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烧火丫头的主母之路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58)

  不知道老太太怎么安置我?我想着是不是还回针线房来?趁着天不黑,过来问问你。”

  秋月盯着严惜看,严惜长高了,以前才到她胸口,如今都到她耳朵边儿上了。

  秋月突然问:“惜儿,你多大了?有没有十三?”

  严惜不知道她为何这样问,老实回答:“明年就十三了。”

  十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在老太太院里吃得好,身子才能长好,于是秋月说:“依我对温师傅的了解,你要回针线房自然是能回来的,不过我还是觉着你留在老太太院里最好。”

  严惜也知道留在老太太院里好,她这不是怕没法留下吗。

  秋月知道严惜担心什么,她说:“你别想那么多,眼看就过节了,等这个岁节过了再说。怎么安置你,老太太她们兴许也有打算。”

  严惜点头,陪着秋月走到东北边角门。

  她忍了一路,还是没有忍住好奇,“秋月姐姐,青山是谁?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说起青山,秋月脸上露出一抹娇羞,“大爷安排他出去跑商去了,你别跟着她们瞎说。”

  严惜咧着嘴儿笑着点了点头。

  看秋月这个娇羞的样子,严惜断定她跟青山一定有点儿什么。既然那青山能帮着大爷出去跑商,一定是个有能力的人。

  秋月姐姐若是能嫁给他,以后日子定然会更好过。

  第78章 中了

  秋月说的没错,老太太她们会安置严惜的。即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来,梧桐院里管事的吴妈妈也会提醒她的。

  这会儿厅堂里没有其他人,吴妈妈就跟老太太说起了严惜的去留问题。

  吴妈妈将温在温炉上的热茶给老太太斟了一盏小心送到她手中,说:“小四爷搬去了临竹轩,二太太也想要小五爷搬回秋枫院,惜儿这丫头以后怎么安置?”

  老太太接过茶盏浅啜了一口,才漫不经心道:“那丫头是川儿送到这院里来的,自然不能随意安置她,不过一个小丫头,以后就让她跟着海棠吧。”

  主子跟前伺候的丫头最是讲究忠心,只有签了死契的丫头命运掌握在主子手里她们才更忠心,吴妈妈提醒了老太太一句:“她不是签死契的丫头。”

  老太太笑了,“屋里有你们几个伺候就行了,也不用再培养小丫头了,不管签死契还是活契都不碍的。不知道哪天我就去找老太爷去了。”

  吴妈妈连着呸了两声:“我的老太太啊,这可不兴胡说,你老人家会长命百岁的。”

  老太太被吴妈妈逗得哈哈大笑,“萍娘你啊,惯会说好听的哄我。”

  吴妈妈微微一笑,“好听的谁都爱听,老太太以后可不许说这些不好听的,奴婢可不爱听。”

  老太太笑着往外面看了一眼,院子里,严惜正陪着小五爷玩闹,大冷的天儿,两个人也不嫌冷。

  “小女娘有生气,小五搬走后,就留她在院子里吧,这丫头能读书会识字,关键针线活还好。”

  老太太这样说,吴妈妈明白了,看在大爷的面子上,惜儿这小丫头是留在梧桐院了。

  吴妈妈好奇,这丫头原本在针线房做活,她怎么就入了大爷的眼了?

  是救了小五爷那次,被大爷看上了?还是因为她跟着周郎君读了段时间的书

  不管怎么样,这丫头倒是个有福气的。

  岁节如往年一样热热闹闹的过去了,小四爷跟小五爷去了族学读书,这次家里给他两人配了书童,严惜果然不用再去陪读。

  小五爷搬走后,吴妈妈找到了严惜,让她往后就跟着海棠做事。

  严惜之前也是跟着海棠的,这样跟之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她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梧桐院。

  老太太跟前伺候的有吴妈妈,海棠,百合;茶房有素梅和素竹;洒扫跑腿的有石楠和石兰。

  这么多人伺候一个主子,个个都很清闲。

  之前严惜陪着小四爷跟小五爷读书,老太太没有怎么使唤过她。

  现下,她不用陪着读书了,日日跟着海棠在老太太跟前晃悠,老太太是不识字的,心血来潮总要让严惜背书给她听。

  严惜背得流利又好听,遇到听不懂的,老太太还会问她是什么意思,她就将意思讲给老太太听。

  老太太听了频频点头,“还是读书人明白事理,我啊早该找个人给我讲讲这些东西。”

  老太太满意,严惜也欢喜。

  陆家后面请来给小四爷和小五爷开蒙的夫子,是个爱讲故事的,严惜从他那里听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海棠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的时候,严惜就搬个小杌凳坐在老太太脚边,叽里呱啦地讲给她听。

  老太太同样也爱听严惜讲故事,也就那几样故事,她听了一遍又一遍也不嫌絮叨。

  这一年的早春就在严惜的故事声中过去了。

  三月底,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这样一个好日子里,陆家又有喜事临门了,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的二老爷,殿试被赐了同进士出身。

  有小厮从门口跑到梧桐院来报信,老太太听到这个大好消息反应比较出乎意料,她先是一怔,随后笑出声来:“老太爷的眼光还是没错的,老二终是考中了。”

  “萍娘,拿赏钱给他。”老太太吩咐吴妈妈给小厮拿赏钱,说完她就从罗汉椅上站了起来,严惜马上过去扶住她。

  “咱们去祠堂,给老太爷说一声去。”老太太笑吟吟要出门。

  吴妈妈给了小厮赏钱,快步过来扶住了老太太,严惜松开老太太的手臂,退到后面跟海棠站在了一起。

  严惜也欢喜,二老爷高中,她们又有赏钱拿了。

  祠堂在外院东边,老太太刚出门没有多远,就遇到了赶过来的大太太和二太太。

  家中有这样的大喜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老太太笑着招呼:“你们来的刚好,咱们去祠堂里给列祖列宗上炷香,老二这次算是光耀门楣了。”

  “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说着吉祥话,大太太代替了吴妈妈站在老太太身旁扶住她。

  二太太带着二姑娘跟三姑娘稍微跟在身后,跟大爷一样爱绷着一张脸的二姑娘,脸上满是笑意,严惜能感觉到主子们周身都是欢快的。

  祠堂看门的婆子见老太太一行过来,早早地就将大门打开迎接。

  因着这边跟外院很近,外院里热闹的贺喜声在祠堂的院子里听得很是清楚,贺喜的话不带重样的。

  进了祠堂院,各院的丫鬟婆子留在院子里没动,老太太带着两个媳妇两个孙女儿进了祠堂。

  回了梧桐院,老太太便吩咐大太太安排灶房采买多买些鸡鸭鱼肉,流水席摆起来。

  老陆家经过陆家二老爷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往上迈了一个台阶。

  他们这种人家往后是不是都算是儒商了?

  老太太想想都高兴,芙儿算是能配上冯姑爷的举人身份了。她又看向站在二太太跟前才九岁的三姑娘,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这孩子以后定能寻个好夫家。

  内院女眷欢腾兴奋了一下午,晚上陆大爷抽空过来了梧桐院一趟,他对老太太说:“冯锦书殿试被赐了进士出身。”

  老太太不太清楚什么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不就是都考中了,怎么那么多说法。

  后面听陆大爷解释了一通才明白,进士及第和进士出身才是正经的优秀人才。

  同进士出身不过是个安慰进了殿试没有考好的学子,不过这样老太太也高兴,二老爷之前连殿试都没有进呢。

  殿试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陆家为自家二老爷庆贺的同时,送了许多贺礼去冯家。

  冯姑爷跟二老爷还在京中没有回来,待他们被任命了官职之后,会有短暂的回乡时间。

  陆大爷对老太太说:“咱两家高兴归高兴,二妹妹跟冯锦书的成亲日期也需得尽快定下来。”

  第79章 贴心

  喜报是晌午送到的,陆家晚上就摆了几桌,宴请近边儿的邻里。

  东城住的多是富裕的商户人家,这边难得出个仕途上的人。特别是陆家的左邻右舍得知陆家二老爷高中的好消息之后,纷纷拿了贺礼过来道贺。

  陆大老爷带着陆大爷在外院应付了一天的客人。晚间筵席上,邻里的盛情更是难却,推杯换盏都是敬陆大老爷酒的。

  陆大爷孝顺,帮着陆大老爷挡了许多,这会儿与其说他抽空过来跟老太太说冯家的好消息,不如说想过来这边躲一躲。

  陆大爷一身的酒气,他一进来老太太就吩咐茶房给他煮醒酒汤。

  严惜开始在屋里给老太太捶腿,大爷过来后,她就站去了门外。

  老太太眼睛往门口一瞟,吩咐道:“惜儿,去看看给大爷煮的醒酒汤好了没有。”

  严惜清脆唉了一声,快步去了茶房。

  茶房里靠近窗户的地方,小风炉上的砂锅咕咕冒着热气,帘子一掀开,屋里一股酸涩的中药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