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之前好似嫁了位嫡姑娘去陆家,后面因着无子自请和离了。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她这边还没有出手,顾允卿竟然再次为苏娘子解围。
安乐公主回到位子上连喝了两杯桂花酿。
严惜他们坐下之后,同桌跟顾允卿相熟的,开口关心道:“卿娘子怎么那么不小心?”
顾允卿讪讪一笑:“前两日我娘盯着着我练针黹,累得我手指头麻木,刚从手指突然莫名抽了一下。”
“你娘对你要求太严格了,你的针黹已经很好了。”
两人说了两句就不说了。
严惜淡然吃着面前的菜,她原本秉承着不承认的,没想到顾允卿又帮她解了围。
到底是一家子姐妹。
她娘对她说,跟舅父舅母家客气有礼便行,看来母亲的想法还是受了外祖父的那位老姨娘影响。
外祖母只有姨母跟她娘两个女儿的时候,在有儿子且娘家起来的老姨母眼里是可以挣一挣的。
如今她姨母是宫里的贵妃,还有个偌大的端王儿子,她母亲嫁给了父亲,是朝中刑部侍郎。
有她姨母跟她娘为外祖母撑腰,老姨母哪里还能蹦跶的起来。
外祖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若是外祖父不将他放到嫡妻的名下,顾家的人难道不催着他过继嫡子?
小梅氏是审时度势的,她在外祖母跟前很恭敬。
开始顾允卿兴许跟严惜最初是一样的想法,她们只要礼数周全就行。
后面怎么变了呢,像她一样想通了?
独木难成林,一家子还是要互帮互助的。
严惜想通了,胃口变得无比的好,专心享受桌上的美食。
美食当前,曲声悠扬。还是公主会享受啊。
她即然来了,便也要好好享受一番。
待客的厅堂这边,宴席散了,再没有看到吕昭。
饭罢,众人过去花园玩,因着没有见着安乐公主的身影,倒是没有人再为难严惜。
严惜坐在凉亭下看旁边的娘子们投壶。
“你是苏家的大娘子?”厅堂里跟她同桌用餐的秦娘子坐到了严惜旁边。
“秦娘子。”
严惜笑着对她颔了颔首。
秦娘子微微一笑,“我叫秦虞,小时候跟你玩过呢。”
秦虞给严惜的感觉并不差,因而严惜从投壶上收回视线,看向她。
她浓眉深目,鼻梁高挺,小脸儿只有巴掌大,看起来美艳绝伦。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却给人一种人淡如菊的感觉。
“小时候,我时常跟着祖母去寺庙,在寺庙里遇到过你。太小的事情有些记不清了,只知道那时候你带着我玩过竹蜻蜓,跟一位大些的女郎一起。”
严惜凝视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娘子,心中不禁有些好奇,她们两人年纪差不多,小时候的事她都不记得了,她怎么还能记起?
“我不如娘子记性好,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严惜笑着说。
秦虞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祖母也常说我记性好。”
严惜笑着对她微微颔首,“苏惜颜。”
秦虞目光在严惜身上停留片刻,转头看向不远处正在玩投壶的顾家姐妹,“你怎么不去跟她们一起玩?”
严惜笑着摇了摇头,“我不擅长投壶。”
秦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听人说,你射箭可是相当厉害的。百发百中。”
严惜惊讶了一瞬,轻笑出声,“端午的事,竟然这么快就传开了?”
“苏娘子可别小看京中娘子们的嘴巴。”秦虞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小娘子射箭技艺好的,凤毛麟角,娘子厉害。”
被人如此夸赞,严惜很难不笑,这位秦娘子真是懂得社交。
顾允卿能很快接受严惜,不代表她能接受秦娘子。她怕有人寻严惜的麻烦,便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玩,看到秦娘子不一会儿就跟严惜有说有笑的,便走了过来。
“表姐,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顾允卿笑得跟严惜很熟似的,严惜只得回她:“闲话家常呢。”
“听说苏娘子的射箭技艺了得,很是仰慕。”秦虞也很自然地搭话。
她这样,顾允卿倒是不好说什么,坐下来说,“我也听说秦娘子投壶厉害,就是没怎么见识过。不如秦娘子小试一下技艺。”
秦虞倒是大方,“闲来没事,只能自己投壶玩。厉害谈不上,咱们过去玩一把?”
顾允卿胜负欲起,拉着严惜过去一起,“表姐一起来看。”
一口一个表姐,热情的令人不适应。
壶摆在离人有三支箭连起来那么长的地方。壶高有一尺,壶口有三寸宽。
箭是用柘木削制而成的,有两尺长。顾允禾分别给了顾允卿和秦虞一人五支。
顾允禾站在两人跟前说:“姐姐们,我讲一下规矩。投入壶口得两分,投入壶耳得一分。连中三元加倍计分。”
严惜不懂也听得认真,这个东西她以后也是要学的。
秦虞说自己年岁大,让顾允卿先投。
顾允卿起手就投入了壶口,严惜忍不住喝了声:“好。”
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轮到秦虞,她站在固定的位子上,手轻轻抬起,往前一投,箭矢也进入了壶口。
严惜没有厚此薄彼,也拍手道了声:“好”
看她们两人投壶,好像很容易一样,严惜连声道“好”。
旁边有人听到声音看过来,看到秦虞跟顾允卿在比试,手拉着手儿跑过来观战,“顾大娘子跟秦娘子可都是投壶的翘楚。你说她们谁能赢?”
第318章 君子端方
围观的人多了起来,严惜看向场上的两人,她们好似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接下来轮到顾允卿,她掷着箭矢瞄准,投,中!
场上掌声喝彩声一片。
顾允卿中,秦虞也中。
看着这个势头,两人定然是五箭全中。严惜感觉自己已经提前知道了结果,她们两个再投中她便没有那么激动了。
平顺无波的时候总有意外发生,顾允卿连中三箭之后或许是骄傲了,第四箭竟然没中。
严惜看过去,她脸上无有波动,投完默默站去了一旁。
这一轮,顾允卿没中,秦虞中了。
严惜注意到顾允卿的脸色有一瞬的难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再投,顾允卿又中。若秦虞再中,便是她赢。
“秦娘子回乡丁忧三年,技艺并未生疏,顾大娘子怕是还得再努力一把。”
有人小声下着定论。
哪知秦虞最后一箭从壶口边擦过,在入壶跟掉落之间摇摆了两下,啪嗒掉落到了地上。
遗憾未中。
“哎呀……”
两人打个平手,看热闹的无不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儿就赢了。
秦虞最后一箭没中,顾允卿心里提着的一根弦突然就松了下来。
有女使端着托盘上前,顾允卿跟秦虞各端起一盏茶,对饮一口。
“平手多没意思,秦娘子跟顾大娘子再比上一局,让我们好好开开眼。”
不知哪位娘子提议,秦虞笑着说:“顾大娘子投壶技艺了得,再投下去我怕我会输。”
“秦娘子过谦了。”
笛声悠扬,从西边的竹林处传来。
“莫不是公主府的乐师在那处练曲?”几位娘子互看了一眼,很有默契地往竹林处走去。
“可以更近的看那些郎君了。”顾允禾一脸艳羡地看了顾允卿一眼。
顾允卿张口就要拒绝,望着竹林处的秦虞悠悠开口:“笛音袅娜,曼妙动听。曲调好似一根杨柳枝,飘飘扬扬地拨动着人的心弦。”
她这么一番话,瞬间吸引了严惜的视线,官宦家的娘子们,琴棋书画皆通,果然不假。
秦虞轻飘飘一句话,完全说中了她心里的感受。
“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秦虞望着严惜说:“在内宅里难得听到这么好听的曲子。”
听她这意思,她是过去听曲的?既如此,严惜便看向顾允禾说:“禾姐儿一起去吧。”
秦虞,严惜跟顾允禾去了。
穿过竹林,旁边好像是乐师居住的地方,有几间房舍建造其中,远远看去院子里有人读书。
一条溪流隔开了那边跟花园。
溪流旁植了两棵垂柳,茂密的柳树搭成了天然的天幕,有两位男子坐在柳树下吹奏玉笛。
他们穿着洁白的薄纱宽袖衫子,旁若无人的吹奏。
这边的娘子们个个胆大,开始还站在竹子后面的牡丹花前面听,渐渐地有人往溪水边靠近。
秦虞拉着严惜往前走了走,并没有靠近溪水边。
不一会儿笛声停,其中一位男子看了过来,他跟另外一男子说了什么站起来要走。旁边那位男子也站了起来,他手拿着翠绿的玉笛往这边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