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难免犹疑不定,和游光仙君也没总结出个大致方向来,是以近来亦有些心不在焉,而这一切都被剑灵瞧在眼里。
剑灵不太满意,自己将来要利用的筹码,不应该情绪这么容易就被牵动。
但他也有疑惑,为何近来t总听见天边传来崩裂之声。
为此他还专门去天极观察了一番,却没瞧出什么端倪,可那崩裂的回响似乎愈发近了。
但有此感知的显然不止他一个,君尧战神打从文华殿出来后神色便甚为不虞,身为神界之始便诞生的神祇,与天地的联系和感知更为明显,他感觉到神界的边缘竟然松动了。
这着实前所未有,更是大事不妙。
是以,这一次剑灵没再玩忽职守,决定同君尧一起,探查这种种异象的起因。
临走之际是一个夜晚,扶余仍是不出所料地趴在案上睡着了。剑灵习以为常地调整了她的睡姿,而后显出形来,瞧了她半晌,最后拿起她手边的书卷扫了一眼,撕下其中有着“魁首”字样的一页,几下折成个纸鹤,放在她的身前。
他的威胁帝君计划最终还是没能成型,为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缘由,也为着他本能地延缓推脱。
数不清这是多少次对自己说放她一马,他的目光落在她皎白的面容上,停顿片刻,终于还是化为一道银光散去,再无踪迹。
*
听闻北冥帝君回到地府没多久,便再次前往度朔山,亲自调查百鬼门,而君尧战神也不在仙宫。
文华帝君和扶余回到昆仑,后者发现帝君望着夜空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简直就像在等待什么发生一般。
她笑着问起缘由,却难得地没在文华帝君的脸上看见笑意。
“小锦鲤,以你来看,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扶余不明白他为何突然问及这个,思忖片刻,还是回道:
“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
文华帝君沉默半晌,又道:
“何谓混沌?何又谓清浊?”
扶余对答如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文华帝君微微一笑,目光中有无声的赞许。
“君上为何突然考我?”
扶余面露疑惑,文华帝君将笑意敛去,半晌才道:
“自混沌之始,天地初生,即便清浊阴阳皆为对立,常有摩擦,但大家还是认为,相克相生,清与浊,相互依存,是以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消散在这天地间。”
扶余点了点头,不觉这话有何不妥。
“神族与鬼族,亦是清浊分化的一种体现。”文华帝君倏地抬眸,语气有些微妙,“小锦鲤,那么在你看来,人族又属于哪一方呢?”
这话可给扶余问住了,她思绪飞转半晌,还是摇了摇头。
“人族脱胎于天地,人间在神界之下,幽冥之上,通乾天而接地气,是以有清有浊。”文华帝君把玩着齐物扇,神色难辨,“话虽如此,到底使得天地的清浊界限模糊了。”
“那么解决之法为何?”扶余问道。
“说来也简单,只要将人间这一界抹去即可。”文华帝君垂眸,“如此一来,北冥便也不必再顾及地府,生与死之间也不必再有轮回,清浊流转,一如大荒。”
这话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扶余不禁打了个冷战,对上文华帝君的神情,见他虽目光冷淡,但明显也并不认同,否则他身为帝君,早就能将这话变为现实。
“人间生灵千千万,若如此,怕是要流血漂橹。”
扶余摇了摇头,人族并未做错什么,天地既然孕育万物,其命运也不该在神族的一念之间。
但她忽地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猛然抬头。
“所以君上派九尾狐族下界,便是为了……”
文华帝君颔首。
既然有神鬼对应大的清浊,那么便再创一界,使得人和妖对应小的清浊,或许可以骗得过天道。
但即便是帝君,与天地同源,也有无能为力之处。
最近的种种迹象无不表明,如果要真正达到所谓的清浊同源,那么天地终将会重归混沌。
这是天道所向,无论是神族,还是横生枝节的人族,统统都会在这太昭之中化为尘土。
唯有鬼族,这在帝君生出神识前便有了生命的东西,能在混沌之中无穷无尽,不知生死。
而且……
这一回,太昭所利用的,正是鬼族。
【作者有话说】
剑灵的筹谋进度条永远卡在1%,且觉醒了不必要的技能~
久等啦!
注:“此是千秋第一秋”——白居易
帝君的问答原话来自《道德经》、《庄子》以及《淮南子》。
第115章 尘梦旧因(终)
君尧携剑于神界各方游走数日,最终只身来到了远离一切神仙迹象的天柱之前。
苍穹有四木为柱,扶桑,日出之地;若木,昆仑西极;建木,天地之中;寻木,拘缨之南。
而他前些日子才平定建木之乱,扶桑处有凤凰,若木又在昆仑,皆无需再探查什么,于是只剩下了这上干云天的寻木。
君尧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专程来瞧过天柱了,若不是最近神界边缘撼动,恐怕他还真未必想得起来。待穿行过那无边无际的树干,就见他的佩剑忽地脱了手,径直朝一处飞去。
这变故属实突兀,他也顾不得奇怪,连忙御风跟了上去,就见他的佩剑俯冲而下,顺着寻木的主干朝云层之下行去。
君尧这时候回过味儿来,八成是他那素未谋面的剑灵此时身在剑中。偏生他又无可奈何,不知往下坠了多久,其间还从人界穿行而过,堪堪止在漆黑的边缘之前。
他心中一惊,心道这剑真是奇也怪哉,为何带他来到鬼族地界的边缘?
但这疑问转瞬即逝,他的目光落在此处寻木的树干上,便是一怔,随即露出了称得上大惊失色的神情。
寻木的根基,煞气横生,竟然眼瞧着便要被蛀空了。
明明度朔山处的百鬼门由北冥亲自镇守,寻木附近又是哪里冒出的鬼族?
如果不是途径百鬼门,鬼族能兀自破地而出,岂不是昭示了天和地之间,正在缓慢靠近?
到那时,其间的三界又能何存?
无数疑问顷刻纷至沓来,使人难以分辨,君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免帝君的威压太盛,使得那些啃得正欢的腌臜鬼族察觉。
就在这时,忽听一阵极轻的剑鸣之声,一道银白流光从剑尖游弋而出,在空中缓缓凝成一道人形的轮廓,他定睛一瞧,是个极其俊秀的白衣少年。
“你便是本君的剑灵?”君尧眯了眯眼睛,声音沉了几分,“玩忽职守,胆子可不小。”
剑灵纹丝未动,甚至连看都未看他一眼,望着不远处云层之下啃噬寻木的鬼族,半晌道:
“想必帝君已然察觉,天地有合二为一,重归混沌之势。”
“那又如何?”
“帝君可想过,如何挽回这一局面?”剑灵终于扭过头,神情淡淡。
君尧皱起眉头,想起在文华殿内和另外二人的谈话,没有回答。
即便为神,抬手能移山填海,也有不可触及之地,未曾知晓之事。
“你不偏不倚,此刻现身,又是何故?”君尧问道。
剑灵抱臂而立,白衣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明明不过是一道灵气的化身,此时却无端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清浊未分,太昭为一之时,我便已存在,当然对混沌再熟悉不过,帝君进来才得神剑大成,就未曾想过缘由么?”
君尧一怔,随即皱眉。
“你是说……”
“混沌将合,劈开就是。”
此话一出,便引得阴云盘亘在他们头顶,天雷阵阵。
君尧敛目,沉思半晌,望向寻木那绵延千里的枝干。
剑灵说这话听起来狂妄至极,但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唯一仍令人困惑的,便是动机。
他缘何要现身,点君尧这么一遭?
他既然继承了混沌的意志,身在三界外,本应该是最对重归混沌一事乐见其成的那个。
其实剑灵自己也不明白,只是那小神官若从此没了栖身之处,消失在天地间,那就太无趣了。
他虽说天地之间无处不可去,但也要遵循一个前提,那便是这天地仍然存在。
是以无需深思熟虑,如此想,便如此做了。
*
鬼族侵袭,天柱将崩,混沌欲合,神界将倾。
扶余得知此事之后,惊骇之下,默默良久。她终于明白,文华帝君为何会有此一问,也顿时了然三位帝君眸中的隐忧。
“君上,鬼族既然生于混沌,那便是不死不灭,长此以往,寻木坍塌,天地倾覆。”
“君尧说,重开混沌要集众神之力,但倘若能成功,鬼族仍不会善罢甘休,这些腌臜本能先于灵智,无法与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