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没有。”
时下,所有人对红袖章的畏惧是刻进骨子里的,章母哪里敢跟他计较。
“婶子,你要去哪里,我送你出去。”
“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走,我没事。”“走吧,我送你。”
柳树立强行拉着她的胳膊往外走。
“婶子来革委会,是不是有什么事,我看你心情不大好的样子,是不是遇上难题了。”
“也没有什么,就是来问问。”
“我跟婶子一见如故,听婶子的口音,就是这附近公社的吧,说不定,我们往上数还是老乡呢,有什么事,你说给我听。”
“哎,也不是什么事,就是儿女的终身大事。儿女都是债,我这辈子都还不完。”
“是想找女婿还是找媳妇啊,说出来我给你参详参详…”
“…”
余家。
周小满开始翻看拿回来的高中教材。
她先翻了翻语文课本,随即就笑了。
虽然经过许多次改版,可经典的课文还是保留着。语文书里的不少内容,她都十分熟悉。尤其是文言文,她几乎能说出哪些是考点。
没办法,谁让她上辈子语文最差,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学习。
她也没有别的窍门,就是死记硬背。时间长了,这些东西几乎刻进了她的骨子里,如同条件反射。当初考事业编,她走路在背,吃饭在背,就是睡觉,梦里也在背。
语文几乎没问题。
数学书周小满也仔细翻了翻,随即就丢开手。
重点高中的数学老师,看如今的教材,只觉得是小儿科。
她还带过奥数班呢。
化学也差不多,上辈子她都学得很轻松。
至于物理,书虽然没弄到手,可她一点都不担心。数学物理相通,她数学学的很好,物理也很厉害。
最头痛的,应该是政治了。
政治教材没弄到,到时候,也不知道能考多少分。
算了算了,慢慢来,先把这几科捡起来再说。离恢复高考,还有好几个月呢。
余安邦见她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露出微笑,不由道:“看不懂就算了,不用勉强。咱们又不靠这个过日子。”
周小满撇了他一眼,懒得理他。
余安邦却道:“真的,小满,人无完人,你看你,长得好看,饭也做得好,家务也样样精通。读书的事啊,咱们就不勉强了。反正咱们夫妻俩,王八配绿豆,谁也别嫌弃谁。”
呸,会不会说话呀。
周小满无语,她翻开数学书,随便指了一道题。
“这题我会做,你信不信?”
余安邦伸长脑袋一看,顿时呲牙咧嘴。
数学书里面怎么还有豆芽菜,看不懂,看不懂。
“小满,这里只有咱们夫妻俩,就别吹牛了,牛皮吹破了,可难看。”
周小满气笑了,今天要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
“这样,你从这里面随便出道题,最好拿例题,里面有答案,给我一分钟,就能解出来。”
“行吧,就做这一道。”余安邦见她较真上了,只好陪着她玩。
余安邦把下面的解题过程遮住,指着一道题。
周小满一看,是一道三角函数。
她左右看了看,从桌子上拿了小宝的铅笔,飞快地就在书的空白处演算起来。
半分钟后,答案就解出来了。
余安邦看看答案,看看周小满写的字,一脸不可置信。
“小满,你是不是刚刚偷看了?”
他又给周小满出了几道题。
依旧是半分钟一道,有两道题,甚至都没在纸上演算,直接给出了答案。
第233章 一定要读大学
余安邦的脸上满是震惊。
“小满,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我听你大哥说,你读书的时候,成绩也就那样。”
周家大哥嘴中,周小满就没有不好的。“成绩那样”估计就是很差了。
周小满当然知道自己今天露的这一手有点多,就学着余安邦欠揍的语气道:“这有什么难的,自学成才。”
余安邦语塞。
“你说的会恢复高考,不会是真的吧。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小满,我觉得,以你这样的成绩,肯定能考上大学。我的天哪,我们家要出一个大学生了。”
周小满没说话。她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暗暗算着时间。
她的预产期大概在八月份,坐完月子,就十月初了。恢复高考是十二月份,算起来,还来得及。
不过,那个时候,孩子还没断奶,自己真的要去参加高考吗?
上辈子,她是经历过高考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她也见识过。说实在的,不是非得在这个时候读大学不可。
她当然知道大学文凭是日后的敲门砖,她也没打算在农村待一辈子。
可是,她还很年轻,就算今年不参加高考,明年后年都可以。
“如果真恢复高考,我今年去参加怎么样?”
周小满索性问余安邦。
“如果真有机会,那就去啊,为什么不去,”余安邦道,“读大学是好事,咱们家脸上都有光。”
“你就不怕我去了之后,就不回来了?”周小满故意道,“我要是考上了,就是大学生。到时候,户口就是城市户口,毕业就有工作分配。离了你,我说不定还能找个城里的。”
上辈子,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余安邦啧一声,嬉皮笑脸道:“你当然可以找城里男人。可城里男人有我体贴吗,有我会赚钱吗,最重要的,城里男人有我好看?!我才不怕你跑。”
而且,你会做两道数学题,就能考上大学了?
想得美。
周小满不知道他从心底里还是对自己有所怀疑,听他这么说,就道:“那行啊,我到时候去参加高考,考上大学去外地,你别哭。”
“我才不会——”
“谁要读大学?”余秀莲突然从后院出来。
余安邦一脸完蛋的表情,苦着脸对余秀莲道:“妈,没谁,你听错了。”
“我没听错,”余秀莲不理他,转头去看周小满,“小满,是不是你说要去读大学?什么时候去?去哪里读?”
她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周小满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妈,这都是没影的事,高考早就取消了,就我跟小满说着好玩,你还当真呢。”
“我没跟你说话,”余秀莲很不高兴,“你们明明在说读大学的事,别以为我没听到。读大学是好事,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你们这桌上的书,就是教材吧,当我瞎了。小满要是能去上大学,那肯定要去。孩子生下来,我抱着孩子在学校外面等都行。”
周小满头大。
知道今天这件事情糊弄不过去,只好耐着性子道:“妈,就是我跟安邦在收音机里面,听了一星半点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刚好在家闲着没事,就看看书打发时间。至于上大学,那还是没影的事。你千万别到外面乱说。大革命虽然结束了,还是怕犯忌讳。”
“我知道,我知道,”余秀莲连声保证,“我知道厉害,不敢出去说。小满,既然你们听到消息说会恢复高考,那就抓紧时间复习。到时候也来得及。孩子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跟安邦能管好。”
周小满还能说什么,只能应好。
两口子回了屋,余安邦就抱怨:“早知道妈没出门,咱们就不说这个话题了。等着吧,她肯定三天两头会问你读大学的事。拜我那个死鬼老爸所赐,她对大学生,有迷一样的崇拜。”
周小满失笑:“别的还好说,只要妈不去外面乱说,肯定就没事。”又说起还没找齐的教材,“你以后去县城,多留意一些,最好能多找一套。小丽他们两口子也准备准备。大哥也可以看看。”
七七年突然恢复高考,很多人措手不及。
有些乡下地方,甚至没有听到消息。
得到消息的,相约去考试,像是去玩似的,都没有准备。
所以,竞争相对来说就小。
他们提前大半年准备,不说考本科,考个中专也行。
“你就这么确定能恢复高考?”余安邦奇怪,“我怎么没在收音机里面听到?”
“你天天在外面跑,怎么会知道这些。”周小满敷衍他,“你别管,只管去找书。哪怕没有恢复高考,也没有坏处。”
这倒是。
余安邦想想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多问。
也是他运气好,三天后,还真给他找齐了。
不仅理科的物理,还有文科的历史地理,甚至,还有英语书。
周小满记得老头子说过,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英语不像后世是必考科目,只是报考外语专业的,才需要考。
周小满上辈子英语就学不好。
这辈子,当然没想考外语专业。至于周小丽两口子,估计也不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