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爷带走了袁二娘子,陆屹川便吩咐老管家带人去帮陆屹舟搬回陆家来住。
陆屹舟搬了回来,他带着安儿跟陆三爷和陆四爷一起吃了顿饭,虽然大家都兴致不高。
他只有一个月的休假,来回路上的时间都算在一起的。
安儿太小,路上颠簸,他们打算早些回去,路上走慢些,早些去驿站歇着,晚些再出发。
路上时间花费多一些,安儿不受那么大的罪。
云山陆家是没空回去了,只能等明年,上任前有一两个月的回乡假。
十月底,陆屹川带着妻儿启程回武州。一路上走得很慢,到冬月中旬才回到大祥。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凑巧。
严惜这刚到家安置好,彩蝶就拿着一封信过来找她。
“夫人,那个玉婆婆不告而别了,这是她留在屋里的东西,奴婢不识字,觉着兴许是她给你留的信,就收了起来。”
“玉婆婆走了?”严惜乍闻有些不相信,她能感觉的出来,当初玉婆婆无论如何都想跟着她的,怎么突然之间走了?
严惜接过彩蝶手里的信,打开看了一眼,眉头不由微微蹙起,信上错字连篇,又写又画。
严惜看到玉婆婆写自己是胡国公夫人跟前做事的,才有耐心看下去,边看边猜,她捏着纸张的手渐渐用力,骨节泛白。
第274章 造化弄人
造化弄人。
原来所有的一切皆因皇权而起。
玉婆婆是胡国公府的人,胡国公府是皇后的娘家,太子的外家。
胡国公掌着兵权,太子出生没多久就被封了太子,一切都很顺利。
直到太子五岁那年,皇帝又选了新人入宫。
翰林学士顾敬修家的大姑娘入宫就被皇帝封了美人,顾美人颇得圣宠,生下三皇子之后被封了修仪。
顾修仪得宠,生下的又是个皇子,早就被皇后跟国公府记在了心上。
没过几年顾学士坐到了参知政事的位子,顾修仪紧接着就被册封为了贵妃,仅次于皇后之位。
三皇子也聪慧,读书习武皆有成效。
本来贵妃母子就已经令皇后忌惮。后面顾二姑娘又嫁给了那年的探花郎,万幸探花郎身后没有什么势力。
问题出在一年后,探花郎家来了两个义妹,没过一年那苏家大妹竟然跟三皇子的武师傅结了亲。
三皇子的武师傅出身凉州,家中世代为凉州守将,这人少年英才为皇帝所看中。
苏家若是跟他们成了亲家,便是三皇子的一个极大助力。
皇后不喜,又不能明着捣乱这桩婚事。
国公爷跟夫人是皇后的兄嫂,这种事情他们定然想法子给她解决了。
玉婆婆是国公夫人从娘家带过去的陪房,帮着她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
这件事交到她手里,她就想法子去搅乱这件亲事。
她出去打听的时候,发现三皇子跟那苏家二妹玩得很好,将这事回去禀了国公夫人。
国公夫人懒懒说了一句:“他喜欢便给他毁掉,让他痛苦一蹶不振。”
玉婆婆想了个阴损的法子,国公夫人便给了她几个人去使唤。
苏夫人爱带着孩子去寺里礼佛,她身边有小儿子要顾,苏家小女总是跟着他们那二妹一起,身边虽有丫鬟婆子也总有落单的时候。
他们寻了几个年轻的拐子在苏夫人常去礼佛的金光寺周边守着。
那日苏家二妹带着苏家小姑娘在寺庙后面扑蝴蝶,旁边不过跟着两个小丫头,一年轻男子跑出去抱着苏家小姑娘就跑。
苏家二妹慌着撵了上去,去到没人的地方,又出来两个人将她掳了去。
苏家的丫头只说小姑娘被拐了,苏家跟寺庙的人都去追那掳了小姑娘的男子,没人注意苏家二妹不见了。
苏家小姑娘被众人找回去,苏家二妹已经被送去了出城的马车上。
她被卖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国公府派了杀手,将参与此事的拐子都杀了。
事情完全按着他们计划的走,苏夫人弄丢了苏家二妹,苏家的大妹记恨上了她,不仅毁了婚约还偷偷抱走了苏家的小姑娘。
玉婆婆说,她帮着国公夫人做得恶事太多,临了了要被杀人灭口。
多亏严惜救了她一命,让她又多活了几年。
在大祥的这段时日里,她隐隐知道了严惜的身份,因此她愧见严惜,却又胆小,她怕死,活着也无颜见严惜,便走了。
京中暗潮涌动,若是严惜哪日进了京,也好避开一些危险,以免卷入争斗的漩涡。
玉婆子走前算是良心发现给她留下了这封信。
真是造化弄人。
她拼了性命救下的竟然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跑了,竟然让她跑了。
严惜看完信后久久不语,彩蝶担心地问了声:“夫人,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她什么时候走的?”严惜不答反问。
“大爷跟夫人刚走没几日,她应该就走了。她经常待在院子里不出来,还是灶房里的人好几日没见她去提餐食才发现的。”
彩蝶疑惑那玉婆子为何一声不响地走了,想给严惜写信来着,想着他们一个月后就回来了,便没有写。
这玉婆子为何不早些说出来,早些说出来或许她也不会死了。
他们都是别人的局中人,都被算计了进去。
三皇子那时候有想过跟他们争吗?他们就出手整出了这么些事端来。
细细想来,严惜感觉背后一阵发寒,他们的手段真是阴损。
晚间陆屹川回来,她便将玉婆子留下的这封信拿给他看了。
陆屹川看完,有些明白端王爷为何要杀了大袁氏。
或许那个时候,端王爷他们这边已经查出此事跟国公府有关,只是苦于拿不出证据才无奈作罢。
而大袁氏不知道该说她心胸狭隘,还是该说她蠢,轻易被人摆布利用。
就是因着这样,端王爷才不想让她留在小袁氏身边的吧?
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最主要还是悄悄将这个玉婆子寻回来。
玉婆子是个有力的人证,如今竟然被她逃走了。被端王爷知道,定然也会觉着他们蠢吧?
若是三皇子真的想要跟那位争一争的话,玉婆子在他们手里定然能起大作用。
陆屹川将那几张信纸放下,伸手抱了抱严惜。
“都过去了,什么都不要想。咱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
陆屹川虽然这样说,严惜却不这样想的,她不能不多想,如今陆大爷已经进入了仕途。
按着玉婆子那意思,男人在外面拼搏,女人在家中也是助力。
他们家这事,完全就是国公夫人这个内宅女眷一手造成的。
她若是万事不想,以后真的进了京城,她是不是也有可能掉入别人的圈套,连自己都护不住。
内眷的圈子,陆大爷是进入不了的,她不能躲在他的羽翼之下。
胡国公府啊。
她还没有进入京城,就已经知道他们最大的敌人了。
好在陆大爷当初投靠的人是端王爷。
只是不知道端王爷有没有夺嫡的那个想法?
敌人觉着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就该有。十几年前皇后他们就已经出手了,不知道端王爷他们知不知道?
“大爷,玉婆子跑了,你派人去将她找回来吧。当初我在禾州救下她时,她曾说过她家主母是放她归家的。她家应该在这南边,不过她该不敢回去。她年纪大了跑不远,说不定她这会儿就藏在武州的哪个地方。”
陆屹川原本就打算去寻玉婆子,没想到惜儿也这么想。
他微微点头应了声:“我也正有此意。”
第275章 准备离开
经了此番之事,严惜头脑猛然清醒,她不再是陆家的小丫头,而今她是大爷的妻。
大爷已经入仕为官,她不单要像大太太那样管好家中的琐事,她还需得与大爷并肩作战,维护好官宦家女眷的关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只是她跟大爷,还有苏家,顾家。
冬至临近,她还要准备陆大爷同僚间往来的礼物。
他们刚回来,节日又临近,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严惜两眼一抹黑,完全没有个章程。
如今不同往日,她身边总需要个能帮她处理事情的。
想来想去,严惜打算重用彩蝶,让春碧将彩蝶喊了过来。
彩蝶跟着春碧过来,行礼喊了声:“夫人。”
严惜出去近一个月,家中诸事都交给了彩蝶,“彩蝶,进入冬月,有人往府里送冬至礼没有?”
“昨日夫人刚回来,府里的往来开销还没来得及拿给夫人看。大祥的知县、主薄这些人早早地就送了冬至礼来。库房里有礼单记录,我这就给夫人拿过来。还有府中这些时日的开销,各管事都记得清楚,我一总拿给夫人。”
彩蝶做事比严惜想得还要周到,她很欣慰,唯一不足的就是彩蝶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