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志,你简直就是天生当老师的料。要不这样,等过段时间,我去公社问问看,能不能把你的待遇提一提。”
只要待遇好,他就不信留不住人。
周小满笑笑,自然是答应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三月中旬的时候,张达强要去学校报到了。
余安邦与周和平二人花费了老大功夫,给他兑换了一大堆全国粮票。
周小满更是抽出一天时间,陪周小丽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不少东西。
这一回,周小丽难得地大方。
不仅各种日用品买了一堆,就是衣服,也给张达强新添了两套。
周小满不免打趣她。
周小丽就道:“你就别笑我了,我又不傻。达强到时候走出去,要是班上的同学都穿得好,他穿的跟个乞丐似的,他也抬不起头来。他那个人心思又重,要是被别人看不起,肯定心里不痛快。出门在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还怕他被人欺负。穿的好些,别人就算对他有什么想法,也会憋在心里。”
这就是古话说的先敬衣裳后敬人。
“我家小丽长大了。”周小满感叹。
周小丽就红了脸:“我怎么不是大人了,我家静静都九个多月了。”她反驳了一句,又说起赚钱的事来。
“姐,你还有没有时间。要是有时间,也跟着我一起做衣服吧。我现在接了妈他们厂里的活,一个月也能赚十来块,有时候,赶货赶得急,晚上在家加班,十几块随随便便就到手了。”
周小满自然是推辞,她有几斤几两,她心里清楚。
不过,说起做衣服,她不禁问道:“你上回不是说有人找你做衣服吗?现在还有没有?”
自己做衣服可比给纺织厂订扣子锁边之类的活更赚钱。
“有是有,不过不多,”周小丽有些遗憾,“你也知道,要不是结婚这样的大事,谁都轻易不会做新衣服。”
“没事,慢慢来。咱还有一个办法,”周小满眼珠子一转,“你让妈也穿新衣服去上班,肯定有人问。另外,你给我也做一身,我到时候穿到镇上去,帮你揽生意。”
周小丽自然答应下来。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就进入了四月中旬。
收音机里天天报七八年高考的事。
听到说今年高考的年纪放宽到三十岁,周小满就亲自去了周大舅家。并让周大舅去通知姨妈。又让余安邦跑去余大姑,周大姑,周二姑等人家里。
这些亲戚家,去年就有想报考的,可是年龄受了限制。今年,年龄放宽,肯定是要抓紧时间准备的。
说了一通,余家今年的亲戚里头,起码有七八个会去报考。
周小满感觉压力大。
比起去年,今年的升学压力只会更大。
可她的时间不算太多。
白天要上课带娃,只能挤出空隙出来看会儿书。
晚上她倒是想看,可灯泡的亮度太小,看一会儿书,就觉得眼睛累的慌。
周小满只好每天早上早起,因为天气渐渐热起来,天亮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利用早上的时间,她的效率格外高。
就这样规律地过着日子,周小满觉得充实极了。
这天是星期天,趁着休息时间,她把余闹闹喂饱,就领着小宝大牛一起去外头采艾草与香椿芽。
两个小时下来,篮子就装得满满当当。
艾草清洗干净,只留下嫩叶,根部去除。加入放了石灰水的滚水中,反复煮。捞起来,拧干,再切成末末。
再揉进糯米粉与粘米粉中,加白糖,揉成面团,按成一个个饼,上火蒸,出炉后,就是艾粑粑了。
艾粑粑带着艾草的清香,一口咬下去,软糯甜香,周小满一口气能吃几个。
小宝与大牛两个孩子更是能吃一碗。
因为糯米粉不好消化,周小满怕两人积食了,赶紧拦住了。
至于香椿芽,则是用来炒蛋。周小满吃得心满意足。
上辈子吃香椿炒蛋,还得早早的去早市。运气好,能碰上一把,运气不好,早就卖光了。
至于这个时节的马齿苋,灰灰草,榆钱,周小满也没放过,一一变成了爽口的东西,端上了桌。
时间飞快进入五月,天气就更热了,余闹闹只穿了一件衣服。
他原本就好动,脱了厚重的衣服,顿时就放飞了。
刚开始,还会好奇自己的手脚,逮着机会就往嘴里塞。可能是玩腻了,转而对周围的东西感兴趣。
搪瓷缸要摸一摸,蚊帐要扯一扯,这些就算了,他非要下地走。
走路当然还不会,却已经能够扶着墙壁走上几步。有时候,会推着椅子往前走。要是推不动,就会发脾气哭闹。
周小满头痛不已。
最让她难受的是,小家伙出了两颗乳牙。喝奶的时候,就喜欢咬她。周小满两边经常被咬出血。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牙齿的缘故,他经常半夜惊醒。醒来之后就不肯睡觉。
八个多月的时候,周小满狠心给他断了夜奶。现在哪怕半夜醒来,那也是不给喝的。
余闹闹经常半夜里哭,哭得余秀莲都过来了。
余秀莲不好说媳妇,就抱着她的乖孙孙回自己屋里睡。
周小满也没有阻拦。
孩子都这么大了,余秀莲带着睡觉,她也放心。余安邦更是觉得甩了一个大包袱。
余闹闹闹腾的不行。而且,因为有这个大灯泡在,周小满再也没肯他近过身。
他自觉机会来了,每天吃完饭,等余闹闹喝饱睡了,他就急轰轰将人塞到了余秀莲手里。
余秀莲也希望他们两口子再生一个,哪有不乐意的。
周小满却是害怕的。
她不想再怀上一个。
百般推诿之下,余安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死皮赖脸说周小满不喜欢他了之类的。
周小满被他闹得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余安邦一听,顿时摸着下巴笑了。
不就是不怀孕吗,他也不想她怀孕。怀孕他太难受了。
这件事,他还真能控制。
咳。
于是乎,两口子又过上了没羞没躁的日子。
当然,次数一个巴掌数得过来。没办法,周小满没有精力应对他。
余安邦咬着被子,幽怨地看着周小满。周小满当然不会心软。
等进入六月份,时间就更紧迫了。
周小满除了上课,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复习上。
因为天气热起来,她经常看一会儿书,屁股都湿了。
余安邦看在眼里,就到处倒腾风扇。
第278章 繁杂
放学回来,周小满就见堂屋里已经装好了吊扇。
按下开关,吊扇呼啦啦响,凉凉的风就有了。
从此之后,周小满学习的地方,从房间转移到了堂屋。
余安邦倒是再想弄一台装在他们屋里,周小满让他别折腾。
这个年代,弄一台风扇并不容易。除了票,价钱相当昂贵。更多的时候,有价无市。
她其实知道余安邦的心思。要是这台风扇直接装在了他们房间,余秀莲面上不会说什么,心底肯定会对她这个媳妇有意见。
这也是周小满早就与余安邦说好的。千万不要打着为她周小满好的名义,把所有的好事都放在她头上。
这样,只会加大婆媳矛盾。
自从弄生子水那件事之后,婆媳二人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争执。
可小矛盾却也不断。
都是因为余闹闹。
小孩子穿多少吃多少,穿什么吃什么这类似的小问题,余秀莲对周小满颇有不满。
她觉得自己年纪大,吃过的盐比周小满吃过的饭还多。懂的肯定比她多。就想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养孙子。
周小满当然不愿意。
经过了上辈子各种育儿经的轰炸,她觉得还是得科学育儿。
比如说,余闹闹吃饭用的碗,调羹,搪瓷缸,周小满坚持专用,不许跟大人混用。而且,每天必须用滚水烫过,绝对不能偷懒。
再有就是小孩子的衣服。要分开洗,不能跟大人的混在一起,晾晒的时候也是。
这些在余秀莲看来,就是穷讲究。
她不敢与周小满当面起冲突,周小满在的时候,她能按照周小满的要求来弄,可周小满看不到的地方,她就随心所欲。
有几次,被周小满抓了个正着。周小满也懒得说她,宁愿自己动手,再重新做一次。
余秀莲觉得被扫了面子,少不得又要在余安邦耳朵旁嘀咕,说周小满看不起她这个婆婆之类的。
余安邦夹在婆媳二人中间,有好几次出了昏招——毫不犹豫偏袒媳妇。
只把余秀莲气得在屋里抹泪。那几天,降压药肯定得带在身上。而且,之后对周小满的意见更大。
周小满知道了,自然少不得说余安邦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