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在七零养家_泠善之风【完结】(231)

  燕九如则拿到白总写过第一百多封求告信开始追责。

  第180章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看也好,以儆效尤……

  外经贸部的大食堂。

  同科室里好几个打完饭的都端着饭盒挤到一张桌子附近。

  被围拢在中心的一个人正在‘吹牛’。

  只见他绷着一张脸, 双目尽量显得淡淡却带着威慑力,手指在饭桌上敲了两下,道:“谁来告诉我。。。。。。”

  “不行不行, 你这个不像。”

  “眼中要有杀气!”

  “别瞎说, 什么杀气, 那是煞气!”

  “对对, 是煞气, 煞气懂不?”

  。。。。。。

  李中华和沈昆仑无奈摇摇头,选择离这些家伙远一点。

  他们司长追责, 第一个就是拿自己部门开刀。

  前司长退休之前的事就不说了, 单是燕司长上任后这一个来月,燕京汽车的求告信也曾发过来两封, 可就算是他们这些秘书都没见到过。

  这信哪儿去了?

  记得开会的时候,燕司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谁来告诉我。。。。。。’

  那压迫感,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啊。

  而这句话也成了大伙儿嘴里的‘口头禅’,当时的场景也被反复拿来模仿。

  啧,幼稚啊。。。。。。

  “现在觉得好玩儿,当时还不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没见这两天好几个部门的领导都躲着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司的人, 生怕轮到他们被燕司长请去喝茶。

  据说,燕司长的茶,心里苦, 嘴里辣, 没人喜欢喝。

  两人悄声说着话。

  “小宋还没回来?”

  “估计是人还没堵到。。。。。。”

  两人张望了一番, 暗自摇头。

  “要我说, 躲得过初一,还躲得过十五?既然咱们司长追查,肯定这条绳上的蚂蚱一个都跑不掉, 不过自己主动点儿说明情况啥的。”

  “赶紧吃吧,待会儿还得去汽车厂那边。”

  ***

  对于燕京吉普车厂的问题,燕九如不可能只是骂骂人,留下一串质问就算完了。

  一连几天,燕九如都带人在厂里各个部门和生产线进行调研,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

  生产车间里,燕九如和外方及中方的工程师和工人都在。

  针对外方说的零件质量问题,燕九如从一个写着‘不合格’的零件筐里拿起一个小弹簧件,问道:“这个是什么问题?”

  沈昆仑翻译后,托马斯道:“经过经过我们的测试,它的耐疲劳性不够,用不到三年就失去应有的弹力。

  燕司长,你应该知道的,这从安全性上绝对不允许的。”

  燕九如点点头,转向玄国的技术人员。

  总工还没吱声,下面的组长等人就撇嘴道:“一个弹簧还、还要用十年八年咋滴?大不了两年一换呗。”

  。。。。。。

  几天调研下来,燕九如算是了解了。

  外方追求高质量和高性能,尤其是涉及到安全问题绝对不让步。

  而玄国方面的技术人员则认为没必要吹毛求疵,质量不够可以数量来凑,主打一个年年换新的。

  这样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

  只是在燕九如看来,只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实都不算有错。

  最后,燕九如叫上双方一起到现场。

  他对托马斯等人道:“。。。安全性当然很重要,这点毋庸置疑,但我希望你们在考虑质量性能的同时,兼顾一下成本。

  这点也很重要。

  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高质量、高性能,脱离了企业经营的实际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就好比这个零件,作为刹车的组成部分,质量上需要年年更换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想办法改进工艺和材料,使它能达到三年或者五年一换,能不能做到?”

  其他零件也一样。

  他让人拿出另一款弹簧,分给两方的技术人员看:“据我说知,国内的钢材冶炼技术已经有了突破,这种因为材质造成的问题很快会得到缓解。”

  他在冶炼和提炼材料方面的专利好几百个,一部分因为国家某些重点项目需要保护期还不能在市场上扩大使用,但当初跟两位教授一起搞出来的新型材料明年已经就可以大批量推广了。

  “你们手上这款弹簧从材质性能上不比进口的差,但成本只有现在进口散件的三分之一。”

  有了这样超高性价比的好材料,零件的材质就不是问题,至于制造工艺,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还有,既然零件供应商的产品不能满足要求,为什么不在市面上多找找?我能找到,你们为什么找不到?”

  玄国总工犹豫着道:“这是上面指定的供应商。。。。。。”

  燕九如好笑,道:“国家都开始搞活市场经济了,还指定供应商?在哪里指定的?合资合同里我怎么没见到这一条?”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压力,配套厂爱要不要,我们就这样,燕九如的小汽车厂当初也经历过,后来他自己搞了个配套厂才把对方压制住。

  燕九如并没说太多,而是把燕京吉普车厂的双方主要人员都拉去他的小汽车厂和防爆防弹车厂参观了一趟。

  看到出口订单忙都忙不完的生产线,看看一个个远超出CKD散件的质量,双方都沉默了。

  ***

  一周后,燕京吉普车合资厂终于拿出修改了十几版的整改方案。

  这是双方都一致认同的。

  燕九如对此也还算满意。

  他只道:“新的企业就像一个婴儿,从开始只会爬,到能站起来蹒跚两步,再到会跑会跳,都有个过程。

  希望你们在这个过程中齐心协力,而不是一条腿往东,另一条腿往西。

  不然的话,摔倒翻沟里都是轻的。

  没有哪个孩子一直靠父母,总得独立,要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死犟自己的道理。”

  当然,他也不是轻拿轻放的主,对于哪些整改不积极的,他也毫不客气。

  ***

  陈茵看到燕九如又开始折腾箱子,不由好笑道:“这回真能走成了?”

  燕九如也无奈,“我不可能帮他们把一件件问题都处理了,只能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都学不会,趁早关掉算了。”

  十一月中旬,燕京吉普车厂的事儿终于尘埃落地。

  燕司长也终于出差了。

  整个外经贸部,甚至燕京市政府都悄悄松口气。

  杀鸡给猴看也好,以儆效尤也好,燕京吉普车厂这件事发酵后,很多部门和企业都赶紧自查自纠。

  没见燕京吉普车厂整改后,外方换了总经理,而玄国方面也换了总工程师!

  至于其他管理人员,态度不转弯的,不论是外方的研发、生产管理,还是玄国这边的工会主席、保卫科长到后勤主任,全都大换血了。

  正所谓岗位就在这里,你不好好干,总有人能代替你。

  还有被追责的好几个司,局,甚至市政府的副市长、主任啥的都被处理了两三个。

  就说这人狠不狠吧。

  总之,没人想落在燕司长手里。

  下面各个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到各个外资企业的管理层,大家一致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阔思路,想法设法把之前较真闹别扭的问题飞快解决掉。

  燕九如所到之处,一片和谐!

  燕九如还问:“哦?一切都好?确定没什么问题吗?”

  当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已经解决了。

  问题不解决,被解决的就会是他们。

  ***

  燕九如既欣慰又遗憾。

  不过,他怎么可能白来一趟?

  比如谁家把污水偷偷排河里,河里的鱼虾都翻肚皮了;

  谁家烟囱浓烟滚滚,外面的空气都呛人,不戴口罩半天下来鼻孔里都是黑灰;

  更有甚至,国家已经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尤不满足,竟然偷税漏税!

  在燕司长的火眼金睛下,没人能抗过三天。

  一圈走下来,帮助了一些企业,也处理了一批吃人饭不拉人屎的。

  等回到燕城,竟然还比原计划快了三五天。

  ***

  燕九如回到燕城后参加了外商投资企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汇报了这次外资企业巡视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整改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几轮的会议讨论,最后决定从现在开始就推进外资企业管理条例和法案工作。

  同时也着手准备全国外资工作会议。

  因为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拉投资,什么都敢许诺,什么都敢答应,甚至帮着企业隐瞒重大问题。

  原本国家打算观望一两年,结果接连几个外资项目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燕京本地第一个外资项目差点散伙后,国家把这个计划提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