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张兴国怀孕了。
当她一脸茫然来找两位朋友倾诉时,周小满与王冬雪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果然如此。
王冬雪甚至说了句干得漂亮,惹得张兴国差点要揍她。
一通情绪宣泄后,两位已婚已育的妇女开始向她灌输育儿经,迷迷瞪瞪的张兴国就这样踏上了养儿育儿的不归路。
第710章 奔丧
春去秋来,时间一眨眼间,就到了八五年的春天。
这日,顶着料峭的春寒,周小满行色匆匆地往乡下赶。
刚出了火车站,余安邦已经等着了。
“奶奶怎么样了?”话才落音,周小满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
“上车再说,外头冷。”余安邦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中型大卡车。
上车之后,车子开平稳了,余安邦才道:“后面车厢里我给你准备了衣服,”又停顿了一下,“你要有心理准备。”
哪怕早已预料,周小满依旧接受不了。
“过年的时候,老人家还好好的。我还答应她,这次出差回来,带她去咱们新买的房子看看…”
周小满说着,就泣不成声了。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你待会儿见到了人,千万别哭。让老人家走得放心些。”余安邦从内后视镜瞥了她一眼,“本来昨天就说不行了,一直拖着不肯闭眼,妈说是在等你。”
周小满的眼泪就掉得更厉害了。
“你开快些。”
“嗯。”
大卡车风驰电掣往乡下赶,堪堪在天擦黑之前,停在了周家大门口。
余安邦先跳下驾驶舱,再扶着周小满下来。
周小满换了衣服,这才与余安邦一起往里屋走。
“总算回来了,快进去看看。”周贵民红着眼睛,刚好从屋里出来。
周小满差点没站稳。
“进去吧。”王桂枝推了她一把。
周小满深吸一口气,又仔细擦了擦眼角,这才抬步进了周奶奶的屋子。
屋子里围了不少人,都是周家的叔伯兄弟姐妹。
看到周小满回来了,纷纷让出路来。
周家大伯站在床头,就弯腰凑到周奶奶身前,哭着喊道:“妈,小满回来了,你睁开眼看看。”
“奶奶,我回来了。”周小满在床边蹲下来,握住了老人家冰冷的手。
周奶奶似乎真听到了动静,眼皮颤微微动了下,隔了许久,才慢慢睁开。
她眼神已经有些涣散,许久,才有了反应,嘴巴一张一翕,似乎想说什么。
周小满忙将耳朵凑了过去。
凝神听了许久,她才抬起泪眼问周家大伯:“奶奶说要她的箱子,放在哪里了?”
周家大伯哪里弄得清楚,就看向旁边的周家大伯母。
周家大伯母没有多话,急忙从一个放在地上的箱子里,搬出个大黑匣子出来,打开,放在了床边。
“都在这里,妈。”
周奶奶就挣扎着要坐起来。
周小满含泪扶着她不让。
“我都…分好了。”
声音极其低微,却比先前清晰。
“这个…给…你留的…其余的…你们分。”
前面这半句是对周小满说的,后面则是对老大周财民说的。
大家伸长脖子去看。
就发现箱子里已经装好了两个袋子。
一袋看上去不大,看不出里面有什么,说是留给周小满的。
另外的,就是钱,一大摞的大团结。
在场众人的心都落了地。
老太太终于分遗产了。
倒不是他们周家人没出息惦记着这些。主要是老人家不亲口交代,到时候兄弟们不好分。
而且,老太太一直住在老幺家,又怕其他几家妯娌觉得好东西都落在了周贵民这边,以后亲戚间生罅隙。
当面拿出来最好。
东西交出去了,周奶奶似乎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了笑。
她回握住了周小满的手,目光似乎是看着周小满,又似乎是看着远方,喃喃道:“很好…你…很好…这样的…小满…更好,以后好好的…好好的…”
众人听得稀里糊涂,周小满却是浑身一个激灵,差点没当场跳起来。
周奶奶一直知道…
老人家爱护的,一直是她啊。
这一刻,她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妈——”
“奶奶——”
周小满手上的力道没了,屋里响起了七零八落的哭声。
当天晚上,周家挂了白。
灵堂很快搭起来了。
入棺,繁杂的习俗流程,一直到第三天上午,穿着一身白的周小满才算缓过神来。
“你吃点东西吧,”余安邦劝道,“等起道场,几乎就不能走了,得整天跪在这,我怕你身子吃不消。”
“我吃不下。”周小满苦笑,“也睡不着。一闭上眼,脑子里就很多东西。”
前世的爷爷,这辈子的周奶奶,都是没有血亲关系的,却将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她。
余安邦暗暗叹气,决定找点事转移她的注意力。
“过几天奶奶就上山,你能在家里待几天。家里那边,还有事情要处理。队上要修路,你知道的吧,大舅说想请你过去帮帮忙算账。”
白河生产队要修路,每家每户自愿捐募。捐募的钱款,需要有人打理,数额相当大。
队上原先的会计年纪又大了,就想请个年轻能干的。
知道周小满如今就在乡下,余大舅就提了一嘴。
余安邦原先是没有答应的,可此时看周小满这副模样,决定先给她找点事做做。
“学校那边还好,我这趟出差,是提前回来的。队上的事,等忙完奶奶的后事再说。”
“那你要养足精神,都是要耗费体力脑力的,到时候出错可不得了。”余安邦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
周小满点点头:“我知道。”
周奶奶过世,周家兄弟姐妹五个,各个又生了不少儿女,儿女们的孩子也长大了,家族成员相当庞大。
人多做事就快。
虽然周家客人多,可丧事半点不见混乱,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周小满作为外嫁女,只要带着孩子们守灵磕头,别的一概不管。
乡下办丧事各种礼数多如牛毛,她压根不懂。只能是长辈们说什么,她就怎么做。
可也怕没顾到的地方会出错。
乡下人将这些礼数看得比什么都重。
有些迷信的,甚至会把老人过世之后,家里发生的所有不幸的事,都归结到办丧事时,礼数不周到出错了上面。
周小满不信这些,却不想给奶奶的葬礼添任何的不完美。
是以,听余安邦叮嘱之后,她就打起精神来。
还要看着两个孩子呢。
闹闹跟天天都回来了。
小宝今年已经高三了,要在老人家上山的前一天晚上才到。
有些事情,还需要她交代。
她不能沉浸在悲伤里。
第711章 回头草
起道场,点主,上粮,簪花,客祭,吃孝酒,家祭,折腾整整两天,终于到了上山这天。
又是各种繁杂的程序,一直到了上午十点多,人才入土为安。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一场丧事,总算热热闹闹,平平安安办完了。
该拆的棚子全部拆掉,借来的桌椅板凳还走,队上的女人们手脚麻利地帮忙着善后。一个小时之后,周家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吃了中饭,周家的女人们收拾了碗筷,这一场丧事,才算是彻底结束。
所有人都累瘫了。
要跪灵堂的孝子贤孙们各个挂着黑眼袋,脸上也都换上了轻松的笑容。
小孩子们也被勒令不许再哭。
乡下有说法,老人送上山,回家之后,就不能再哭了,要不然,会不吉利。
周小满叮嘱小宝带好两个弟弟,就准备去帮她妈收拾屋子。
这段时间家里客人多,办丧事又买了不少东西,家里整个一团糟。
要好好理一理。
才进了客房,就看到嫂子梅子也在。
“快来搭把手,”梅子朝她招招手,“剩了这么多米酒,也不晓得能不能退。”
“应该是能退的,代销点的人我认识,挺好说话。”
周小满一边说着,一边帮她把箱子里的米酒抬上来。
姑嫂二人又清理了一番,点出来不少东西。
足足忙活了半个小时,两人都出了一身汗,这才理出个头绪来。
“回头我写个账,哪些该退,哪些不能退,剩下的又怎么弄,我都问问妈。”梅子擦了一把汗,就道,“办大事最累人。”
周小满点头:“你看着办吧,反正如今你当家。”
“还是要问问妈,这些东西我不懂。”梅子就笑了起来,“说当家不当家的,咱们在外面惯了,家里好多事情还真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