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嚷着,招呼人排队。
年年都瞎挤,没个记性。
大师傅已经算好了人数,帮厨按照大师傅的吩咐把各种猪肝啊、血肠啊、猪心还有猪头肉啥的都切好片了,为了人人都能吃到肉,师傅们可是按照数切的大小。
毕竟是两头猪,除了分掉的,特地留了二十斤肉加上各种边角和下水,骨头啥的,加上豆腐和各种配菜,也是满满三口大铁锅。
连肥带瘦的肉被烀得稀烂,切成颤巍巍的肉片,血肠切成半公分厚的片,各种骨头都把肉剔了下来,变成拆骨肉,猪杂也都切成小片,总归大家都能分上一点。
轮到陈茵的时候,她端着一个二号碗,大师傅也是盛了一大勺子烩菜,再来两块肉和其他猪杂。
陈茵笑着道:“不要白肉,来两块拆骨肉和血肠就行。”
“好嘞,那就多加一块血~”
对于不要白肉的人,大师傅也是不多见。毕竟这年月都缺油水,八成以上的人奔着颤巍巍的白肉来的。
陈茵端着碗走到自己家带来的桌子凳子那,把碗里的菜倒进自己家的盆子里,如月和燕奶奶,燕大娘的已经倒进去了。
老三也端着碗慢慢移动过来呢。
陈茵过去接了,问道:“看见你大哥和二哥他们了吗?”
老三深深吸一口香气,才道:“搁后面呢,打菜挺快的。”
他们家里是都倒一块吃,有的人家重男轻女或者偏心,如果搁一起就有人根本吃不到。
***
又等了一会儿,燕九如和燕爹、燕爷爷都回来了,杀猪菜倒了一盆,就上新烙的玉米饼子,吃的贼香。
陈茵边吃边点头:“嗯嗯,血肠好吃,有蒜味呢。”
至于儿子,已经在他爹胸前的背篼里睡着了。
燕九如夹了一小块猪脑给陈茵,“吃猪脑不?”
陈茵好笑地白了他一眼,“高中的时候,你考试第五,我第三。”
你补脑子还差不多。
燕九如一笑,想起来了,转手把猪脑给了二弟,“如山多吃点,考试往前多进几名。”
如山看他大哥一眼,侮辱谁呢?“我考第四!”
转手夹给了小妹。
老三眨巴眨巴眼睛,居然没抢。
哼,他脑子也好使着呢,不用补个猪脑。
如月:合着就她考第十是猪脑子呗?
猪脑子就猪脑子,反正有的吃她就高兴。
他们家这一盆杀猪菜,虽然每个人分到的只有薄薄的几小片,但大小十口人加起来也一层肉片和猪杂了。
燕九如又给长辈们夹肉,他们都不舍得吃,都留给孩子们,这可不行。
陈茵也给两代婆婆和小姑子夹肉,“多吃点,咱们大队养的猪吃着格外香。”
燕爷爷夹一块五花肉,入口即化,满口生香,满足地道:“咱们大队别看穷,舍得给猪吃糠,有的大队就长年喂猪草,泔水都有限。肯定没有吃糠的肉香。”
燕奶奶也吃了两三块就不吃了,“不能多吃,怕不消化该遭罪了,你们年轻人多吃。”
四个老人都挑豆腐和配菜吃。
燕九如和陈茵对视一眼,有些无奈。
***
长期不怎么吃肉的人,一下子吃多了油腻,容易积食倒是真的。
这不,还没到晚上,卫生员马红英就忙得不亦乐乎了。
陈茵去卫生所给几个老人要点消化药备上,万一晚上不得劲儿也省得现折腾。
马红英笑道:“没想到你也来拿消化药啊。”
“我这是有备无患,爷奶年纪大了,虽然没敢吃几片,可万一积食也遭罪。”
“你都不知道,二小队的张文家那个小孙子,说是把两个姐妹的肉都给抢去吃了,结果,哼哼,没那个富贵肠胃,涨得肚子鼓鼓的全是气,疼得直打滚。”
马红英说起这个满脸都是不屑,可惜,作为卫生员该给药还是给药。
“不是每个人都自己端碗去打菜的?还能让抢了去?”
村里为了大家都能吃上几口肉,也算费尽了心思了,结果,还是有那不争气的。
马红英靠近她悄悄道:“我估计这俩妮子说不定是故意的,她俩要的都是大肥肉,这好几个人的肉都被那小屁孩炫肚子里去,不积食也得拉肚子。”
两个人对视一笑,隐约好像明白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长记性了。
***
农家人,歇了一天算是给自己放假了,隔天就都扛起锄头纷纷下自留地干活了。
燕家的自留地种了些杂粮和花生、芝麻、玉米、黄豆啥的,本来也没多少亩,一家子人齐上阵,没两天就拾掇差不多了。
趁着现在大田里的农活没那么赶了,燕九如和他爹还有爷爷坐一块儿商量:“上面各级奖励加起来也有五百五十块钱了,不如把房子重新翻一下,盖个砖瓦房。”
燕爹看看自己爹,“倒也行,这房子还是你爷爷那时候盖起来的,不少年头了。”
燕爷爷对这老房子倒没啥舍不得的。泥胚草顶的房子,年头多了,住着都透风了。茅草顶更是,大风大雨就得补,换的,还容易漏水。
“砖瓦房,钱倒是够,就是材料得到河西大队去拉。有地基,不如扩一扩,老二和老三都渐大了,你也有了孩子,在这么住也紧吧。”
他们家东西正房分别是给爷爷奶奶和爹娘住的,他和陈茵的屋子是在贴着东屋加盖出来的一间,爷奶的屋子隔出半间给如春、如月姐妹住,堂屋的后面隔了个小屋给老二、老三住。
院子里有两间厢房,做了仓房,存粮食和杂物啥的。
哪怕按照他们家的传统,下面的弟弟结婚了就分出去,屋子也是不够用的。
好在他们家把头住着,扩建也容易些。
“这事儿还得去找大队长和你老丈人。”
第24章 筹备(捉虫) 田舅母把手里的抹布一摔……
晚上, 安顿好壮壮,小夫妻俩进行了几番身体力行的深入交流。
“不行了~我可不想这么快在怀上,九如哥你应该多要几个那什么用品的。”
陈茵埋头在丈夫臂弯里, 笑闹了一阵子, 推开他再次压过来的身子。
燕九如不依不饶, “那玩意儿体验不好, 一次还不许多要, 过来,哥教你怎么怀不上的法子~”
教学相长之后, 两人轻喘着陷入贤者时间。
一会儿后, 燕九如轻声道:“今天和俩老爷子提了翻新房子的事儿。”
“嗯,能成吧?”陈茵懒洋洋地应着。
燕九如无意识地一下下顺着她光洁的背, 微阖着眼,“自然是能成, 这房子我估计根基已经有点不成了,爷爷心里有数。”
说到这,他不由吃吃也笑了几声,“咱家这点家底都是爷爷置办下来的, 我爹基本是吃现成的,爷爷气不过就是觉得爹自己没啥大本事,偏还出了我这么个有点能耐的儿子。”
陈茵也笑, “爷爷只是有点羡慕爹运气好。”
这运气能不好么?
上面有个能干的亲爹, 下面又有个马上出息了的儿子, 人生赢家也不过如此吧。
“九如哥你才二十出头就能盖起砖房, 说起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对了,咱们翻新个什么样的?要是钱不够, 我爹可以支援咱们一点的。”
燕九如也琢磨过。
他慢慢道:“咱们是长房长孙,以后爷爷奶奶、爹娘都是跟着咱们的,再往后甚至跟着壮壮的,哪怕老二、老三结婚了分家出去,这房子也不能小了,不然谁回来的话,住着都挤得慌。”
关于给几个老人养老这件事上,陈茵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就知道了。
她在娘家是大姐,被父母教的很好,做长房长媳给养老人是没有异议的。
“就是不知道以后两个弟妹性子咋样,要是好相处,不是小心眼爱计较的,其实分不分家,也没所谓的。”
“人都是会变的。”
燕九如刮了下她的鼻子,“日子长了,磕磕碰碰难免的,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
“到也是,远的香,近的臭么。”
***
第二天,陈茵抱着孩子跟燕九如一起回了趟娘家。
别看是嫁在本村,回娘家也不是说走就走的,家里的活儿都紧着干,想回去也得抽空。
“哟,我大外孙来啦~”田小莲正在院子里收拾杂物,看到来人顿时一脸喜色,擦擦手,迎过来。
“还有你大外孙的爸妈呢。”她们这一代人还是老习惯的叫法,可随着上学的人越来越多,叫爸爸妈妈的也多了起来。
陈茵调侃她娘,“娘,你这眼神儿越发的像筛子了,眼里只有你大外孙。”
“去,找你奶玩儿去。”说着,吧唧、吧唧在壮壮脸上亲了几口。
这小子越发长得出息了,谁见了都想亲两口。
壮壮难得出来串门子,别提多高兴了,被姥姥亲几下还咯咯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