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如忙得脚不沾地。
***
直到这天,陈茵询问他过年假期的事。
燕九如才反应过来,还差一个来星期就过年了。
他一拍脑袋:“啊呀,我把这事儿给忘了。票买了没?我安排人买票!”
陈茵白了他一眼,“等你想着买票早过完年了。司长大人每天来去匆匆的,我就让郭队长那边帮着买了。”
“1月28号过年,车票买的26号的,你时间上没问题吧?”
陈茵怕他不方便提前请假,把出发日期压缩到最后,到家都三十了。
燕九如必须没问题。
有问题也必须自己解决了。
好在他早早就跟黄部长打过招呼,今年的团拜啥的就不参加了。
***
一家人说好了回北省老家过年。
很多事儿都得前安排周到。
燕九如帮不上忙,好在三个孩子也长大了些,已经能给妈妈干点儿啥了。
陈茵给每个孩子五十块钱,“想给小伙伴买什么礼物,提前计划好了再买,买完一起装行李,知道不?”
从今年十一月起,除了少量特供商品外,全部绝大部分商品的票据都取消了,只是价格也往上提了不少。
所以,陈茵给孩子们买礼物的钱也比往年多一些。
陈茵又给小姑子打电话。
如松已经放了寒假,正联络了几个同学搞创收,如月的医学院却更忙了。
前阵子从前线转来一批重伤员,都是边境那边的。
有战斗就会有伤亡,后方的安宁就是这些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
“。。。待会儿让你三哥开车去接你,顺带给伤员带些营养品。”
第181章 隔了人命(捉虫) 直接就下了病危通知……
这天下班回家, 就见二弟两口子在张罗晚饭,倒是没看见陈茵的影子。
燕九如打了个招呼,先回自己屋去。
两个小不点一天没见到爸爸了, 跟在后面跑回来。
“妈妈呢?”人还没进屋就习惯性地发问。
小虎一脸跃跃欲试, 京京也一副‘我有秘密要说, 快问我’的表情。
燕九如好笑地敲了女儿一个脑瓜蹦, 配合着小声朝外示意道:“咋回事儿?妈妈没回来呢?”
京京伸出手指比划着, “爸爸,这是两个问题。”
见爸爸又曲起手指, 忙咯咯笑着抱住爸爸手臂, 道:“我交代,老实交代还不行么。”
“咳, 第一个问题,二叔二婶想和我妈妈问问回老家都带啥东西, 听我二婶和奶奶叨叨的意思是别买重复了。”
小虎上前接过爸爸脱下来的大衣,跟着补充道:“二婶说怕浪费钱。”
“嗯。”
“第二个问题,我妈和爷爷一起去薛大爷家了。”
燕九如好奇道:“去你薛大爷家了?知道是什么事儿吗?”
小虎抢着道:“闹分家啥的,找了这片好几家街坊邻居去说话呢。”
“不对, ”京京胳膊撞了弟弟一下,“是他们家从外地回来人了,闹分家。找人主持公道。”
“你们俩去看看, 完事儿没, 喊妈妈和爷爷回来吃饭。”
燕九如打发走两个孩子, 换了身舒服的家常衣裳在出来。
玉秀见小姐姐和小哥哥出去玩儿, 她也撵在后面往外跑,奶奶跟着照看着。
***
燕九如去厨房搭把手。
他们家人口多,又坚持习武, 饭量都大。
饭菜好不好先不说,量得足足的。
王晓静在大锅里捞饭。
一口小锅灶上慢火炖着红烧肉。
壮壮正坐在小板凳上削土豆皮,瞥见爸爸来了忙喊道:“二叔,让我爸炖鱼,好吃。”
如山正‘DuangDuang’剁小鸡,闻言笑道:“那是你爸舍得放料。”
燕九如挽起袖子,扫了两眼厨房的备菜,接过二弟手里的砍刀,“给我吧,你去把鱼洗干净。”
如山顺势放手,看了鱼盆一眼,明白了,哪是洗干净,分明是嫌弃鱼收拾得不利索,又不方便直说。
“知道了,放心吧。”如山认命地端起鱼盆重新拾掇。
晓静啥都好,就是可能从小家庭的原因,不管是鸡还是鱼,收拾的时候都舍不得拆干净。
像鸡骨架里的肺和筋膜,还有鱼肠子啥的,但凡晓静上手,能吃的都舍不得丢。
当然,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也不那么太好。
壮壮吃过一次就再不想吃第二次了。
燕九如又重新把鸡块收拾了一遍,招呼壮壮,“扒点大蒜瓣儿。。。。。。”
“知道了,还有葱和姜。”壮壮叹口气,去给爸爸打下手。
爸爸做菜好吃是好吃,就是架子大,一个人做菜得好几个跟着忙活的。
***
等厨房里的最费功夫的大骨头炖酸菜都烂糊了,外面才传来嗡嗡地说话声。
壮壮跑去开门,“爷爷,妈妈,你们才回来啊?马上吃饭了。”
燕九如听见跺脚的声音,也出来问:“下雪了吗?”
“可不是咋地,飘清雪了。”
燕九如帮爷爷扫去肩头后背的雪,问道:“咋这么长时间呢?”
燕爷爷叹气道:“有的闹腾呢。摊上这种没脸没皮的人,薛家两口子都是文化人,只会说理。
要是我早削一顿老实的了。
唉,日子艰难的时候都过来了,才开始过几天好日子啊,闹啥啊你说。”
***
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顺便八卦老薛家的事儿。
也不光他们家,估计今天晚上前后几条巷子里家家都拿薛家的事儿下饭。
燕九如也顺带着知道了事情的全貌。
话说他们家这座老宅子还是当初从薛家手里买下的呢。
“这不是今年开始兴起什么出国热。说是只要有户口本就能申请护照出国。”
很多没出过国的人可能有误区,以为拿到护照就能出国。
好些个电影明星啊,高干子弟,都出去了。往漂亮国,小日子国,还有石油国啥的地方去。
多数人出国说是进修,只有少数人是劳务出国和跟外国人结婚啥的。
但其实这一年来也陆续有些消息传回来,那些说是进修的,大多是在国外刷盘子洗碗,摆地摊啥的。
尽管不大体面,但挣钱是真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甘平凡的有心气的人也想着趁热出国捞金。
薛家是从前的大户人家,自然也有不甘平凡的人。
“老薛家那两个划清界限的弟妹也想趁着机会出国,可手里没钱,连飞机票都买不起。
这不,两家撺掇着一起找薛家老两口重新分家产啥的了。”
王晓静特看不上这种人,翻个白眼道:“当初一开始闹大革命,他们跑得比兔子都快,划分界限那叫一个积极,还登报断绝关系呢。不然他们能过那些年的好日子?
如今还好意思回来要家产?”
如松也说,“这片的街坊邻居谁不知道谁啊,既然当初把自己撇干净,享受了好处,如今想往回要,感情好处都让他们沾了?!”
一家人说着八卦,话题很快又转到出国热潮上。
***
饭后,陈茵把提前给如月留出来的红烧肉和炖小鸡装满两层饭盒,如松开车去给妹妹送去。
孩子们去看电视,剩下几个大人商量回家的细节。
陈茵列了个单子,念给爷爷奶奶听。
从前大家缺衣少食,回去带吃的和穿的多。
这几年大家日子好过不少,回老家带的东西也有了变化。
陈茵办事儿一向稳妥,爷爷奶奶听着直点头。
念到二叔家的时候,燕爷爷忽然打断道:“给你二叔他们就掏腾一件军大衣得了,他早想整一件穿了,冬天出个门,干点活儿啥的都实用。”
大家都瞅燕九如。
除了他,谁也整不着军大衣啊。
“行,这个交给我,但先说好,这个可是又沉又占地方。”
“那没事儿。”燕爷爷高兴地一把手,这算是稳妥了。
其他么,奶奶要买些茉莉花茶回去了好待客,再添两袋全脂甜奶粉,亲戚家有新出生孩子的,送一袋权当补下奶礼啥的。
王晓静心里合计着这次回去少说也得花掉一个人的工资,咬咬牙道:“咱们分开买,大白兔和牛轧糖还有杂办水果糖,我们每样买上5斤,再买六听麦乳精,大嫂看咋样?”
陈茵两口子挣的多,倒是不计较这些,不过她也没说不用小叔子家买就是了。
有些事儿习惯成自然就不好了。
***
夜里,大家睡得正香,忽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敲门声。
“我去看看。”燕九如一把按住被惊醒的媳妇,快速套上衣服鞋子。
他路过爷奶的房间,见里面开了灯,特地在外面打了个招呼:“爷,我去瞅瞅,外面冷你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