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20)

  大队会计这个时候负责点名,谁家没来是真扣工分的,所以,家家都有人应声,哪怕来个小孩儿也得有人。

  特殊情况另说。

  此外,知青和下放的人也被要求过来一起听,算是大会了。

  大队长、大队书记、副队长、妇女主任、民兵排长,各个小队长,凡是带着长字的都齐刷刷来了。

  ***

  “今天有这么个事儿。

  大家也听说了,我正式说一下,今天发现有人偷看女社员奶孩子,这事往小了说是缺德带冒烟,往大了说是耍流氓。

  根据初步调查走访,不止一个地方有人偷看,很可能也不止一年了,现在说不准是同一个人,还是不止一个人。

  今天开会有几件事,第一个,大家提高警惕,自觉监督身边的人,有可疑的,可以举报,咱们一旦查证了奖励一百个工分,算是为民除害;

  第二件,家里来了外人要报告,来路不明的人,要及时通知大队和民兵排长。

  第三件,放了农忙假不上学的,四年级开始的半大小子,明天开始统一安排农活,跟着一起上工,其他学生不要求。”

  有社员嚷嚷:“都忙种呢,村里都没人,不经过大田,谁也不知道啊。”

  也有社员喊:“大队长,你就说是不是村里的人吧。是谁,咱们现在就给揪出来,娘个屁的,老子捶不死他。”

  陈茵难得举手,说了自己的担忧,“大队长,那会儿万一都去查看了,孩子被抱走都不知道,那么小,揣怀里都能揣,得巡逻了。”

  “咳咳,”她爹陈书记清清嗓子道:“我看忙过这阵子,还得加强教育,村里的懒汉,二流子,不务正业,整天四处咂摸的,坑忙拐骗、引人打牌赌钱的,都得好好整顿整顿了。”

  书记轻易不发话,发话那就是未来的路线,至少是定下了本村接下来的调子。

  “是该整整了,偷鸡摸狗的,上别人家菜地偷着拔菜的。你说几把菜你吱声就给你吃了,偏把好好的苗给你嚯嚯了。不治不行了。”

  有的村民早想说了,农忙顾不上,这不正好。

  知青里有几个人悄悄低下头。

  当自己不存在。

  大队长往知青这瞥了一眼,安排道:“小郑,你是知青的领队,这事儿你回去传达到位。”

  又看了看下放的几个人,“你们也注意着。”

  第17章 民兵调查(捉虫) 每人发了一个民兵队……

  这个年代的人经历过最苦的童年,战火纷飞的青少年,好不容易活下来,对建设新玄国有着极大的热情。

  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奋斗,对不好的人和事也是同仇敌忾。

  “行了,别吵吵了。各小队把今天的工分都核上来,下面让民兵排长说几句话。”

  说起民兵,王大力扫了一眼下面的社员,道:“基干民兵们都来了没?我点下名,待会儿咱们去隔壁开会讨论,布置一下任务。”

  ***

  这里介绍一下,红星公社下面有五个大队,杏花大队是比较穷的一个,位置最远,人口也不多,统共才七十来户人家,男女老少加起来还不到五百人。

  在全民皆兵的年代,这五百来人里,民兵就有二百十三人,基干民兵二十八人。没入选的,不是成分不够硬,就是年龄太大或者太小,总之,青年力壮,根正苗红,不分男女都要加入民兵训练的。

  必须保证: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拉出去能打仗,回来能种地干活。

  燕九如和陈茵都是基干民兵,入选基干民兵男的18~28,女的18~25,超龄自动退成普通民兵。

  这时候的民兵是真正扛过枪,射过六零炮,摸爬滚打、进行过‘三防三打’训练的。具体就是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

  别以为打飞机是搞笑的,其实不然,我们国家武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就是用步枪打下过美帝的飞机和坦克啥的。

  民兵平常也以生产劳动为主,闲暇时才安排训练和任务。

  平常村里也就是大队有什么事,也是民兵出来维持秩序,调查走访,押送啥的。

  陈茵那么敏锐察觉到有人偷窥也是经常参加训练的结果。

  刘爱花和明理嫂子都超过基干民兵的年龄要求了,精力也多数被家庭和生产劳动占用就不那么敏锐了。

  在村里传出有偷窥妇女的消息后,民兵们自然知道今天可能有任务,基干民兵一个不落的都到了。

  王大力退役前在部队是正儿八经的排长。

  要不是70年冬季修水利的时候,他爹的腿摔断了,家里一串儿的弟弟妹妹年纪还小,他娘一个人实在吃力,他也不会放弃提升的机会,回老家来种地养家的。

  王大力先安排两个民兵去外面站岗放哨,防止有人偷听,然后才道:“偷窥女同志喂奶这件事,我们去了事发地点探查,地面除了踩到的杂草和灌木,地面还有明显的水迹,确切说,可能是精、液。

  这件事,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嫌疑人已经处于犯罪的边缘,发展下去极大可能会变成流氓或者强、奸之类的恶性事件。

  69年山梁子大队女知青的案子,当时虽然我不在大队,但回来后民兵连长专门谈过。

  平时骚扰如果不严加制止,放任的后果很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王排长这么一提,大家恍然想起了当年曾经轰动一时的事件。

  ***

  一个下乡的女知青,因为长得白净好看,被当地的大队书记家的儿子看上了。

  那女知青是大城市来的,家里条件好,自然不屑于跟村里的青年谈对象,几番拒绝后,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晚上,被人骗出去后强、奸,遭到反抗后掐死了。

  此事还引起了当地的知青集体去县革委会抗议,影响恶劣,极大地破坏了知青下乡的政策。

  而且,那书记的儿子不知道,女知青的父母并不普通,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拿捏得住的那种。

  结果,不但儿子吃了枪子,父母也被定为知情包庇和出谋划策的同谋,性质恶劣,跟着一起吃了枪子。

  三条命抵一条命不说,当地的知青都不肯回那个大队甚至公社了,县里不得不另外成立了一个知青农场把人都安排了,事件才平息下去。

  当地的干部从生产队到公社,只要是相关的,都被撸了个干净,甚至县里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也被批评记过处分了。

  当时谁也没想到,就是一个农村小伙去撩骚女知青会变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早知道及时制止也不至于这样。

  “我们要防微杜渐,早日抓到这个人,早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里。”

  这下民兵们都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也都不在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开始正视起来。

  ***

  首先是成立调查组。

  领导成员就是大队长和书记,这俩人一个是曾经的游击队员,一个是吃苦耐劳、事事抢先,一心装都是发展生产,他们是值得信任的;

  其次,王大力和基干民兵这些人都是突击队的成员,干活从来都是领头的,事发时正领着大伙劳动,确定没有问题。

  这些人组成调查组,社员们都没有意见。

  调查组当晚就开展了大排查。

  这一步还是比较简单的。

  像现在农忙的时候,村里从14~60岁的劳动力,不分男女都要下地干活,先看有没有请假的,再把各项农活中的人分出来。

  请假的都有记录,这个容易。

  干活脱岗的,像插秧的人,每人几行都有数的,那么多人一起插秧,前后左右互相都能印证,而且,缺了哪个人,秧田就会缺一个口子,这个很好查。

  此外,起秧苗的人也一样,干这个活儿的妇女居多,还都是些老弱病残孕的,也好查。

  唯一有些机动性的就是推小车或者挑担子运秧苗的人。这些人你来我往,奔走在路上,偶尔掉个队啥的,很有可能。

  还有记分员,卫生员,保管员,兽医,这些人参加劳动的同时,也要应付各种问题,可能随时被叫走,相对会灵活机动,也得排查。

  因为就发生在下午,大家记得都很清楚,很快就筛出五个重点人。

  其中,三个请假的,一个是请病假的知青,上午干活累晕倒了,下午在知青点休息;

  另一个知青请假去公社邮局取包裹,他家里寄来的吃的怕搁坏了,下午没有牛车,跟大队书记借的自行车;

  还有一个请假的是村里的李二愣子,媳妇要生了,在家看着。

  此外,嫌疑比较大的还有两个,一个是村里老光棍冯老三,下午推车运秧苗的时候拉肚子;

  还有仓库保管员王春岭,下午那会儿有几个社员的小推车和篮子啥的坏了,社员去仓库换工具,他在社员领完工具后有二十来分钟空挡,没跟别人在一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