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坠崖你娶平妻,我改嫁你哭什么_仙鲜【完结+番外】(142)

  如不出意外,此后她都将青灯古佛,常伴一生。

  然而在看到寺庙的那一刻,她呆滞的瞳孔里,渐渐浮现神采。

  李丰宁感觉自己,好似做了一场极长的梦。

  梦里的面孔,一开始是二皇兄,后来不知怎的变成了六皇兄,再后来二者交替,最后……全都成了六皇兄。

  梦里还有太多鲜活的面孔,在她手中逝去,一开始她还能感觉到愧疚,后来逐渐上瘾,欲罢不能。

  兴许是临近终点,此时此刻,她忽然清醒过来。

  往日的记忆如同走马灯一般从眼前流过,清晰得不能再清晰。

  “二哥……”

  她喉咙里发出呜咽,似哭似笑,似喜似怒,到最后,尽数化作了恨意。

  她生母家世不显,生出的公主自然也不会受宠。

  自小,她在宫中是透明的。

  一母同胞的二皇兄体弱,住在太微观,直到她十二岁出宫开了府,才见到二皇兄第一面。

  二皇兄待她极好,给了她在宫中从未得到过的温柔。

  可她没想到,二皇兄竟对她有那种心思。

  她没有设防,轻而易举就中了招。

  后来的记忆很模糊。

  再后来,她逃了出去,被六皇兄捡到送去了医馆。

  那唯一的美好,让她的记忆开始混淆。

  她将床第间的记忆与六皇兄混到了一起,彻底忘记了一开始的痛苦。

  她成了二皇兄手里,最好用的刀。

  她怔怔看着明黄色的寺墙,眼泪直流。

  “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

  六皇兄,是唯一待她好的皇兄。

  可她却恩将仇报,让皇兄受尽冤屈与苦难,命不久矣。

  而罪魁祸首,活得比任何人都逍遥自在。

  “为什么……”

  “丰宁姑娘,下车吧。”女官们催促。

  李丰宁脸色恢复木然,下了车,平静地踏入寺庙。

  女官们见状,不禁诧异。

  这四公主又想搞什么名堂?

  入寺的第一件事,便是皈依剃度。

  两名女官押着李丰宁进入大殿,主持师太已在佛像前候着。

  兴许是感觉到李丰宁一路上都没有挣扎,两名女官放开了手。

  谁曾想刚一放开,李丰宁忽然暴起,抽出左手边女官的长刀,狠狠捅进了右边女官的肚子里。

  师太吓得尖叫一声,逃离大殿。

  李丰宁两眼死死盯着女官:

  “你是李婴的人,我认识你!”

  左边女官听到这话,拍向李丰宁后颈的手立刻一顿。

  李丰宁抽出刀刃,一脚将尸体踢开,无声地笑了笑。

  这些年浑浑噩噩,其他没学到什么,人却是杀习惯了,什么感觉都没有。

  她扯来剃度用的白布展开,指尖沾了尸体上的血迹,快速写下一行字,递给惊疑不定的女官,嫣然一笑:

  “你是六哥的人。不然方才,不会停手。”

  女官沉默,没有去接白布。

  李丰宁却是不管不顾,将白布直接塞进了女官怀里:

  “布上是李婴的把柄,你将它给苏照棠。她那么厉害,肯定能给六哥报仇。”

  女官错愕,完全不明白四公主为何忽然像是变了个人。

  可没等她开口发问,李丰宁就已将刀横在了脖间。

  造下那么多孽,她没脸再活在世上。

  至于对六哥的那声抱歉。

  等六哥下来时,她再当面说吧。

  想到这里,她笑了笑,手里猛然用力。

  血洒佛像。

  第189章皇帝试探

  李丰宁的死讯,很快传回了宫里。

  老皇帝听完周能的禀报,轻叹一声。

  “罢了,传朕口谕,仍以公主规制入殓,入皇陵。”

  丰宁具体做了什么外界无人知晓,但百姓也不是瞎子,多少能猜出一点。

  太子受百姓爱戴,丰宁这一举动,让皇室声誉受到了不少影响。

  如今人一死,民愤消,也算是丰宁将功补过了。

  周能称了一声“是”,正要下去,又被老皇帝喊住。

  “江南那边查的如何了?”

  周能步子一顿,回到了老皇帝身边,道:

  “陛下,石大人离开江南刺史府,并未引起卢氏察觉。

  在石大人告御状的前一天,还有人看到他在刺史府活动。”

  老皇帝闻言顿时笑了,笑意却不达眼底。

  “前一天还在江南,后一天就到了京城,难不成他是神仙?”

  周能立刻跟着笑道:

  “陛下,您是天子。世上若真有神仙,也只可能是您啊!”

  老皇帝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周能,朕还没老糊涂,你怎么就开始糊弄朕了?”

  周能一惊,他怎么忘了,陛下最忌讳鬼神之说了!

  马匹拍到了马腿上,他连忙低头补救:

  “陛下恕罪,臣失言!”

  老皇帝摆了摆手,“谁在帮他?”

  江南至京城,最快的马匹也要一天一夜,更何况石中严还是拖家带口来的京城,毫发无伤。

  不是神仙,那就只能是有人帮他。

  有人假扮成石中严一家,呆在刺史府吸引卢氏视线。

  周能闻言面露惭愧。

  “事发后,臣即刻遣人去查,但那会儿刺史府早就人去楼空了。

  石大人在江南生活异常节俭,府中连一个下人都无,无从查起。

  不过……”

  周能说到这里,迟疑地看了一眼老皇帝。

  老皇帝不耐,“有话就放!”

  周能连忙接着道:

  “臣查到,那些被四公主毁容的苦主们去京兆尹告状,是皇后娘娘帮的忙。

  毁容案闹大与石大人进京,不过是前后脚的事儿……”

  此话一出,老皇帝面色瞬间沉了下来。

  “皇后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

  周能一看就知道陛下动了怒,连忙出言补救:

  “陛下,这只是臣的推测……”

  老皇帝不耐听他废话,挥手将人赶了下去,独自坐在御书房中,面色冷沉。

  过了片刻,御书房里传来命令。

  “让石中严来见朕!”

  半个时辰后,石中严跪在了御书房里。

  “微臣拜见陛下。”

  老皇帝没急着叫他起身,看着他片刻,忽然道:

  “石中严,你何时与皇后攀上的交情?”

  石中严愕然抬头,旋即大惊失色,慌忙道:

  “陛下明鉴啊!臣与皇后娘娘绝无勾连!”

  石中严是真的惊愕。

  帮他们的明明是东宫啊,怎么查到皇后那边去了?

  老皇帝将他的第一反应尽收眼底,神色放缓。

  石中严能入他的眼,就是因为对方性子足够耿直,城府没那么深。

  那他的第一反应,就骗不了人。

  “既非贵人相助,你又如何能从群狼环伺的江南脱身,进京告状?”

  石中严听到这句,立刻不紧张了。

  因为太子妃娘娘,早有交代。

  他挠了挠头,脸色微红,道:

  “陛下,微臣也不怕您笑话,微臣一家能平安来京城,都是犬子的功劳。”

  这是实话,却也实在够丢脸。

  老皇帝一听就来了兴趣:

  “令郎的功劳?要是朕没记错,令郎年纪尚幼吧?”

  “犬子今年十岁有三。”

  石中严九真一假地说起了故事:

  “陛下,臣在江南的处境,您也知道。

  臣只得一犬子,家中无玩伴。犬子在府学又常受欺凌,不愿读书。

  臣倍感亏欠,便让他外出游玩。不曾想他小小年纪,竟结识了不少江湖人士。”

  老皇帝神色微诧:“是那些江湖人士帮了你?”

  “正是!”

  石中严一脸正经:

  “臣也不知道那些江湖人士用了什么法子。

  他们脸上捣鼓捣鼓,就跟臣有了五分相似,穿上官服便有了七分,远看看不出差别。

  臣便带着妻儿扮成乞丐,混出了江南,一路有惊无险到了京城。”

  十三岁的小儿结交江湖草莽。

  那群江湖草莽还十分义气,以身涉险,帮刺史的逃离府城。

  这几句话,怎么听都觉得离谱。

  可老皇帝看着一脸严肃的石中严,竟信了几分。

  石中严性子耿直,这种话就算让他编,恐怕都编不出来。

  他坐下来,声音缓和:

  “如此说来,朕还要多谢那群江湖义士,为我大虞铲除毒瘤了?

  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方?”

  石中严老实摇头:

  “臣不知,不过小儿兴许有路子传信给他们,待臣回去一问便知!”

  太子妃娘娘说过,他逃离江南之事,东宫早已安排了后手,不怕陛下探查。

  因此,他这话说得底气十足,让老皇帝莫名又信了几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双重生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