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生就想去问问周小满,毕竟,她的学习成绩摆在那里。才提出口,就被家人怼了回去。
人家周小满都没有去参加高考,你问人家有什么用,没卵用,别去。
去了人家家里,余秀莲还不得尾巴翘上天。
考生只好按耐住。
张达强与江夏就没有这么复杂的心思了,高考完第二天,两人结伴来找周小满。
他们想找周小满对对答案,顺便估分。
张达强难免有记遗漏的地方,江夏就会补充。两个人轮流把自己记忆中的题目,重新复述出来。
周小满拿着纸笔,飞快地在纸上演算。
政治她没有管。
咳,她自己都是半桶水呢。
语文,数学,理化,都对了个七七八八。
江夏的数学理化都不错,语文差一点,这三门算起来,起码也有二百四以上。
张达强语文相对来说考得还行,数理化不行,勉强算起来,应该也有两百多分。
不过,这都是大概估计,毕竟作文分能考多少,他们都不知道。
算上政治,两人肯定都两百好远了。
周小满不知道七七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但是总分四百分,两百多分,应该也能上。
不说考本科,起码中专应该是能录上。
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中专,毕业之后,也是国家包分配。
有些运气好的,分配的工作不错,几十年后,混得比那些考上本科的还要强。
三人头并头,又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这才彻底放心。
江夏就道:“没想到能考这么好,还是要谢谢你小满。没有你,我的数理化肯定不能考这么好。数学最后那道附加题,我刚好问过你类似的题型,一看就做出来了。可惜,不计入总分。”
“幸好不计入总分,”张达强就笑,“我题目都没看懂。”
三人都笑了起来。
“今天上午,还有人考英语呢,也不知道这英语考了有什么用。”张达强突然想起有人要考英语的事。
这个时候,英语属于加考科目。报考外语专业的,是一定要考英语的。其他考生可考可不考。反正不会计入总分。
“你别小看英语。以后,学习英语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后世的英语热,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出国,翻译,外贸等等,这些都是能用到英语的地方。
不过,这个时候,说这些也没用。
三人又聊了一阵高考的事,见时间不早了,张达强与江夏就一起离开了。
为了高考,他们已经请了好几天假。陈校长的头都快要抓秃了。
他们上大学之前,都得去学校上课。
张达强与江夏把高考的答案带回去,很快,就被各自的亲戚朋友借走了。
过了几天,白河生产队的人也听到了消息。
原先碍于面子不肯家人上余家的人,也松了口。
大家围着周小满七嘴八舌,说自己考得如何如何。
比起对张达强与江夏,周小满就谨慎多了。
还没开始对答案,她就先把丑话说在了前面。
“我也不敢保证,我的答案一定就是对的。你们确定要问我?!到时候,要是分估的不准,都找我的麻烦,我哭都没地方哭去。要不,你们还是去问问别人,毕竟,我都没上考场。”
不是她谨慎过头,实在是,乡下并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
到时候,要是志愿一填,实际分数跟估分有差距,别人要找她拼命,她就真没有地方说理去。
“肯定不找你,小满你放心,我敢打包票。”
“我也是,我也是。”
“你想太多了,咱们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较这个真。你快点说答案吧。”
“是啊,是啊,这几天,我就没睡过一个踏实觉,再不把答案说清楚,让我心里有个底,我看,今年这个年,也不用过了。”
周小满等众人急得不行,这才勉勉强强道:“那行,咱们说好了啊,到时候,谁要是有问题,都不准来找我。我一开始就说了,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而且,你们记得的答案,不一定就是你们写在试卷上的答案。”
众人又是一通催促,周小满这才不急不缓开始说。
等把所有的答案对完,大部分人都哭丧着脸。
看这架势,今年他们是悬了。
也有少数几个能考到两百分的,顿时像中了彩票似的,又笑又跳。
被众人愤怒的眼神看过去,这才老实了。
出乎周小满的意料,整个白河生产队,考得最好的,是丁会计的小儿子,也就是三娃子的亲爹。
人家也姓余,是余有粮出了五服的堂兄家的儿子。
余建军是个个头矮小,话不多的男人。知道自己考的还算行,也只是抿着嘴笑笑,并没有多说话。
平日里,他就是个勤快的。别人做事拈轻怕重,牢骚话一堆,他只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丁会计也因此最喜欢他。
余建军回家之后,让三娃子送了一大袋炒花生来,算是感谢周小满。
周小满就更加对他高看一眼。
不管是他自己让送的,还是他妈让送的,起码,人家懂人情世故,她心领了。
第268章 你做错了吧
送走一波波来问答案的,周小满耳根子清静了,就开始准备收拾院子。
秋天的时候,小宝没事就跟他爸上山里去捡干柴,后院已经堆了不少。晒了个把月,早就干透了。
趁着余闹闹睡着了,周小满打算先把柴捆好,摞起来。
才开始干活没多久,就听到堂屋里传来余卫国的声音。
余秀莲似乎正招呼他喝茶。
周小满也没在意,继续砍柴。
“小满,砍柴呢。”
余卫国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后院。
周小满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余卫国就问起余闹闹,问候完余闹闹,又问余安邦最近在忙什么。
话说了一车轱辘,就是没个重点。
周小满要是还不知道他是为什么而来,就是个棒槌了。
可人家不说,她才不会那么体贴主动提起。
余卫国确实打着让周小满主动问他高考的事,可人家却像是不明白似的,自顾自砍柴。
余卫国也顾不得面子了,索性直接开口:“听说你这里有答案,给我对对吧?”
周小满故作惊讶:“大表哥什么时候去考试了,我们一点都不知道。也没听舅妈他们说。你家那口子,也没有吭声,你们这保密工作做的,啧。”
余卫国既然拉下脸来找周小满,也不怕她奚落,干脆破罐子破摔:“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吧,我急得不行。”
他是念完了初中,自认为比生产队那几个初中都没读完就去考大学的人强多了。
余秀莲听说余卫国也参加了高考,忙对周小满道:“小满,你先别砍柴了,快给卫国对对答案。说不定,今年咱们余家就要出个大学生。”
“嘿嘿,借二姑吉言了。如果真考上了,肯定要在队上摆流水席。”余卫国搓搓手,一脸畅想。
以为大学生是地里的白菜呢。
周小满撇撇嘴。
她起身回了屋。
这些天,不少人过来问答案,她早就写下来了,也省得一个个去说。
余卫国对完答案,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小满,你确定你的答案没有问题,是不是你弄错了?”
“我早就说过,我这不是标准答案,是你自己非要对的。”
余卫国差点被噎死。
“这一题,明显有问题。我记得,我算了好几次,答案就是一十五,你怎么是二十,肯定是你算错了。”
“有可能吧,谁知道呢,我又没有去参加高考。”周小满光棍得很。
余卫国捏着几张纸,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如果周小满的答案没有问题,那他的总分,最多也就一百来分。这还是作文分不太难看的情况下。
“小满的答案,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余秀莲见余卫国一脸懊恼,忙安慰他,“你别放在心上。”
周小满也道:“是啊,大表哥,我的答案不一定对,你别管了。你就当没来过我家。”
余卫国没有说话,放下纸笔,调头就回家了。
余秀莲叹气:“看样子是没考好。”
周小满就道:“妈,你等会儿去一趟大舅家,当着大舅的面,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我可不担这个责任。”
她怕余卫国到时候因为分数填志愿落榜,赖在她头上来。
“好,我吃了饭就过去。”余秀莲也有这个担心。
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十二月底。
这一天,余有粮兴奋地吹起了哨子。
社员们跑到晒谷场一集合,就知道是公社通知考生去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