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逐日之蛾_焱火年年【完结】(7)

  “家里小的肠胃不舒服,我让他们不要折腾了。”洪霞和嫂子解释。

  “哦哟,小家伙遭罪啦。你们家有双胞胎基因,老大要二胎伐,二胎要能生对双胞胎,那蛮好了。”

  姑嫂二人瞬间又连上了信号,无缝跳转催生话题。

  陈熹无奈,好像女性到了婆婆妈妈的年纪,无论教育程度和贫富地位,关心关注的总脱不开嫁娶和繁衍。他也庆幸,暂得解脱,趁机撤到安全地带。

  手机才握在手里,表哥家的大小子洪家琪不晓得哪里冒出来,凑过来贼兮兮地问陈熹,那个相亲的女生是不是不好看,所以他才不喜欢的。

  陈熹笑着推开靠他太近的脑门,少年已经朦胧懂得些男女之事,但对爱的理解却是简单且单线条的。

  “小子还挺八卦。最近学习怎么样,升高三了,你现在该是时间紧,任务重。”

  “你教过我你知道的,我是因为你才侥幸考进外语实验中学。我爸妈已经打算让我高考后直接出国,最近正给我找英语培训机构呢,所以我最近才有空。”

  舅甥两个关系亲近,全因洪家琪初三寒假,恰逢陈熹在准备德国进修的事,时间上宽松些,洪父洪豫江听闻,大概效仿孟母三迁的思路,央托到姑母这里,想请陈熹带着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家中生意不太顺遂,妻子三胎的孕晚期,他们无暇顾忌洪家琪,叛逆期的孩子成绩落下来,补习也不见效果。

  现下,陈熹放下手机,认真对待小伙子的聊天,“海本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你准备得如何,有目标国家,学校,感兴趣的专业了?”

  洪家琪面对陈熹,才流露出沮丧,“我的想法……我爸妈应该不会同意,也不关心。我想学心理学,他们是要我学经营管理类的。小叔叔,有时候真羡慕你。”

  洪家琪很佩服小表叔,家族里一个独立又特别的存在。

  他们都是经商人家,祖辈们由小做大,他父亲这一辈开始,几乎默认的人生路径,或创业攒经验,或留学读商科,最终都是慢慢接手父辈的事业。他父亲就是大学里创业实践后再接手阿爹,唯独陈熹,读书工作都按照自己的意愿。

  和眼里多是利来利往的长辈们相比,小表叔没有辈份优势下的专断,会给他成年人交际一样的平等与尊重,也总能耐心倾听乃至共情他的话。洪家琪一直把他当作可以分享心事的好朋友。

  陈熹没有立刻接话或安慰,他看着少年,略略沉默,“我们都不用羡慕谁,行动比想法重要。”

  “如果你了解心理学的专业细分和学习内容之后,仍然确定是你的兴趣所在,那么至少先努力过语言关,相信对于你父母而言,成绩最有说服力。”

  “至于其它,专业和事业本质上有关联却没有绝对的必然性,人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未来也有很多可能。听起来像年轻人讨厌的鸡汤,但是,想做的事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你行动。”

  陈熹也有过同样的年少,少年总是容易把周围的人和事看得太重,总是觉得什么事情一眼望到的就是尽头。他尽量避免夫子的腔调,对于这样半大的小伙,思维上的引导比控制欲的说教更有意义。

  洪豫江夫妇见孩子又粘着陈熹,扔下三小子也加入进来。他们这位二代目兄弟,凭实力另辟蹊径,真真不靠家里背书,名校直博,一路到如今技术医德有口皆碑的医生。

  洪豫江自己学习不灵,但笃定真学霸实践出真知的经验总结,比外头什么教育专家的干货更具参考性与价值。

  在这个以高考“噩梦模式”和学生内卷“地狱模式”著称的省份,父母比孩子还焦虑。夫妇俩几句恭维话后,立马切入正题同陈熹论起来孩子的教育计划,也想请他再给洪家琪指导一二。

  “这小子听你的,中考也是多亏你指导。”

  陈熹顶负担这样表面论功实为派活的话,他不置可否亦不干涉的原则。

  所谓人情难,难的不过是一个度。今天哪怕他一个娘胎里一道出来的哥哥,来跟他征询孩子选什么样的早教中心,他也不会过多置喙什么,更甚拍板什么。

  从来世间都不乏那些好柴烧烂灶,烧香惹鬼叫的故事桥段。

  表嫂继续牢骚给洪家琪筛选留学机构,也有熟人推荐的大大小小雅思培训,孩子么,试了几个老师,反馈平平,他们也难判断。

  独一份的慎独之人,当下连自己都始料未及地松动。

  对亲近信任他的孩子的恻隐,或许不为人知的私心作祟。陈熹平静貌地建议,“我当年考的托福,雅思考试的规则不大了解。或许,我认识的一个雅思课老师,过几天得空,我可以先替家琪咨询一下。”

  总之,他由自己头脑发热牵出桩人情事物,承担了份师长的责任。

  看过无数双眼睛的人,好像独独坠入某个冒失鬼那双楚楚可怜的桃花眼。

  乌瞳含水红眼尾,一霎,他灵光闪现一个词——鬼迷心窍。

  作者有话要说:

  * 应该是隔日更,望理解~

  (抱歉,冷题材的作品,也不能免俗会焦虑数据,所以,更新频率会控制一下~)

  第5章

  许娇娥给蜂蜜柠檬水里投了几粒冰块,她起得晚了些,上午没课的时候,她都由自己睡到自然醒的。

  嗓子是刚醒来的干涩感,她盘着一条腿坐在餐椅上,一口口抿着手里的冰水,放空状慢慢醒神。

  那天从医院回头,眼睛不时的难以捕捉的隐隐异物感,闹得她总不太睁得开眼,遂同下午和晚课的两个学生协调,课程调换到周日。是以昨天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满满当当的课程,午餐都是和学生在她辟出来做学生自习室兼临时会议室的房间里对付的。

  就这么放空着的人,无意识地抬手揉了揉眼睛,骤一下回魂来,她今朝约了号,复诊的。

  许娇娥搁下杯壁上给她握得沁出一层水雾的半杯水,急吼吼上楼洗漱。

  -

  怕没有富余的时间够她去找车位,许娇娥是网约车来的一附院。所幸,没有迟到,还在诊室门口等了约莫一刻钟。

  今天叫号倒出奇快,轮到她的时候,诊室里正走出来一对老夫妻,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再次跟里头的人确认,是不是可以直接找一诊室刘主任。

  里头年轻的声音笃定,他的老师跟刘主任讲定的。许娇娥这才看到,眼前站着的是位还没完全退掉学生气的年轻医生。

  “你好,我是找陈熹医生复诊的,请问……”许娇娥不确定地发问,打量着他的样子,继而惯性去确认医生的姓名牌:姜之论,住院医师。

  这位小姜医生被许娇娥盯得,口罩后的面孔发烫,一时木木的,却也谨记老师出去前的嘱咐:自己能处理的严格按操作规范来,能力和资格之外的,和病人沟通后按照病人意愿可以转给刘主任,以及,挂了他号的给人家把号退掉。

  额……他问许娇娥要病例。

  “陈医生被叫了急会诊,我先给你检查吧,这样你不用等或者多跑一趟。老师他不确定什么时候回来。”

  见她有些犹疑,小姜医生很诚恳地说明,“你不用担心,最近我跟诊,老师在也应该是安排我给你检查,常规基础检查通常也是让我操作的。复诊其实就是查一查你的愈后情况,查完我再给你把老师的号退掉。”

  许娇娥看他镜片后干净清澈的眼神,突然职场前辈的共情,点头配合。

  复诊结果,愈后良好。

  回到工作室,冷气里,许娇娥在办公室抽屉里翻出一面化妆镜,摘了眼镜自己检查那个泪孔,几经对比,确定无疑要比右边的大一些。

  审美挑剔的人心情低落下来,再想到了破坏这份“对称美”的人——妈宝男,也许还中央空调般的瞎殷勤。她该怪他的,但有句讲句,某人漂亮的皮囊也真真长在她的审美上。

  说不清什么心态,好像缺了一格的朋友圈九宫格,或是开放式结局的电影、写字缺墨少一笔的留白。反正,许娇娥强迫症犯了,她想补齐一块拼图,一帧ending,一个落笔,也抓起手机,要找补回她的“对称美”。

  [陈医生,打扰了,复诊没问题了。只是我想问问,我回来发现左边泪孔要比右边的大一点,不晓得它会不会一直这样]

  低落到沮丧的人寄希望医生的“售后”,能给她个她想要的答案。

  然而,再次看了看镜子中左眼的泪孔,许娇娥忽然有点后悔自己一时性情的手快,很不妥当。

  原因有二。其一,病好一身轻,从前外公也常和病人讲,讳疾忌医是不好的,但医院和医生总归不打交道的好。其二,自然因为那天餐厅的失礼和洋相,当真人家想起来认出她,怪难为情的。

  只一瞬,她快手发的信息也快手撤回。

  -

  陈熹这边刚下台。多科急会诊后急诊手术,一名餐饮店的后厨员工,滑倒造成多发伤送医,最紧急的是一根筷子贯穿其右眼眶及骨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