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咖啡,燕九如去上厕所。
老外校友托马斯和他一起去。
嘘嘘的时候,他还给燕九如讲了个‘笑话。’
说当初看到工厂的厕所全是所谓的‘旱厕’,外方管理人员几乎当场呕吐,更别说让他们用蹲坑了。
“天呐,你是没看到,正是夏天的时候,臭不可闻不说,还到处爬着。。。。。。”
后来,第一任外方总经理力排众议,拿出20万资金(合当初8万美元)改造全厂的厕所,要求全部改成抽水马桶和单间间隔的,还要有排气扇。
结果遭到了全厂工人的抵抗。
他们明着抗议没用就采取暗中破话的方式。
“你瞧这些瓷砖,清洁工悄悄用强酸清洁剂,用钢丝刷子刷来破坏陶瓷马桶的釉面;还有人拆下隔间的木板,掐断水管和电路。”
他指着头顶晃悠悠的灯泡,“这个已经换了至少十几次电线,每次都把灯头上的线扯下一根,有时候扯不利索,电灯泡会闪坏。他们却不觉得浪费。”
燕九如在车上的时候看到过我方关于厕所改造的一些意见和说法,此时再听到外方人员的说法,还真是,各有各的理。
第179章 问责! 那么你觉得我们国家有这么多钱……
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的袁副组长等人匆匆赶来, 透过会议室的玻璃,就见里面不论是玄国方面的管理人员还是外方的人,都安静如鸡。
而让他们如此安静的正是稳稳坐在主位上, 很不讲情面地给这些人甩脸子的人。
“。。。五年时间是一觉醒来就过去的吗?
在这段时间里, 你们就没有一个人发现市场变化快, 当初规划的车型已经不适应了吗?
为什么投资合同签了, 生产线都准备好了, 才发现这个问题?
谁来回答我?
还是说,你们当初规划的车型就是个幌子?能不能投产并不在意?”
燕九如身后的翻译组一个头两个大。
这种质问要是翻译了, 不知道外方会不会发怒而退场啊?
他们犹疑地选着用词, 燕九如却扭头扫了他们一眼。
虽然没说话,但翻译组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照我的话翻, 不然现在就出去!
他们这些专业人员别看出场很低调,但一向很受人尊敬的, 就连高层那些领导对他们也客客气气。
然而,咳咳,光是今天,他们就被三番五次指出用词不达意, 看似合理,但根本没有准确表达出他的意思。
企业内部的会议到底不是外交场合,其实也可以不用太含蓄。
组长一咬牙, 行, 跟了!
好像谁不会损人似得。
燕司长给的压力山大, 翻译组只得朝外方一顿喷。
约翰等人。。。。。。
就摊摊手, 耸耸肩。
好像确实是有点问题。
但是,当初这事儿跟我们没关系。
是另外一批人,也不对, 是另外几批人参与谈判的。
他们现在这些外方工作人员一个都没参与过。
没法回答!
哦,他们可以反馈上去。
燕九如也没指望他们的回答,一个是真的对这些问题不解,再一个是打压对方的气焰。
果然,在他一顿输出下,对方一句话也没有了。
***
玄国这边的人正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获得了胜利,没想到,下一刻,燕司长的炮口就对准了他们。
“谁来告诉我,这个厂总投资5000万美金,我们国家投资占多少资金?”燕九如问得不见一丝火气。
顿时玄国这边好几个人抢答:“我知道,咱们国家投资三千万美金。”
“其中现金800万美元呢!”
“对,其他是厂房和土地啥的折算。”
燕九如淡淡“哦”了一声,“那投资20万元改造的卫生间里,至少有12万是我们的钱,这卫生间是不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工人们肆意破坏国家财产,你们就那么看着?还是你们有人也参与了?”
破坏国家财产?
在场的玄国管理层耳畔一声炸雷。
对啊,好像,可能,确实,卫生间也算是集体和国家的财产,毕竟那么贵修的。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有人假装挠头,有人拿资料当着脸低下头。
白总也尴尬地只顾翻阅资料,头比约翰还低。
燕九如并没有放过他们。
继续喷。
***
“你们,还有你们,”
燕九如虚点着两方人马,“可真行啊。
别的不说,既然生产线到位的时候就知道原来计划的车型被淘汰了,就没想着研发别的?”
对此,玄国方面有话要说。
一个技术总工道:“燕司长,不是的,我们技术研发部门前后提交了两款新型,但他们总以不合格之类的理由打回来。
您知道的,研发新车型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儿,我们加班加点搞了两个出来,结果都被否了,哪有时间再研发别的新车型啊。。。。。”
“否定的理由是什么?”
总工程师道:“不符合他们国家的标准,光是不合格就两百多个点,总之改都没法改。”
燕九如扫了对方的外方的总工程师乔尼一眼,道:“既然不达标,那对方的标准肯定是有数据的,你们的和标准的差距是多少?有具体数据吗?”
玄国的技术总工程师猛然抬头,道:“这个倒是有标准,外方提供了。
我们不合格的地方差距有大有小,大的差距。。。有点多,但有二十多个点只差一点点。”
他手比划了一捏捏的距离。
“找差距的原因了吗?”
“啊?”这位总工和白总都茫然了。
燕九如鼻子轻嗤了一声,敲着桌子怼人:“既然差距指标都有了,为什么不去找原因?是材料的原因,还是制造工艺,还是都有?如何缩小差距?
难道说,你们脑子里都是厕所?”
就差骂他们脑子里是屎了。
“我们国家为什么花这么大代价要搞合资厂?
不就是为了引进对方的技术吗?
引进技术难道只会盯着对方提供详细图纸这条路?
既然对方提供了工艺标准还有总工程师协助,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住?
在对方的指导下达标也是学了到技术,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白总等人头更低了。
他们确实一直盯着对方的全套图纸来着,这是当初合同约定的。只是对方各种理由拖着不肯全给,只一张一张往出挤,他们就被带偏了。
以为拿到对方的全部图纸才是真的引进技术,倒是没想把能学的先学到手。。。。。。
啧啧
这脑子根本不灵光。
燕九如不是看不起他们,这要是去他厂里应聘,绝对撑不过第二轮!
***
燕九如把这边骂得没人敢抬头,又转向看热闹的外方。
约翰和乔尼、托马斯等人一个激灵,本能地想低头找事干。
燕九如冷哼一声:“约翰先生来的晚,我就先不问他了。
那么请问乔尼先生,CKD散件从去年年中开始滞港一直到现在。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除了干等和吵架,就没干点别的有建设性的举措吗?”
“还有,去年初你们就知道原计划的车型被市场淘汰了,结果就想到一个CKD散件组装的主意?那你们这份工资待遇还真挺好赚的。”
“还有约翰总经理先生,你不是对CKD散件进不来生气吗?那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不给你们发许可证。”
这下全体在场的人员都抬起头,齐齐看向燕九如。
燕司长淡淡扫了他们一眼,“王总会计师,燕城一般双职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作为燕京汽车厂老厂派来的总会计师,王奎良还是很关注每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的。
他立刻道:“如果我没记错,双职工家庭年可支配应该是2000元左右。”
“很好。”
燕九如接着道:“你们这款4140越野车基本款售价153000元,豪华版30万元。
那么请你帮我算一下,一个双职工家庭,要多久才能买一台基本款4140越野车?”
这个么。。。。。。
王奎良舔了下唇,却不得不回答:“75年左右。”
约翰等人在翻译说出第一个计算题时就开始拿笔在纸上计算起来,还没等列出方程式,翻译已经说出答案了。
他们继续算第二个题。
结果,150年的答案让他们面面相觑。
这可比他们漂亮国攒半年钱就能买一台四开门的越野车差太遥远了。
***
燕九如敲敲桌子,“怎么样?都有数了吗?”
“约翰先生,你们现在每月组装20台,都买到哪里去了?”
约翰:这题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