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路上,族人唾弃辱骂,家人诅咒唾骂,她一一承受,那些官吏侮辱,她牢记在心,为了避免麻烦,她吃了药,让容颜尽毁,才得以守住清白。
三十几年的苦楚,她不曾埋怨命运不公,只恨自己眼瞎,看错了人。
如今仇人近在咫尺,她自然要报仇的。
“康狗贼,你一把年纪,记性还不错,我是薛家嫡女,曾被你害得家破人亡,一别三十多年,你还未死,好,真好。”薛婆婆说着看向一旁的康老夫人,“你就是他执意要娶的妻子,老态龙钟,可真丑。”
康老夫人年轻时不出众,能嫁给康老爷子,也是姑母做主,她艳羡薛婆婆是双珠之一,嫉妒得要死,最听不得这话,指着薛婆婆讥讽:“人老珠黄,乞丐婆都比你强。来人,把她给我乱棍打死。”
一身麻布粗衣,满脸皱纹,枯瘦如柴的模样,还敢嘲笑自己,也不看看自己的模样。
这个贱女人,三十多年前就该死了。
她留他一些日子,没想到竟让她有脱身的机会,今儿如何也要弄死他。
康大奶奶忍不住讥讽:“姑母好大的威风,这可是九皇子殿下要的人,您真敢动手,不怕康家覆灭,您最宠爱的小儿子丢了性命?”
想上来的婆子立刻不敢动了。
康大爷看着薛婆婆,眼眶通红,喉头哽咽,半晌说不出一句话,这人真的是他母亲吗。
薛婆婆注意到灼热的视线,朝康大爷看过去,也红了眼眶,泣不成声:“我的儿,是为娘对不起你。”
若可以,谁愿意骨肉分离。她跟着家族流放,路途遥远,生死未卜,怎能让一双儿女跟着受苦。
薛婆婆当时觉得,儿女是康家人,就算康家人再狠,也不会为难孩子。
可她错了,继母哪有好的,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儿子养废了,怯懦不成器。
女儿所嫁非人,年纪轻轻就去了,听说留下了一个女儿,也不知如何了。
想到一双儿女,薛婆婆悲从中来,悔不当初。
康老夫人见事情败露,指着薛婆婆:“哪来的疯婆子,乱认儿子,打出去,快打出去。”
“我看谁敢?”一声厉呵传来。
接着魏琛踏进正房,走到薛婆婆身旁,轻声询问:“婆婆,您没事儿吧。”
他既然答应了小丫头,要护着老婆婆,自然说到做到。
第138章
薛婆婆感激地摇了摇头, 目光一直注视着康大爷,收起悲伤的情绪:“我,的确是你母亲。”
康大爷不敢置信,喉咙好似被人堵住, 想质问却开不了口。
还是康大奶奶通透, 一眼看出丈夫心中所想, 替康大爷问出口:“夫君想知道,您当初为何抛弃她和长姐。”
薛婆婆见到儿子激动不已,有话说不出。
魏琛见状,上前扶着薛婆婆,安慰道:“有话您就说, 您是大康子民, 陈年旧案,本皇子还能做主。”
他命人查过薛家的事, 薛大人官拜吏部尚书,正二品官职,也是薛家的族长,族人侄子众多,没有能力之人, 他从不委以重任。因此薛家家风极为严格。
他为官清廉,从不徇私,就因为康老太爷的父亲想升迁, 贿赂薛大人,薛大人拒不接受, 还惨了康大人一本, 害得康家举家被逐。
康老爷子读书有天赋, 又勤恳才得以高中一甲, 高中后故意偶遇薛婆婆,后嫁给这个人。
稳了稳心神,视线又落在康老太爷身上:“这就要问问他了,她本是尚书之女,他故意接近我,让我爱上他,非他不嫁。婚后他便搜罗我父亲犯罪的证据,害得我全家流放,那些所谓的证据,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事,还说不定呢。”
父亲说过,那些事他没做过,父亲一生正直,从不说谎,定是有人陷害,这人能是谁,肯定是她的好夫婿。
除了家中人,也只有这人能出入父亲的书房。
那些银票就从父亲书房搜出来的,搜出银票后,父亲得罪的人趁机落井下石,他们一家最后流放荒蛮之地。
也不知父亲如今是否活着,家族又如何了。
康老爷子脸上闪过心虚,康大爷见了,心中失望,原来真是父亲做的,他失去母亲,也是父亲所谓。
薛婆婆一直盯着康老爷子,见他心虚,更加确信父亲是冤枉的,对着魏琛跪了下去,恳求魏琛彻查当年的是,还父亲一个清白,还家族一个未来。
魏琛扶起薛婆婆,让她坐在椅子上:“婆婆放心,本皇子定会彻查清楚,若是令尊是被冤枉的,本皇子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康老爷子目光扇了扇,袖中的手紧紧握着,难道九皇子真要帮薛家?
若真是这样的话,康家要完了。
那些事情过去许久了,还是有迹可循的。
尤其是那些银票,是别人给他的,康家哪有那么多银票。若是查到,康家真要完了。
魏琛才不管康老爷子的想法,直接对康大爷道:“他真是你母亲,你认也好,不认也罢,他都是你的母亲。这是事实,改变不了。”
康大爷不想认,他心里是怨恨薛婆婆的,当年为何抛下自己,不把自己带走,纵然有原因,他也希望跟着亲娘,而不是留在康家。
他以为康老夫人是自己的母亲,百般讨好,终被厌弃,原来她竟不是自己的生母,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