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忠心,那便是不会说出旧部的人,那就无筹码谈判了。
宁先生站在这里这么久,一直是平静淡定的神色,如今听得宋致远这话,脸上神色终是有了些细微的变化。
第1321章 反派劝朕放虎归山
楚帝好整以暇的看着宁先生,眼底却是有着引而不发的杀意。
那些人的隐匿,委实让他心里窝火,没了宁先生这头狼,他们就更不会容易冒头了,想抓就更难了。
宁先生嘴一张,刚要说话。
宋致远又说:“阁老若想拿了夏太子的那个遗嗣作筹码,也不必说了。”
宁先生瞳孔微缩。
“如果阁老想说遗嗣是谁的事,那么这没有意义,我以为凭先生的睿智,理应猜到才对,不然城中的据点不会个接个的被捣,还有赵光义家被抄,都是因何。”
就一句话,你想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遗嗣,就别费心机了,我们都知道了,都是他自己招的。
宁先生笑了出来,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是真的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的脑子转得快。”
内心却是狂骂夏侯哲,不中用的东西。
看到楚帝捣那些据点,他虽然猜到是夏侯哲这边先暴露了,但内心里仍是保留了一丁点希望,结果?
明明他们在后头做了那么多,还把楚帝他们的目光都拉到商濮那边去了,结果呢,屁用都没有。
这个蠢货,真是白瞎了他这么多年的教养。
“非也,脑子转得再快,也不及先生快,姜是老的辣这话也有道理,到底是您够果断也够魄力,懂得取舍,若不然,我们岂会扑空。”宋致远也是一笑。
宁先生看着他:“怨不得皇上视你为肱股,委实是得力臂膀。”
宋致远:“阁老若想保宁氏,除了旧部的据点,别无筹码可换。”
宁先生道:“这么多年,他们也早已放下从前的身份,甘当大庆子民。皇上爱民如子,何不放他们归去?遗嗣已伏诛,他们亦无借口起事。”
“你难道忘了,你们还掳了一个夏侯哲的孩子去呢。”楚帝笑道:“别说那孩子难成大器之类的话,是你,你也不信。爱民如子,也得看子是谁,乱臣贼子朕可不敢爱,没得养虎为患。”
劝一个皇帝放虎归山,这老头儿是不是临死脑子先糊涂了?真是开年首个笑话。
宁先生叹了一口气,道:“成王败寇,这场博弈我输了,我无话可说。从我取舍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去向及未来,我却是一无所知,在我死以后,他们往后余生会做甚,我亦无法参与。我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点,便是护得夏太子一点血脉,便是我对太子殿下的尽了忠了。所以,我唯一能说的,便是真正的楚泽的去向。而从前的各处据点,即便我说了,也只会是扑空,早从我下令开始,他们便离开隐匿了。”
“楚泽在哪,说。”
宁先生说了一个地名和庄子。
“阁老还是说一下旧部赖以为生的生意吧。”
宁先生抬起头,看向宋致远,后者勾着唇,眼里暗光浮动。
据点可以舍,生意呢?
养这么多人,总得生存吧,吃喝拉撒睡不要银子,培养人不要银子?
只要有生意行当,就总能顺藤摸瓜,网上几条大鱼来。
宁先生抿着唇,道:“在此之前,我可否先见一见夏侯哲。”
第1322章 弱者互撕
夏侯哲看到宁先生的时候,有一瞬的恍惚和愕然,但随即,便是了然,还有一种果然还是我们输了的感觉。
不过宁先生是快要死了吧,看起来像是气数将尽的样子,只是强作精气神罢了。
夏侯哲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有幸灾乐祸,有你下场不过如此的想法,也有淡淡的恐慌。
他打量宁先生的同时,对方何尝不是在打量他,看到他明显瘦弱苍白的样子,不禁也是一惊,随即是苦笑。
楚帝这人,心思果然深不可测。
“先生。”夏侯哲向他拱手行了一礼,道:“先生怎也来了,是为宁氏一族的人来?”
“是也不是。”
宁先生走近,看着他:“你清减了不少。”
夏侯哲自嘲地摸了摸脸:“也是离死不远了,先生若是来斥骂我的,随便了。”
“事到如今,我骂你又有何意义?不过逞一时痛快,难道还能救你出这个精美的牢笼?”
夏侯哲默然,那你来是作甚,看我笑话?
大可不必。
“你可后悔?”
夏侯哲瞬间抬头,眸色沉沉,反问:“先生呢?”
宁先生眸光冷沉:“说不悔,那也是假的。”
夏侯哲的脸色几变,有隐隐的怒火滋的一声,点燃了,语气也变得尖锐:“叫先生失望了,委实是我的不是。”
“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是那个样子,一句话就沉不住气。”真是难成大器。
宁先生再一次有种无力的感觉。
“若早知会是这样的结局,自你十八岁后,就不该把一些人交给你,安安生生的当个听话的傀儡也不至于是如今这般的可笑,未战先降。”
要说不甘,宁先生最不甘的不是输给楚帝,而是输在他们自己,意见相悖,内讧自毁,这一点,夏侯哲倒有几分像他祖父夏皇,一样的刚愎。