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诊室才有功夫喝口水,等在一旁的姜之论已经开始跟他汇报上午诊室的情况,同整理好的上午的病例一道。
陈熹听着,顺手翻阅手机错过的信息电话。没有太要紧的事,唯独排序靠前的一个手写花体英文头像,和它的所属人一样,仿佛一阵冒失灵动的风,穿过树梢又绕个弯,只留给树下的人一点捉不到的痕迹。
陈熹正式辨认清楚了这段英文——Nobody can be uncheered with a balloon
还有,对方“撤回一条消息”。
陈熹短暂的分神丝毫不影响他一心二用的功夫,时不时提问抽查几句姜之论的复盘,待淡定查阅完病例,他也放蠢蠢欲动的人吃饭去吧,确实有点耽搁了。
按了按脖子,靠在椅背上缓了缓,陈熹点开许娇娥的对话框:
[许小姐撤回了什么,是有什么问题吗?刚才看过你的复诊结果,愈后评估良好,无分泌物,无结膜充血,无感染迹象。]
[继续用3天初诊开的抗生素滴眼液,平时注意眼部卫生即可。]
公事化的消息后,陈熹等到手机屏即将自动锁屏,对话框上方才跳动出“对方正在输入……”字样。
无论医者心亦或烟火人间的凡心,陈熹此刻都希望对方的回复,是可以结束医患关系的消息,因为这个关系里,公事以外的一切话题,总有生出僭越的嫌疑。
许娇娥看弹出来的信息,暗暗差评现代科技到底不通人情,让人藏头露尾的提示,就是平台系统研发的最大bug。
其实她已经找到答案,刚才各个社交平台搜索到现在,几例相同经历者现身说法的结论,愈后有恢复期,泪孔轻微扩张会慢慢收缩。
与医生无交集上上大吉的人,一心终结话题,敷衍表示发错聊天框,再补充一条客套的道谢,便要遁了。
电梯到达一层,陈熹隐隐笑意,他的私心和电梯一同落定。
和她的医患关系结束,午休的私人时间,他便以代理家长的名义,咨询他的问题。
-
eye doctor陈/M:[职责所在,不必客气。]
eye doctor陈/M:[恕我冒昧,偶然刷到许老师的朋友圈,很认同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我一个侄儿暑假后要升高三了,计划走海本,上周问到我这,是否有认得的雅思老师。可否向许老师咨询相关事宜。]
许娇娥着实意外,陈医生的信息,杀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对方是她主诊医生的身份她还没完全切换得来,狼狈洋相给他见过,还同学生一起蛐蛐过人家。许娇娥本意是想拒绝的,却终究自由职业自负盈亏,为五斗米折腰罢。
许老师自我疏导,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不会是你,多实用主义的逻辑,她赞叹群众的智慧。
半晌过去,陈熹人在食堂坐定,才等来有人商务拓客的话术回复他。
许娇娥:[谢谢陈医生信任。我目前独立经营一间个人工作室,主营雅思一对一私教课程,有3年教学经验。雅思课程会根据考试规则,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项,精准系统地制定适合他目标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当然,这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语言水平。]
许娇娥:[你方便的时间,我们可以电话具体沟通,或者,工作室资质齐全,欢迎陈医生来工作室看看。]
食堂窗边的角落,陈熹不禁轻笑,他少见的一面饮食一面兼顾手机信息,从善如流地接受有人颇为生意经的邀请。
以及,[陈熹,叫我名字就好,我们现在,严格说不算医患关系范畴。]
-
夏季未散尽晚霞的暮色里,陈熹到达许娇娥给他的定位地点。
是一间咖啡店,整条街区最惹眼的外观。全白的墙体,单扇平开的半窗白色店门上缘,极简的四个黑色字母“ISFP”,旁边墙面横开的细长条矩形无框玻璃窗,正好能看到操作台面之上的空间和工作的店员。
他给许娇娥拨了个语音电话,很快,一袭经典黑色褶皱面料连身裙的身影施施然推门而出。
“Hello,”觉得有人名字烫嘴,许娇娥索性最基础的英文问好开场,“请进,工作室在里面。”
陈熹听闻有些意外,跟在她后面,身高优势给她搭手,轻轻撑住门。
简洁明朗的店内,店长樱木条件反射的职业问候。今晚和他搭班的女店员Coco看清来人,顿觉身边酷似樱木花道的阳光店长不香了。
漂亮却不阴柔的男人难得,英气不缺明媚的女生可贵,Coco脸上呼之欲出的八卦热情望着老板。
许娇娥一个眼神给Coco降温,话却朝旁边的人问,“喝点什么,对咖啡因不敏感的话可以试试白术咖啡,中药养生咖啡,是店里的招牌。”
她地主之谊的热情,继续推荐,“这个时间,或者其它饮品也都不错,但一定要加冰,这边用的所有冰块都是用同款饮品冻起来的,冰块化到最后饮品味道都不减淡。”
店主人一丝小小的自豪,这是她从小钟爱的一家茶餐厅给她的灵感。
奶奶还在的时候,许娇娥每年寒暑假都被要求回澳门待一段时间。大阿哥总会带她去官也街尝各种特色美食,而她最难忘怀的就是小巷里那家茶餐厅的丝袜奶茶喝冻鸳鸯。
不锈钢杯子里满满的冰块,都是拿鸳鸯奶茶冻起来的,是以冰化开后也不会稀释茶饮原本的味道。她当时想,这一定是这间餐厅不起眼却长盛不衰的原因。
“我就招牌咖啡吧,你呢?”
陈熹对这样中西合璧的混搭其实不敢太期待,纯粹为配合推荐人的热情。他自觉绅士的品格,亮出二维码,等许娇娥点单后一并付款。
“那我也一样。”许娇娥一只素手盖在他的手机屏幕上,浅灰色猫眼短甲冷感的点眼,另一只手递出自己的会员码,“扣会员卡。”
陈熹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却没有让女人买单的习惯,可为两杯咖啡抢单实在难看,他想说点什么,有人已经抢白,“忘记同你讲,咖啡店也是我开的,家长来咨询我都会招待。”
琥珀灰色猫眼型镜框的眼镜,衬得许娇娥几分狡黠。
陈熹诧异地睨着她,微微失笑。原来是甲方家长的待遇。
男女平权的社交,过度的客气推拒,未免小气,不如接受礼赠者的好意,“那么,多谢招待。这里是咖啡馆并工作室?”
“只是共用场地,互不干扰的,做了功能区分,不影响教学。带你参观一下?”显然,许老师商务接待状态,误解了某位“家长”的意思,也急忙要澄清。
许娇娥告诉陈熹,这个铺面,原先是她外公买下来做了几十年中医馆的,老人家走了,现在由她继承下来。
她半玩笑的口吻给潜在甲方吃定心丸,“家长们选择我,可能很大的原因是我的运营成本低,抗风险能力高,不担心我跑路。”毕竟,近几年经营不下去跑路的各类培训机构,着实不少,不是什么新闻。
陈熹笑老板自谦的率性,些许夸赞的意味,“我认为,他们或许是因为许老师的坦率。”
真诚二字,适用与人交际的任何场景,远比客户话术更打动人。
他顺着许娇娥的玩笑,问她,“所以,中药咖啡,是源于中医家学?”
有人避之不及般连连摆手,小声坦言不是,老人家几十年悬壶济世的好口碑,“晓得我这样乌搞百叶结(瞎搞),要给我吃排头的。”
许娇娥悄悄看了看店内的顾客,凑近旁边的人耳语状,“营销噱头。中药搭咖啡,迎合当代年轻人的朋克养生。”真诚的人当真不藏私,分享她的生意经,“不过你放心,我们出品前都要内部试饮很多次,配伍的是常见药材,也都确认过用量和功效。”
“现代版神农尝百草,也算传承中医精神了。”陈熹只觉得她当下格外鲜活,他微微欠身,学她的耳语调侃。
店内整体极简的白色空间,只有东面一角风格跳脱出来,陈熹望过去。
老式厚实的木质开放展示柜,摆放着各式复古花纹的手作陶瓷杯,杯子里通通插着片薄竹篾,标注着品牌和价格。半人高的柜体上方一根黑色铁线由天花悬吊下来一只古朴做旧的铁铸茶壶。
许娇娥顺着他的视线,同他走过去,解释这处格格不入又莫名和谐点题的角落。
“这个柜子和店里的几张小方桌,是我外公留下来的中药柜和柜台改的,很遗憾,我传承的只有这些沾染中药香的柜子。”她略微自嘲口吻。
许娇娥的闺蜜前两年心血来潮跑去景德镇学陶,没想到真做起来自创陶器品牌,这些是放在她这里展示寄卖的。她觉得这些茶杯和店里的营销概念还蛮搭,所以店里都是用闺蜜品牌的手捧杯来装咖啡。
操作台那边,Coco已经熟练打包好两杯咖啡,喊Joie取餐。由于先前的“家长”一说,Coco早没了八卦探究的热情,这样好皮囊的男士从来抢手。
陈熹看着手里这杯咖啡,恍然记起来,早前科室同事请下午茶,好像点单过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