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任务奖金就不说了,几家厂子的收入都只看数字了,而能找到他头上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组织上讨论过后特别批示他可以买,只要符合政策就行。
现在政策没有限购一说。
燕九如挑挑拣拣,燕城、沪城和几个风景好的城市分买下了十几处房产。洋房居多,别墅也有,还有就是商铺。
楼房他一个没要。
倒是老爷子添了几处楼房,说是将来给孙子、孙女和外孙们填补用。
就在燕九如折腾房产的时候,陈茵他们计算机信息中心开发的第一版玄国自己文字的软件系统也开始试用了。
第184章 武馆 要不是老爷子压着,连燕奶奶都要……
这次回燕城, 依然是老爷子和老太太跟着回来,燕爹两口子留在老家。
老爷子从小跟着道士学道,性子洒脱, 随遇而安, 在城里适应良好, 甚至还结交了一帮老头朋友。
倒是俩儿子都没随了他的性子, 老大更是进城多少年也落不下心, 还是觉得老家日子舒坦。
周围也没交下什么朋友,说人家都上班, 跟他也说不到一块去。
让他去给厂里看大门, 他也不愿意,感觉占厂里便宜似得。
反正先随他们去, 等上了年纪再说。
这天,燕九如刚从外面回来, 就见老爷子在他们单位门口徘徊。
“停车。”
燕九如赶紧下了车。
“您咋来的?”燕九如去扶着老爷子胳膊。
老头不高兴地甩开:“你爷没那么老,身子骨好着呢。”
“行行,那您这是溜达,还是有事找大孙子?”
从外经贸部大楼到葵花胡同可不近乎。
老头挺直要背, 看着外经贸大楼:“我就没事儿瞎溜达,一抬头走这儿来了。”
燕九如笑了。
他抬腕看看手表,“得嘞, 食堂也开饭了, 您要是不嫌弃, 大孙子请您吃个食堂咋样?”
老头眼睛一亮, “那不违反你们纪律么。”
拒绝的那叫一个敷衍。
燕九如示意司机先走,自己带着老爷子步行去食堂。
“不违反,咱也花钱买的。”
“那就尝尝吧。”
老爷子一边走一遍打量, 还不断点头。
总听说大孙子当大官了,他一直没有什么实感。
这次来到大孙单位,一路上不断有人‘燕司长’、“司长好”地打招呼,他才真的觉得确实是不一样了。
燕九如心思一转就猜个差不离。
他心里好笑,面上不显,把老头安顿在人多的大食堂。
他自己去买饭。
红烧肉、溜豆腐、炖鱼块、白菜炒木耳、还有紫菜蛋花汤。
他来回两三趟才把饭菜端齐全了。
老爷子已经跟身边吃饭的人聊上了。
“嗯呐,是我大孙子。”
“从小就学习好,本事也大。”
“那可不。。。。。。”
见燕九如端着一摞馒头回来,忙接过来,“够吃了,够吃了。”
四菜一汤,也是标准餐。
老爷子还品评:“这红烧肉有点甜啊,不过挺好吃,溜豆腐比你奶做的强多了。”
“你尝尝大师傅炖的鱼咋样。”燕九如又给夹一块鱼。
***
爷俩吃个半饱,燕九如才知道老爷子突然过来是为啥。
“您想开武馆?”燕九如微微有些吃惊。
老爷子瞪眼:“咋滴?你也觉得不行?”
“那倒不是。”
燕九如见老头误会了,忙解释道:“就是觉得有点突然。”
前阵子,老爷子自己添了好几处房产,要是有这想法肯定自己就买铺子了。
老爷子放下筷子,虽然生气还是压着声音道:“还不是你王大爷他们,非要去学什么气功,让他们跟我练武一个个还嫌弃我野路子。”
“切,不识好歹!老子的功夫那可是正经道门传承的。”
别看他练得一般般,但那自己跟师傅学的时间短,谁也不能说师门路子野。
***
说到气功这事儿,还真是这两年挺火热的。
也不知道哪儿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气功大师,好些都上报纸了。
这年头人们对纸上的字都很虔诚甚至敬畏,尤其是没什么文化的普罗大众,在他们心里,纸上的字那是绝对可信的。
不说报纸了,还有好些介绍气功的杂志连载练功方法。
很多人都跟着练,说不定哪天自己就开发出特异功能了。
最差也是能治病保健呢。
要不是老爷子压着,连燕奶奶都要跟着胡同里的老太太们去公园练气功去了。
老爷子并不是盲目反对的,他也好奇地去看过几次公园里的大师发功。
别的大师真不真他不知道,但他看到的几个大师肯定是骗人的。
变戏法的都比这几个大师实在些,好歹人家变戏法还苦练手法呢,这些大师是明晃晃地骗人。
一个个老头老太太坐在地上,闭着眼睛学练功,哪看到大师作假的动作了?
作为旁观者,燕老爷子看得十分明白,但人家都不信他。
连跟自己要好的几个老头都不信,他还能说服谁?
更有甚者,还说人家气功大师是内家功夫,就他那外家功夫顶多是野路子,没资格说人家大师。
老爷子一怒之下要自己开武馆。
要发扬光大正经道门功夫。
嗯,心思是挺好。
燕九如忙工作,倒是没太关注这些。
老爷子开个武馆罢了,大不了请几个功夫好的退伍兵压场子,一般人还是能教一教的。
“那就开!”
***
老爷子兴冲冲地开始处找场地。
不但自己每天到处转悠,还托人打听啥的
只是一连找了好些天也没合适的。
老爷子也从刚开始浑身都是精神头慢慢变成叹气发愁。
燕九如手上也没有合适开武馆的场地。
他想了想,给107所后勤管理处的张处长打电话。
张处长在后勤多年,对这些事情熟悉得很。
“你算是找对人了,我跟你说,西山那边正搞清理三产呢,肯定会清出不少房屋啥的,他们手上肯定有合适的。”
原本部队缺钱、缺装备,啥啥都缺,这不是后来燕九如一直捐款、捐装备、修训练场啥的。
每年至少上亿,加上动不动就搞几十上百吨黄金,咱国家至少军事装备上不那么差钱了。
所以,刚开始自力更生搞的产业也都慢慢在出售,以后部队要一心搞军事训练,不在庶务上浪费时间。
西山那边接到燕九如的电话,顿时乐了。
部队出售的主要固定资产还恰好就是房屋啥的。
部队么,啥都讲究个大,房屋场地也是大。
虽然都是砖石水泥修建的,没什么装修,但实打实地方大。
现在的价格不高,可还是没多少人买得起。
这不,燕九如送上门了。
虽然他只想要一个武馆场地,可西山的领导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出手时机。
又是谈感情,又是卖惨,最后,燕九如不得不开车去部队提供的场地转悠了一圈。
这一转好么,整个周末都搭进去了。
人家西山的部队可是解放时最早进京的,别看驻地在西山,但人家的产业可是满京城都有呢。
燕九如带着老爷子开车转了一天,看到的也仅仅是人家不要了抛售的一部分而已。
***
燕九如最后收下了好几处工厂和门市啥的。
工厂么,值钱的只剩下地皮了,上面的附属物拆吧拆吧不值几个钱。
甚至他收上来的还有两个废品站。
这两个废品站挺特殊,有些部队废弃物要在这里处理,不多,也不太重要,即便如此,也不能随便谁都卖。
燕九如买下来暂时也没什么动作,原先啥样还啥样,等他想好了再改动。
此外,他看好一处街面的三层楼房。
原本是部队下属某食品厂,一楼是门市,楼上是办公室,后身带个很大的院子,胡同经常进出食品厂的大货车,路也很宽敞。
作为部队企业,食品厂福利待遇不错,后院有食堂能做饭,院子里还有自己打的水井,还有库房啥的。
当然,如果要做武馆肯定格局得重新修改一下的。
老爷子主要看中这个后院很不错,楼房里地方就那么大,连梅花桩都没地方弄。
燕九如跟部队商谈后,接受了清洁工、食堂大师傅等人手继续在武馆工作,不然武馆也得另外找人。
这个场地加安置三个人,加上两辆旧卡车,一共花了十五万。
以现在的行市看,并不便宜。
但燕九如没讲价。
他每年还给部队捐好多钱呢,讲那么点有意思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