夏和麦冬、林长生手脚不停。

  半夏忙着介绍,麦冬忙着拿衣裳收钱,林长生忙着整理人翻得乱七八糟的衣裳,还得盯着人顺手牵羊。

  “你这真是服装厂的衣裳?”有人问道。

  半夏笑了:“那还有假,这么多衣裳我也做不出来呀!你瞅瞅这侧边儿,是有成分标签的,是要往大城市里的商场销的,这可骗不了人,你再看看这质量……”

  “这大夏天的卖秋冬的衣裳,可得便宜点。”

  半夏:“我的大姐也,要是应季卖,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你这衣服咋这么便宜?怕不是有问题吧?”一位中年妇女拿着衣服翻来覆去的有些怀疑。

  半夏:“这位婶子,你看看这质量,这做工,能有啥问题?要不是现在城里不流行这些款式了,哪里能有这个价卖给你哟!这也就赚给料子钱而已。”

  “哎哎!”旁边挤过来一位大娘,一把夺过中年妇女手上的衣裳,“这件我要了,闺女,能便宜点不?”

  半夏哭笑不得,故作为难,“大娘,不是我不想便宜,你瞅瞅这料子,这做工,三块五毛钱连个料子也买不到呀!要不人家服装厂为了回点本钱,这个价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的。

  要不这样吧,大娘,你要是买五件衣裳,我就再另外送你一件别的,送完即止!”

  半夏把有瑕疵的衣裳拿了出来,“这些衣裳也都是好衣裳,就一点有的地方稍微有点瑕疵,你瞅瞅。”

  半夏把有瑕疵的地方翻出来,惹得大家都看了过来。

  好多人都心动了,这点瑕疵算个啥啊!不注意看都看不到。

  刚才那位怀疑质量问题的中年妇女,一把夺过之前被抢走的衣服,”我要买五件!我这就挑!”这着急的,生怕好的被人给抢走了。

  一时间,众人挑选衣服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还有一家子的妯娌,一人买不了五件,干脆合伙,送的衣裳就给家婆,也是她们的孝敬。

  不要小看了大家的购买力,不过一上午的功夫,半夏的摊子都快空了,只要走到摊位前看了衣服的就没有空着手离开的,生怕这摊子上的衣裳卖完就没了。

  到了中午,镇上的人便少了很多,摊位前也空了下来,半夏几人也可以歇歇。

  胸前挎着的钱袋子已经被零钱撑得鼓鼓囊囊,趁着这会的功夫,半夏蹲在摊位下面,背着身整理自己的钱袋子,免得待会儿连装都装不下。

  麦冬和林长生一人站一边帮忙挡着。

  “姐,待会儿我回家再拿些衣裳来吧?下午肯定还有人。”

  半夏点了点头,“行,咱们先把饭吃了,刚好也给妈端一碗回去。”

  他们一共拿了三百件衣裳来镇上,差不多快卖完了。

  到了下午,果然又来了不少人,这些都是上午没来赶集,听回去的人说了后专门跑来买衣裳的。

  半夏自个儿散卖的生意只做了一天,便开始当起了正经的批发商。

  她的那块牌子可不是白写的,有心的人自然能看到‘批发’二字。

  当天下午便有好几拨人过来和她谈拿货的价格。

  半夏从一开始便没想着自个卖,她还想多吃些商意远仓库里的货呢,要是全都得她自个儿卖,那得卖到啥时候?

  她从一开始想的便是当个二道贩子而已。

  但是她得把局面先打开,让大家看到这生意能做,自个跑来找她拿货,而不是像收黄花菜那样,还得她自己一家一家的找。

  赚钱的生意,自己不去琢磨,难道还想让她送到人家的手里?

  她才不想再干这事儿了呢。

  来半夏这拿货的不止有他们镇上的,也有其他镇的,为了避免恶意竞争,一个镇上不得超过两个商家,这样也给了大家一个保障。

  至于怎么定价,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老乡们也不傻,超过了自己做衣服的价格,也没几个人会买。

  在和进货商们一番掰扯后,半夏也给出了拿货的价格,拿货越多,价格越低,依次递减。

  于是,在回来不过三天的功夫,两千多件便衣裳销售一空。

  而半夏也打响了商台市服装厂小李的电话。

  第83章 赚钱了

  在打这通电话之前,半夏还去了一趟花桥镇的姨妈家。

  吴良云拿的那一百斤衣裳也已经销售得差不多了,他不仅在镇上卖,还挑着往乡下跑了一趟,特别受欢迎。

  见到半夏去,笑着把之前借半夏的钱给还了。

  知道半夏过来就是为了问他要不要继续跟着她一起拿货时,他没有犹豫的定了三百斤。

  他没想过像半夏这样当供货商,他也没这个本钱,他只想着自己散卖着赚一波钱就行。

  他心里也明白得很,要不是半夏,他也赚不到这个钱。

  而半夏这头,花桥镇周边她都不供货,免得耽误了吴良云的生意。

  商台市服装厂办公室。

  小李挂断电话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怎么就卖空了?

  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这才几天?两千多件衣裳就没了?

  说话,他们厂里的那几个老油条磨磨唧唧了好几天的功夫,几个人统共加在一起也才卖出五、六百件而已。

  那个费劲的,还当自己多了不起呢!

  还摆出一副一年之内,绝对清空仓库存货的骄傲模样。

  瞧瞧人家林半夏同志,不声不响的,这次又要了三千三百斤的货。

  小李突然有种冲动,想让老板把人家林半夏给请到厂里的销售部上班。

  几天过后,半夏一行四人,在县城火车站接到了从商台市发来的三千三百斤衣裳。

  在检查一遍过后。

  吴良云骑上昨天才新买的自行车,拉着自己那三百斤衣裳,独自往家赶。

  而半夏他们则是租了一辆大卡车,拉着衣裳出了县城。

  他们没有回家,而是调转方向从县城的另一边出了城。

  本来吴良云想跟着帮忙的,但半夏这一忙就得好几天时间,她不想耽搁他做生意便没同意,让他自个先行回了家。

  至于半夏他们忙什么?

  当然是用最快的时间把这三千斤的衣裳给销售出去!

  蔡家镇的人发现镇子上开进了一辆大卡车,车上一车的货,遮的严严实实的也不知道是些啥?

  他们的好奇心刚被提起,便见到车斗里站起来一位才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同志,女同志手里拿着一个铁喇叭,往嘴边一放,一阵清脆响亮的吆喝声便在街上响了起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国有服装厂成衣批发!国有服装厂成衣批发!”

  “以往只能在商场看到了成衣,在这儿就能买得到!”

  “不计成本,降价大处理!”

  “物美价廉,挥泪抛售!”

  “夏季成衣低至三块五!冬季大棉衣低至二十!售完即止!”

  “买得越多,价格越优惠!”

  麦冬和林长生从前排的位置上下来后,双手一撑便爬上了车斗,拆了一包小李根据半夏要求准备的样衣出来,和他爸配合着挂在了卡车上。

  没一会儿的工夫,卡车边儿就围了不少的人,指着自己看上的衣服问价。

  在知道价格后,不少人都掏出了钱。

  半夏这时还在车斗里,麦冬在下面收钱,她和她爸拆了包裹往下递衣裳。

  她一边找衣裳,一边还拿着喇叭喊:“成衣批发!买得越多,价格越优惠!各种样衣,十件起批!”

  “欢迎各位老板前来咨询!”

  她这样一说,还真有人来问,半夏便下了车,和人走到另一边谈价。

  半夏他们没有在蔡家镇多待,在批发出六百多件衣裳后,一行人便收拾收拾前往下一个镇子。

  一天的时间,半夏他们坐着大卡车连着跑了六个镇子,一共卖掉了三千八百多件衣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燕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