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奶能支持大顺读完高小,又读了一年初中,估计私房钱也差不多用光了,加上那几年学校也不太平,动不动就停课。
大顺只是辍学,没跑去当红、小兵都是爷爷管得严吧。
“哎,”燕九如捅了捅陈茵,“大顺这么困难,赶明个我给他拿几百行不?”
大顺明明跟他是堂兄弟,年纪差不多,仅仅一房之隔,两个爹是亲兄弟,大顺和他的命居然差这么多。
小小年纪,更是想读个书就差点被打死,简直。。。。。。
燕九如觉得他没法若无其事地见二叔二婶了。
“唉!”
陈茵问:“叹什么气啊?想拿就拿,怕我说不同意?”
燕九如枕着两手,望着棚顶:“我是觉得再看到二叔二婶怕是没法平心静气了。”
第122章 歼灭 “跳!”王大力大喊一声,三人迅……
第二天上午吃过饭, 燕九如就出去了。
奶奶瞅着见了,问陈茵:“这是干啥去了?”
陈茵也没啥好隐瞒的,低声道:“昨天听见大顺遭过那么大的罪, 心里不得劲儿了, 说是上学的时候也没帮上忙。
这回盖房子给拿点钱去。”
“我同意了, ”陈茵见老太太看她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忙道, “我也觉得该帮一把。
当年也是确实不知道这事儿,不然大家凑凑, 也不能让他因为几块钱辍学。”
燕奶奶抹了抹眼睛, 哽咽道,“都怨他没投个好胎, 他那个软蛋爹啥也不是。当年也是真穷,工分也不值钱, 我和你爷的工分都预支到后年了,赶上大队也没钱了。
本来你爷让大顺跟学校说说,等秋收卖了余粮。。。谁知道这孩子自己就不念了。。。。。。”
都是穷惹的。
“老话说,有啥别有病, 没啥别没钱,真真的。”
陈茵见老太太直抹泪,忙岔开话道:“奶, 过几天要回燕城了, 我寻思看村里能不能买点山货啥的, 回去街坊邻里好歹是个意思。
咱们自己也留点吃。不然再等就得秋后了。”
老太太立时被这话带了过去, 忙问她:“想换点啥,等今个儿来人串门我放话出去。”
“秋木耳,榛蘑、猴头啥的, 谁家采的榛子多,有好的多换点,回头炒了在家当个零嘴吃。”
“家里人都爱吃手工做的粉条,谁家干净,咱多换点,还有土豆粉啥的。”
别看这些农家土产啥的,真要在城里买得多花不少钱,关键还买不到好的。
“行,傍晌午来人说话的。”
陈茵回屋数了两百块钱给老太太,“奶你看着换,我年轻抹不开面儿跟婶子大娘们挑东西,她们可不敢跟你使心眼儿。”
老太太推辞了下,“哪用了这么多。。。。。。”
现在晒得干透的木耳蘑菇啥的一斤才三两毛钱,粉条更是便宜。
“拿着吧,剩下了您留着花。”
***
老太太当家当惯了的,自己心里有本账,她喊来老爷子商量打算再买点粮食。
老爷子磕磕烟袋锅子:“买!这是正经事儿。”
晌午前陆续有人来家里串门,老太太就提了话茬。
这下婶子大娘们可坐不住了,纷纷赶紧回去家去看库存,关系好的还互相送信儿递话。
村子就这么大,消息一阵风似得就传遍了。
陆陆续续有人提着篮子、拎着筐往家里来。
老爷子也不得闲了,喊了儿子跟着一起查看东西质量,商量价钱啥的。
村里头都说换,其实也是给钱买的。
说换含蓄点。
看到有人扛着粮食过来,陈茵懊恼地一拍头,她可真是光想着吃菜了,咋能把粮食这么大的事儿给忘了。
在城里吃粮本上的那点供应粮根本不够,肯定要格外买一些的。
她自打上学了,每天回来就吃现成的,时间长了就忽略了。
她急忙又拿了一沓钱过来塞给老爷子,陪着笑,“爷,我俩都忘了买粮这事儿了。
要不说家里还得有老人在呢,您看能多买多买,杂粮豆子啥的也买一些,不然回京没这么全乎。”
老爷子瞅瞅手里的钱,这少说也得有三四百了。
不过粮食不嫌多。
老爷子没在孙媳妇跟前抽烟,烟袋锅子别在身后,道:“今年包产到户,各家的余粮还没卖,能买着新粮。
倒是家里这些人吃饭,钱不能都让你俩掏。”
陈茵笑眯眯地道:“你大孙子啥样人呢你还不知道么,快别推了,不然等他回来跟你急眼。”
***
正说着,春生和壮壮边跑边打闹着回来了,进屋先找水喝,歇口气才传话:“我爸说、晌午、打扑克。”
陈茵忙扯了手绢给他擦流下来的水,“喝完再说,不然呛着。”
壮壮大大地喘了一口气,仰脖道:“我爸跟叔叔们打扑克玩儿,告诉你妈一声,请假。”
“哈哈哈~”
屋里的人一通大笑。
孩子太小,还不大会传话,不过意思是听明白了。
家里有事儿呢,这人可好,说出去一趟,结果跑去玩上了!
陈茵没吱声。
几个老人你瞅我,我瞅他,还是老太太替孙子辩解一句:“难得出去玩一会儿,让他玩吧。”
“家里这么些人,哪就非得用他。”
陈茵“嗯”了一声,给俩小跑腿儿的兜里装了一把炒瓜子花生,还有两块萨其马,让他们去玩儿了。
壮壮期期艾艾地看着妈妈,“糖糖~”
“不能再吃糖了,这几天吃太多了,牙吃疼了拿老虎钳子拔牙!”
老虎钳子!
噫~
壮壮和春生都一激灵,赶紧捂着兜兜跑了。
***
陆续换了两天,一个仓房都堆满了。
除了给老爷子他们留下的口粮,大部分要运回去。
陈茵寻思问问丈夫怎么往回运,这才发觉他这两天都没怎么着家。
陈茵蹙眉。
这天晚上,燕九如从外面带着一身寒气回来。
他进屋后一声不响、脸色沉静地坐在墙角的小桌子旁拆了枪支保养。
两人回来的时候身上也是带了配枪的。
陈茵见状心里一沉,对他这几天不着家多少有了点方向。
陈茵坐炕上想了想,起身也拿出自己的配枪,默默过去小桌子那,跟着一起保养。
“是,有什么情况么?”她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燕九如抬眼看她,微微点头,用很低的声音道:“这几天发现有人在村子外围打转。”
他抿了下嘴唇,“应该是冲我来的。”
陈茵倒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脑子飞快转了起来,问道:“是因为河西村的事?”
她就说么,这窝鬼子藏了这么些年,咋可能轻而易举就被端了。
想明白这点,她反倒松了口气,“这也算是心落地了,不然我总觉得这事儿没完。”
燕九如赞赏地在她鼻尖点了一下,轻声道:“不能在村里,没得连累家人和乡亲们。我打算引蛇出洞。”
“也算我一个!”陈茵嘁哩喀嚓把手枪装好,无弹状态试射了一下,“要是有半自动就好了。”
***
燕九如闻言起身出门,不多时,从外面提了一个沉甸甸的长木箱子进来。
打开锁扣,里面是一把西国莱茵金属公司主制的MG3!
陈茵虽然没见过这种枪,很是惊讶,可也没忘了赶紧起身去把门锁上。
她没问这枪如何来的。
毕竟丈夫大多数时候有是执行秘密任务的,能知道的会跟她说,不能说的,问了也白问。
燕九如瞥了眼睡熟的孩子们,隐蔽地激发了一枚金钟罩符,免得孩子不小心醒来看见了大声嚷嚷。
燕九如探手取出MG3,轻声跟陈茵讲解这枪的特点和用法以及子弹链跟弹夹的不同,并让陈茵上手拆装几遍,快速熟悉一下。
陈茵是受过训练的,人也聪明,看过燕九如的操作,自己就上手试。
这枪有二十来斤重,她端着的话,有些过沉了。
装了拆,拆了装。
燕九如看着她认真沉静的面容,心里庆幸不已,多亏娶了这个媳妇。
这要换个娇弱的,看到这些枪械还不吓得尖叫着晕倒,或者哭唧唧啥的?
看到她一时卡住了,燕九如在伸手环抱着她,手把手教她拆装,上弹链,快慢机转换,快速换枪管等等。
陈茵脸颊绯红,强压着怦怦乱跳的心,一板一眼地学技术。
燕九如眼神儿暗了暗,俯身在她滚烫的脸颊亲了一口,轻笑道:“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爱脸红,嗯?”
陈茵手上顿了一下,往后给了他一胳膊肘,嗔道:“闲的你!”
燕九如无辜道:“我这不是看你太紧张了么。”
陈茵忽然想到什么,“你们这是哪个环节泄露了?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