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也是借了咱们矿上的光,要不是有咱们矿上这个外驻,我还也不知道啥时候有机会回咱北方呢。
咱们这没外人,我可是悄悄跟大伙儿说啊,我这刚到矿上,别的不说,周围这片环境得摸摸清楚,总不能回去了人一问,啥啥都不知道,哈哈哈~
张主任,咱们这有什么地方值得转转,您可得给我说说,免得我一头黑。”
张主任露出笑脸,“这容易闹呢。”
经过翻译,知道是张主任答应给他说说本地风情了。
请客的同志立马提起酒杯:“感谢啊,我先敬您一杯!我干了,您随意!”
“滋溜——”又干一杯。
“有句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就是有缘分才能坐一个桌上喝酒。
为了缘分,来,咱们大家再干一个!”
“滋溜——”第三杯干下去了!
哎妈呀,林十一低着头,龇牙咧嘴,这活儿看来是不大好干啊。
这边连干三杯了,还没说正经事儿呢。
那边已经连干了三杯的刘同志开始发烟,“来,抽一颗不?这是过年的时候亲戚送的,特供烟,我平时可舍不得抽,今天借张主任的光,也奢侈一回,哈哈哈~”
燕九如虽然背对着他们,但不耽误他‘看到’,林十一正坐对面,抬头就瞄见人家的烟了。
“握操啊,”他低低的骂了一声,“特么云烟啊,五毛六一盒,关键还买不到。”
这些人都这么‘有货’啊!
两人就着人家的烟酒下饭。
几个人吃吃喝喝,一句工作不提,只说些本地风貌啥的。
燕九如也不由得佩服,这才是会办事儿的,如果上来就提工作如何如何,估计人家喝两杯给个面子就告辞了。
许是招待的不错,酒劲儿上头,一桌人方言夹杂着北方话,聊得火热。
***
“要说值得去的地方,咱本地人都知道明朝的代王府,可大呢,不过前清入关就给烧了,不过留下一个王府的照壁‘九龙壁’,据说比燕城皇宫里的还大呢。”
王府啊,燕九如暗中记下。
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不过,代王府在清兵入关时被烧杀掠抢一空。
人都被杀了,王府也都烧光了,据说王府的财物都被当时的将领掠走了。
燕九如目光闪了闪。
还有一桌客人也吹牛侃这事儿:“这么些年,很多人也去寻宝,都挖地三尺了,一点儿都没找到。”
吃吃喝喝后,又有人说起日伪期间的大汉奸,害死许多人,居然在解放前自己死掉了,躲过了清算等等。
此时,后面那桌已经讲起了林某人在五台山炸掉菩萨像建别墅的事儿,结果隔年自己出逃失败被炸死了。
这事儿过了没两年,很多消息也是最近才慢慢传出来的。
什么建别墅的木头都是印尼进口的,厕所的镜子、沙发、地毯、钢丝床都是定制的,每个屋子里的都不一样,都是一套套的。
总之,对外说是‘建个茅草屋,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茅草屋’的建造费用达到了每平方米700块钱!
这个造价还没算上机械和人工,因为当初调用的全都是部队建设的。。。。。。
“这算啥,也就是现在才敢说一说,人家在别的风景区还有好几套别墅呢。
据说,我是说据说啊,有个别墅,选址都是专门派的军用飞机,十几个专家负责设计建造,有电网,有军事禁区,只为了开会的时候小住几天。”
“要求很简单,身上负过伤,怕冷、怕燥、怕热、怕潮,一年四季屋里都保持在二十来度,镜子是西德进口的,地板是越南进口的,啧啧。。。。。。”
同样都是大将,人家这日子过的。
燕九如和林十一都是下层小人物,这种事儿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实在太远,听听也就罢了,心里感慨过后,该咋样还是咋样。
***
晚上回到招待所,两人一起去澡堂子。
“哎,找机会去瞅瞅?”
林十一凑到燕九如身边,神秘兮兮的打眼色。
燕九如瞥他一眼,“咱可是有任务的,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有没有东西两说,就是有,还能众目睽睽下带回去?
“啧,说的也是。”林十一其实也明白,就是手痒难耐。
燕九如白了他一眼,就他这样的,不被抓才怪呢,谁敢跟他一起干这种事儿啊。
不过,燕九如琢磨着后天下午应该是自由活动,他倒是想四处溜达溜达。
尤其是鬼子将领和大汉奸呆过的地方,挖地三尺都是太手软了。
第69章 井下观摩 大伙儿此时再看这些老鼠都觉……
第二天一大早, 林十一就张罗着去食堂吃早饭,还不忘敲对门喊上吴所长。
燕九如吐掉嘴里的牙膏泡沫,“昨晚你不是又吃了一碗面么?怎么跟饿死鬼似的?”
林十一揉着肚子哀嚎:“我要吃米饭, 面食不顶饿, 消化得太快了。”
呜呜, 他要是一顿能吃下一盆面, 他也能顶到天亮。
这不是胃没人家大么。
燕九如:“。。。。。。”
***
招待所的食堂早餐品种挺丰富的, 都是本地特色:麻叶老豆腐、刀削面、油茶面、烧麦、丸子汤、羊杂汤,还有金黄的小米粥。
燕九如看着‘麻叶老豆腐’, 心里一乐, 这不就是燕城的豆腐脑配油炸果子么?
叫什么名字不要紧,反正吃到肚里都一样。
上面显然是协调过, 燕九如手里拿的餐票比别人多很多,大师傅和服务员也热情地招呼, 一点儿不嫌他点的东西多。
搪瓷盆装的麻叶老豆腐多加两根油条、一笼烧麦、一大碗丸子汤加一摞芝麻烧饼。。。。。。
最后还来了一碗金黄小米粥。
其他人包括吴所长和警卫战士都羡慕地看着燕九如吃饭,不是他们吃不饱,而是没那么大胃口。
遗憾啊!
林十一点了一碗丸子汤加烧饼,还有一笼烧麦。
他夹着烧麦蘸了醋碟, 一口下去,捂着腮帮子牙都快倒了。
大伙儿笑得不行。
***
今天被派来接待他们的是王副局长,据说李副厂长去开动员大会了。
“咱们矿务局任务紧张, 24小时连轴转, 井下工人三班倒, 天天要高产, 隔三差五搞会战,就是为了多出煤、保质保量。
你们看见招待所外面那些常驻的采购员了吗?都是缺煤闹的。
谁都想自己先拿到煤,都派人盯在这儿。
其实, 我们也想人人都有份儿啊,可煤都是工人一锹一锹挖出来、一车一车运上来的,想快也快不了。
人在地下矿井里干久了,精神上容易疲惫,所以,动员大会很重要。”
吴所长等人连连点头,夸赞矿上思想工作搞得好。
***
今天的第一站是几十里地外的五号矿井。
两辆吉普车在煤矸石道上开了将近四十分钟才来到了一处老大的煤场。
“这些是开采上来等待运走的初级煤和矸石山。”王副局长熟练地介绍道,“坑道口在后面,咱们先去换衣服。”
他们换上蓝色的工作服,戴上头盔、矿灯、手套,登上长筒胶靴,还每人发了一条白毛巾。
***
这是个比较浅的矿,有主井和副井两个井口,主井是往上提煤和矸石,副井主要是人员和设备上下进出的,此外还有通风井。
他们要下去的坑井是个黑黝黝的大洞,深不见底。
对于第一次进入这里的人来说就像个张大嘴巴的怪物,等着他们自己送进嘴里。
王副局长还开玩笑道:“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害怕不敢下去的?早点说啊。”
吴所长呵呵一笑,“还真没有。”
他们这行人里,他和燕九如就不说了,都算是杀敌立功的人,林十一更是盗墓出身,专业挖死人坟的,别看平时爱蛐蛐,但论胆子只会更大。
他们站在一个铁罐笼里,据说一次能装12个人,他们乘的这个算是比较小的。
王副局长说道:“大的能一次装二十来人,更多时候是用来往下运送物料。”
“准备好,出发了!”
操作人员一声吆喝,随着咣当、咣当的声响,罐笼向下垂降。
十来分钟后,咣当一声,他们到底了。
***
头灯在黑暗中如同点点荧光,只能看见眼前的一小片地方,让人无端有些紧张。
燕九如倒是不在意,他铺开神识,整个矿井基本都纳入到他的神识当中了。
这个井大约六七十米深,一条主要的大巷道,顶上有一排排的灯,侧面也间隔有照明灯,下面铺设了双铁轨,有一辆辆满载的运煤小车往出去,空车或者装着物料的车往回走,都很忙碌。
主巷道两侧又分出好多个分岔道,每个岔道都有人忙碌着掘进、钻眼、攉煤啥的,还有的巷道里传来‘轰隆、轰隆’的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