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117)

  ***

  晚饭后,高大姐笑看着大家各个扶着肚子,给众人说明天的安排,顺便提醒道:“我看大家还有穿这么厚的外套的,要是往年是可以,但今年七月初开始欧美都遭遇了热浪袭击,雨水少,现在法兰克福白天的最高气温已经上到35、36度,晚上也17、18度,鲁尔工业区那边还更高一些。”

  “大家注意补充多喝水,可别中暑了。外出穿短袖衬衫最好。

  还有就是,入乡随俗嘛,这种公共场合就不要穿汗衫背心啦。”

  有嫌热穿了背心的团员脸都红了。

  倒是葛星火举手道:“高主任,穿皮鞋这么热能穿凉鞋吗?”

  大家纷纷往脚上看。

  三十好几度,谁穿皮鞋不热啊。

  高大姐笑道:“这个你们随意,记得穿皮鞋不要光着脚,凉鞋的时候不要穿袜子就行。”

  在大家说笑的时候,高大姐和林团长也低低说了几句话。

  林团长无声地微微点点头。

  ***

  回房间的路上,看左右无人的时候,林团长跟大家轻声说了窃听器的事。

  他道:“我们的房间里不一定都有,但大家要按有来对待,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注意些。”

  顿时,大家包餐一顿烤肉的好心情都败坏了。

  “擦,难怪那么大方,烤肉管饱。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几个年轻些的骂骂咧咧,也不敢大声,被林团长瞪了一眼,又赶紧闭嘴。

  第98章 不亲不亲就不亲! 魔尊大人无视:除了……

  从法兰克福一路向北是典型的北欧风景, 道路旁随处可见成片的树木和农庄,偶尔能看到有大型机械在农田里工作。

  一辆缓缓行驶的中巴车上,采购团和前来协助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正在开会。

  在车上开会也是没办法。

  采购团太显眼, 所到之处都有可能被监听, 连他们昨天乘坐过的那辆中巴车都没能幸免。

  目前这辆车还是今早临时借来的‘干净’车。

  高大姐依然笑呵呵的, 道:“有些国家好奇心重, 什么都想知道的多一点, 不过咱们关起门来自己说话就不必满足别人的好奇心了。”

  “车上虽然简陋了些,不过想当年我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还是在南湖的船上召开的, 咱们在车上开个小会也不算什么, 待会大家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能回答的我们尽量回答, 不知道的,咱们再想办法。”

  因为通讯手段和保密等关系, 国内和国外很多信息没法及时、准确传递,尤其是前几年大运动,很多涉外尤其是外经贸方面的人才大量缺失,加上外国对我们一直不友好, 使得我们对近些年的国际贸易不够熟悉,常常是花了大价钱却踩了坑。

  这次大采购是四人团伙被灭后的一次大规模涉外采购,准备的比以往更加充分, 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 包括总结前面几次的不足, 针对性采取了一些措施。

  使馆陪同人员主要介绍了当地鲁尔工业区的一些现状和龙头行业、企业的一些信息, 还有不知道从什么渠道获得的一些同类设备出售给其他国家企业的合同文本复印件。

  这就非常非常给力了。

  说得实在一点,合同里涉及的技术细节和价格都是商业机密范围的。

  燕九如快速翻动着使馆人员带来的文件,除了厚厚的一沓子关贸总协定补充条款, 还有就是这些商业合同。

  对此,高大姐只是淡淡一笑:“爱国的人总是有的,不论人走到哪里,心还是那颗玄国的心。”为了给国家一些帮助,这爱国人士也冒着很大风险的。

  她们获得这些合同复印件并带过来也是费了很大力气的。

  燕九如出国前恶补过一些国际贸易常识,也通过107所借阅了以往的进口设备采购合同,

  此时看到对方和其他国家的合同,不由蹙眉。

  他低声跟高大姐询问:“怎么价格差距这么大?超过30%了?”

  高大姐闭了闭眼,道:“你知道关贸总协定吗?”

  燕九如点点头,“出国前找资料看了一些条款,我们是原始缔约国之一。”

  玄国成立的时候,逃去台岛上的人擅自退出了关贸总协定?从那以后,国际上不友好的国家就不在给我们新玄国最惠国待遇了。”

  “我们的国际贸易,不但进口比别人价格贵很多,出口对方也会加高额关税。

  简单说,同样一个篮子,最惠国之间购买都是优惠价八毛钱一个,而我们的报价哪怕只有三毛钱,到了对方海关加上两倍的关税也变成了九毛甚至一块钱,同样的商品,谁会花高价买我们的?”

  “所以,凡是能出口创汇的产品和企业,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正常定价加上对方的高额关税根本卖不出去,定价足够低就是卖个血汗钱。

  燕九如又指着付款方式,询问道:“那么付款我们都是100%提前付款,别人是30%、70%,甚至还有的预留5%质量保证金,咱们也不能享有吗?”

  高大姐拿过合同细细看。

  使馆人员都是外交工作人员,这次也是接到国内的指示负责协助采购团,能找到同类采购合同已经很不容易了,涉及到的商业条款他们还真不是太精通。

  燕九如也在快速浏览使馆提供的关贸总协定的原文和最近的补充条件等内容,看过后疑惑依然没有解除。

  不过高大姐思索后道:“这应该是涉及到合同谈判内容,付款方式正常来说是可以谈的条件之一,林团长,你说呢?”

  林团长干脆地摇头,道:“这次的采购团大换血,以往的主要成员都没进来,我跟上任交接工作的时候也没聊到这方面。”

  他是技术大拿,主要是确保设备的关键技术上不踩坑的,相对商务方面就是弱势了。

  采购团的张真同志蹙眉道:“不论什么采购合同,除了金额,付款也是相当重要的条件。

  几十、上百亿美元,一天的存款利息都足以让一个城市的百姓吃顿饱饭。

  要是能晚支付一个月,想想看,省下多少钱?”

  翻译王必达嘀咕道:“咱们以前的进口合同都是100%LC的,这都是一贯操作的,国外也是这么给咱们定的,如果重新搞,别人答不答应先不说,万一搞毛了对方,不卖给咱们设备可就是大事了!”

  闻言,不光燕九如,好几个人都瞄向他。

  王必达有些不自然地解释道:“我是就事论事啊,咱们没什么优势,以前谈判的时候也不是没提到过,都没成,还让德国人不满,延迟交货一两个月咱也是损失。”

  林团长看了他一眼,道:“哦,这么说王同志参加过不止一次采购团?”

  王必达看起来约有四五十岁,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穿着半袖白衬衫,很文气的样子。

  他微微笑着回道:“也不多,只担任了上次的翻译,不过前面两次我虽然没参团,在国内也负责了一部分翻译文件。”

  林团隐晦地瞄了燕九如一眼。

  燕九如一扯嘴角,继续翻看资料。

  ***

  一个多小时后,中巴车所过之处渐渐少了绿色,多了灰暗,越是接近鲁尔地区,工厂和高大的烟囱也越多。

  可以说,鲁尔工业区的天空都是灰色的,没有一点儿蓝天!

  “这污染相当厉害了。”林团长紧皱着眉头。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四五十年代时候的发展心脏,最重要的重工业都集中在这里。所谓的鲁尔工业区也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片关联的城市组成的。

  这里早些年是煤炭、钢铁等重工业发达,占了整个德国重工业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目前这里也有拜耳和巴斯夫等化工企业。

  有资料显示,近些年其实很多行业和企业收到来自日本、美国等国的竞争压力,加上环保和国际环境等因素,这些重型企业其实面临不少困难,甚至有的已经出现减员。

  车辆经过随处可见的废弃矿坑、矿井和煤渣堆,让燕九如不由想到当初去某矿区的情景,何其相似!

  再往前,一座座标准化的工厂和林立的烟囱里冒着滚滚的灰黄色浓烟,空气里也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他们甚至在路过的莱茵河边看到许多死鱼尸体漂浮着,散发着阵阵恶臭,连提着垃圾袋捡拾物品的流浪汉都离得远远的。

  高大姐朝着窗外道:“自由活动的时候不要接近这些人,他们可能是真的流浪汉,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人。外出一定两人同行,提前报备。”

  他们的第一站位于鲁尔工业区核心城市埃森(Essen)的KLB工厂。

  这是一座庞大的、充满德国韵味的厂区,许多个标准化厂房连成一片,像是一个个摆放整齐的鞋盒子。

  燕九如打量了一番,除了大门前三根高大旗杆上随风飘扬的德国旗和厂旗,其他处处都充满了工业的标准化,连厂区绿化的树木都修剪得一模一样。

  不得不说,相比国内厂矿企业烂糟糟的形象,这种视觉上的标准化冲击力还是很大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